景汝林入编系列丛书:《军旅雄风壮中华》,——半个世纪影视生涯灿烂辉煌

景汝林

<p class="ql-block">  景汝林,男,汉族,1951年生,祖籍山东邹平。1969年入伍,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毕业于国防大学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影视技术与管理”专业;2001级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广播电视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历任部队电影队长,新闻、保卫、文化、宣传干事,“老山前线”战地记者,影像技师、录像室主任(团职中校),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主任(正处级)以及山东省广播电视厅正处级干部、山东电视台高级编辑/记者、制片人、对外联络办公室负责人、节目主编和统审等职。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卫生摄影协会理事、香港现代摄影协会理事、山东摄影家协会会员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和《健康报》、解放军《后勤》杂志、《山东文学》等十多家媒体的签约或特邀记者。先后受聘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山东老年大学摄影艺术专业教授。</p><p class="ql-block"> 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后,景汝林投笔从戎,入伍后一直在部队从事电影和新闻、文化宣传报道工作。二十世纪70年代,他有幸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亲自督建的“【530】格——拉输油管线”通信工程的建设,常年战斗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克服气候恶劣、高原缺氧等困难,为分布在青藏线1400公里的施工部队放映电影、提供文化和新闻宣传报道工作。</p><p class="ql-block"> 1986、87年,景汝林奉命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中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奔赴“老山前线”担任战地记者。他披着硝烟,踏着焦土,冒着枪林弹雨,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现代军事战争实况录像资料片和照片,供军委和参战部队首长参阅并为军史存档,其间他还因战负伤,荣立了三等战功。</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初,他转业到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工作,先后担任“西安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副主任、主任(正处级)职务。1992和1993年度,景汝林同志先后分别被评为西安市和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993年他所领导的“西安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党员电教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 1994年10月,该同志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选调到山东广播电视厅山东电视台工作。先后担任社教中心制片人、文艺部“文化传真”编导、农科频道节目统审、山东电视台对外联络办负责人、新闻部节目统审等职,2010年受聘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摄影艺术专业客座教授,为山东广电和影视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2011年退休后,他受聘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开办的,山东老年大学摄影艺术专业教授,一干又是十年。为老年教育奉献余热,不断探索教学新路,创办了全国唯一的摄影研究生班,教学成果与经验受到联合国国际老年大学委员会和全国同行的赞扬,并得以广泛推广。为拓展网络教学,他录制了16集“摄影艺术基础”教学节目,用于老年大学远程教育。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他被评为山东老干部“银龄榜样”。</p><p class="ql-block"> 景汝林同志的资质和业绩已被社会广泛关注,曾先后入编《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人物辞海》、《世界华人专家名典》、《当代中国电视人》、《中国摄影家大辞典》、《科学中国人》、《中国人才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魂》、《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华热土》、《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当代创业英才》、《中国世纪英才荟萃》、《中国百科专家学者经典》、《中国摄影家全集》、《陕西摄影人物》、《军旅雄风壮中华》等二十多部大型辞典和系列丛书。</p><p class="ql-block"> ——摘自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档案)</p><p class="ql-block"> 附:248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 《孜孜探求影视美 </p><p class="ql-block"> 是兵是民终不悔》</p> <p class="ql-block">  景汝林——</p><p class="ql-block">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中国卫生摄影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香港现代摄影学会理事、</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p><p class="ql-block"> 中国新闻系列高级职称、</p><p class="ql-block">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特聘教授、</p><p class="ql-block"> 山东老年大学摄影专业教授、</p><p class="ql-block"> 山东省“本色家园·银龄榜样”。</p> <p class="ql-block">  本人书柜中陈列的,部分入编的大型辞典、人物丛书和立功受奖证章、荣誉证书、获奖作品奖牌、与出版的影集画册等。</p> <p class="ql-block">  景汝林半个世纪影视生涯掠影</p> <p class="ql-block">  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后,本人投笔从戎,献身国防。这是入伍后的第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时任8150部队电影放映员</p> <p class="ql-block">  “的确良”夏装照</p> <p class="ql-block">  在广播室播报部队新闻</p> <p class="ql-block">  着“涤卡”冬装照</p> <p class="ql-block">  北京站留影</p> <p class="ql-block">  本人入伍前已是国家干部,系中师毕业后国家分配的公办教师,时任山东邹平黄山中学教师,兼任县教育工会会计,负责发放教师工资及宣传文化工作,很喜欢拍照片、放映电影。</p> <p class="ql-block">  通信兵8150部队,是一个从抗美援朝前线回国的部队。在我工作的办公仓库中,存有大量从朝鲜带回来的战利品,主要有中外各种焦木唱片和留声机,有手风琴、小提琴、军号和朝鲜腰鼓、服饰等演出器材,还有几支气枪和些许子弹,另有一台莱卡120折叠照相机和一台塑料壳的127照相机。这使我有了观摩和学习的环境,进而拿起120相机拍照,记录部队训练和生活,开启了我的摄影新闻报道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71年8、9月间,本人与总字401部队宣传科陈紹周科长一起,去秦岭山拍摄通信工程团铺设电缆,拍到了运输电缆的车队过“老虎嘴”的许多场面。10月,本人在参加总字401部队(西安外语学院驻地)举办的“摄影学习班”期间,作为实习内容,把拍摄的胶卷冲洗了出来。后来,选取了一张命名为《运输》的作品,入选了1972年5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军美术摄影作品展览”。</p> <p class="ql-block">  参加在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全军摄影作品展览”。</p> <p class="ql-block">  参加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p> <p class="ql-block">  1972年年底,本人奉命下连当兵锻炼,跟随三营九连(任12班班长),赴青藏高原参加周恩来总理亲自督建的“530”工程——即格尔木到拉萨的输油管线建设。同时参加管线配套通信工程施工的,还有七连和总后从全军抽调的几个部队,在格尔木组建成“后字288部队”即通信工程大队(副师级編制)。</p><p class="ql-block"> 九连到达青藏高原后,驻扎在著名的“沱沱河”桥头,一处废弃的当年修建青藏公路时的旧址。时值寒冬,气温零下二三十度,飞沙走石,帐篷经常被风刮起!更要命的是高度缺氧,只有内地含氧量的60%左右,呼吸困难,头昏脑胀,不思饮食。由于缺氧,煮沸的水只有60多摄氏度,大米煮多久都是硬的!饭不熟,连土豆萝卜都煮不烂,牦牛肉就更不用说了!没有多久,官兵就出现了大量病号。部队在这样的情况下适应环境训练,等待来年春天开工,真可谓是人间炼狱般的煎熬!</p><p class="ql-block"> 度日如年,官兵们也想方设法自娱自乐。最受欢迎的是“凿冰钓鱼”活动——即用大头针弯成“鱼钩”,用线绳串起来,挂一点牦牛肉什么的,放进用钢钎凿开的冰窟窿即可,也许是高原的鱼也缺氧变傻了,另外从没有人钓过,拉上来准保有鱼,一次甚至可以钓上来好几条!虽只有巴掌大,但不多时就能钓一脸盆。</p><p class="ql-block"> 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沱沱河桥下和大家一起“凿冰钓鱼”,突然桥上下来一辆北京吉普车,是格尔木大队部政治部来人了。不一会连部叫我过去一下,来人是政治部的王建民干事,他说政治部决定调我去大队部,组建电影放映队。第二天我便告别九连的领导和战友们,跟随王干事下山到大队部报到,开启了新的重操旧业之路。</p> <p class="ql-block">  “昆仑山上一棵草”——景汝林战斗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p> <p class="ql-block">  本人带领电影文化服务队,常年往返于格尔木与拉萨区间,为1400公里的青藏线沿途施工部队放映电影,提供文化服务和新闻报道工作。</p> <p class="ql-block">  本人在后字288部队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上发言。</p> <p class="ql-block">  1973年7月,代表后字288部队,参加格尔木篮球联赛(前排中为本人),打败了当地常胜球队——农四师,获得冠军。</p> <p class="ql-block">  后字288部队篮球队,参加拉萨篮球联赛期间游览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本人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广场留影(七十年代初的拉萨对内地人来说,还很神秘和望尘莫及)。</p> <p class="ql-block">  简陋的土坯房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本人拍摄的新闻图片“世界屋脊架银线”</p> <p class="ql-block">  现场切磋施工方案</p> <p class="ql-block">  《畅通无阻》</p> <p class="ql-block">  本人闲暇时间骑骆驼</p> <p class="ql-block">  1974年4月,8150部队正式任命我为电影组长,并发来急电把我调回,要求我立即前往北京报到,参加总政在清西陵举办的“北京电影集训队”。</p> <p class="ql-block">  集训队在易县清西陵通信一团举办</p> <p class="ql-block">  刚从青藏高原下来精瘦的本人</p> <p class="ql-block">  学习电影放映技术理论</p> <p class="ql-block">  幻灯片制作实习训练</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十三陵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此后,我积极创新电影放映宣传工作,利用“干片”制作部队新闻幻灯片,时效快,接地气,深受广大官兵欢迎。同时,深入基层连队拍摄发表了许多部队新闻照片。</p> <p class="ql-block">  发表“用毛泽东思想统帅军事训练”等专题组照。</p> <p class="ql-block">  团长尚华(右)在监听发报。</p> <p class="ql-block">  争分夺秒架天线</p> <p class="ql-block">  “一专多能”自学开车</p> <p class="ql-block">  1978年5月,我被调到西安通信学院政治部工作。</p> <p class="ql-block">  新的启程,充满希冀。(终南山下沣河旁)</p> <p class="ql-block">  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建院初期纪实</p> <p class="ql-block">  机关食堂</p> <p class="ql-block">  教职员工自己动手卸运教学设备</p> <p class="ql-block">  教员在宿舍床前备课</p> <p class="ql-block">  简陋明亮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  教员测试载波教学设备</p> <p class="ql-block">  学员在机房内切磋知识</p> <p class="ql-block">  《钻研》——《通信战士》杂志首刊</p> <p class="ql-block">  基础教研室教员集体备课</p> <p class="ql-block">  课后学员开展“第二课堂”,互帮互学,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  在简陋的宿舍内自娱自乐</p> <p class="ql-block">  学校组织的晚会</p> <p class="ql-block">  活跃的校园生活</p> <p class="ql-block">  本人在西岳华山采风</p> <p class="ql-block">  1979年我们结婚了</p> <p class="ql-block">  1981年,我调到总后西安办事处(即后字203部队)“西安解放军323医院”工作。</p> <p class="ql-block">  负责新闻文化宣传和保卫工作。</p> <p class="ql-block">  开始师从我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精修摄影艺术创作。</p> <p class="ql-block">  刻苦钻研影视技术,发表了大量新闻和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  《胜似亲人》——荣获全国卫生摄影大赛大奖</p> <p class="ql-block">  《步步情深》——首发《健康报》,多次获奖。</p> <p class="ql-block">  《神圣的职责》——荣获上海大众卫生摄影大赛大奖。</p> <p class="ql-block"> 《脉脉深情》——全国数十家报刊刊用</p> <p class="ql-block"> 《护理知识竞赛》——在《健康报》、《兰后卫生》杂志等十余家报刊发表。</p> <p class="ql-block">  《争回逝去的青春》——科研标兵赵慧芳专题摄影报道,《民族画报》首刊,为她当选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助力。</p> <p class="ql-block">  《边区情深》——系新华社向世界发布的“十大新闻图片”、《健康报》头版刊用、荣获全国第三届美术摄影展览大奖,并填补了兰州军区的参展空白,获得提前晋级奖励。</p> <p class="ql-block">  《送医送药到陕北老区》——解放军医疗队穿越毛乌素沙漠,送医送药到“三边老区”。该作品入选全军“建军60周年摄影作品展览”,并多次参展获奖。</p> <p class="ql-block">  本人因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成绩突出,多次立功授奖。</p> <p class="ql-block">  1984年,部队新购置了“索尼1820”摄像机,开启了电视报道工作。</p> <p class="ql-block">  部队换装(机房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1985年3月,我又被调往兰州军区科技处录像室工作。为军区大院设计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p> <p class="ql-block">  1986、87我奉命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赴老山前线担任战地记者。</p> <p class="ql-block">  战火纷飞的老山前线</p> <p class="ql-block">  《老山兰》——本人拍摄于麻栗坡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共和国的脊梁》——神圣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本人战斗在老山战区</p> <p class="ql-block">  《安营扎寨》——解放军画报发表并收藏。</p> <p class="ql-block">  《擦拭手中枪》——本人在南温河第一野战医疗所板房</p> <p class="ql-block">  《坚守老山》——老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  《泰然自若》——八里河东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  《前沿观察哨》</p> <p class="ql-block">  《偶遇工兵》——八里河东山要道口</p> <p class="ql-block">  八里河东山至高点</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上甘岭》</p> <p class="ql-block">  《跟拍敢死队》(后排左一是我)</p> <p class="ql-block">  《战地野餐》(前排左一是我)</p> <p class="ql-block">  《战友情》</p> <p class="ql-block">  《力驱死神》——著名“1.7黑豹”战斗中抢救伤员</p> <p class="ql-block">  《空运伤员》——南温河老山前线唯一的直升机停机坪</p> <p class="ql-block">  《心心相印》</p> <p class="ql-block">  《我为伤员洗衣裳》</p> <p class="ql-block">  《战区医院》——医患同乐</p> <p class="ql-block">  《战区巡诊》——送医送药到苗寨</p> <p class="ql-block">  《苗寨来了电影队》</p> <p class="ql-block">  《笑对生死何所惧》</p> <p class="ql-block">  《生死四兄弟》——战地记者组在前沿阵地留影</p> <p class="ql-block">  《沉思》——麻栗坡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执导《中华母子情》录制现场(图中右二为本人)</p> <p class="ql-block">  《硝烟散后》(本人在某炮阵地采访)</p> <p class="ql-block">  威震南疆的第一炮</p> <p class="ql-block">  本人试操“130加农炮”</p> <p class="ql-block">  跟访“南疆钢铁运输线”</p> <p class="ql-block">  某战区油库</p> <p class="ql-block">  油罐车装油</p> <p class="ql-block">  分秒必争</p> <p class="ql-block">  采访“红军师”,与张海阳政委等师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  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p> <p class="ql-block">  穿越百米生死线</p> <p class="ql-block">  在那拉口前沿猫耳洞聚餐</p> <p class="ql-block">  战斗间隙</p> <p class="ql-block">  南温河“第一野战医疗所”</p> <p class="ql-block">  远眺第一野战医疗所</p> <p class="ql-block">  惨烈的战斗</p> <p class="ql-block">  牺牲的战士</p> <p class="ql-block">  《抢运伤员》(“1.7”黑豹战斗纪实)</p> <p class="ql-block">  抢救伤员</p> <p class="ql-block">  送伤员到停机坪</p> <p class="ql-block">  《护士·母亲》——白族护士李瑞秀</p> <p class="ql-block">  采访路上(被炸毁的路)</p> <p class="ql-block">  战区前沿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  采访前沿观察哨</p> <p class="ql-block">  采访曼棍洞野战医院</p> <p class="ql-block">  在野战医院看望负伤记者</p> <p class="ql-block">  与战地军医合影(曼棍洞前)</p> <p class="ql-block">  1987年我因战立功受奖,上学深造。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本人被授予团职“中校”军衔。</p> <p class="ql-block">  1989年,毕业于国防大学西安政治学院影视专业。</p> <p class="ql-block">  战区作战总结表彰大会</p> <p class="ql-block">  中央军委秘书长兼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接见本人。</p> <p class="ql-block">  与兰州军区司令员赵先顺</p> <p class="ql-block">  与兰州军区政委李宣化(中)</p> <p class="ql-block">  采访兰州军区师以上干部</p> <p class="ql-block">  杨白冰发表重要讲话</p> <p class="ql-block">  1991年景汝林被选定转业到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任党员电教中心主任(行政正处级干部),为西安闯出一片蓝天。</p><p class="ql-block"> 景汝林率领电教中心全体同志,指导全市的党员电教工作,积极在电视台创办党建栏目,拍摄播出了大量反映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新闻和专题片,深受欢迎。同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拍摄创作了大量摄影和电视专题艺术作品,在央视和省市电视台播出以及《人民画报》、《中国画报》、《民族画报》、《党建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扩大了西安在全国的影响力,多次获得中组部电教片评比一、二等奖,并向全国出版发行,有的作品还被公安部选定向全国出版发行。景汝林先后被评为西安市和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他所领导的电教中心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党员电教先进单位”。</p> <p class="ql-block">  西安市委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组织部办公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室内办公</p> <p class="ql-block">  主持召开全市党员电教工作会</p> <p class="ql-block">  下基层检查电教工作</p>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电视台开办的《党的生活》等专栏</p> <p class="ql-block">  采访西安市委书记程安东</p> <p class="ql-block">  李洪熙部长发表电视讲话</p> <p class="ql-block">  采访孙桂然部长</p> <p class="ql-block">  下基层采访</p> <p class="ql-block">  晚上加班编写稿件</p> <p class="ql-block">  编辑制作电视节目</p> <p class="ql-block">  1994年底,我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选调到山东广播电视厅,为山东电视台增光添彩。</p> <p class="ql-block">  创办《消闲时光》栏目并担任制片人,担任《文化传真》栏目编导,策划、组织录制了十多台大型知识竞赛、专题晚会和现场直播节目。</p> <p class="ql-block"> 外出采访,制作节目,亲力亲为。</p> <p class="ql-block">  策划、组织实施大型赈灾义演现场直播。</p> <p class="ql-block">  录制大型电视专题节目</p> <p class="ql-block">  录制声讨美国轰炸南联盟我大使馆节目</p> <p class="ql-block">  在对外联联络办,负责山东卫视节目信号在各地的覆盖落地工作。</p> <p class="ql-block">  接受家乡电视台的人物专题采访</p> <p class="ql-block">  2010年6月,我受聘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摄影艺术专业客座教授。</p> <p class="ql-block">  教授聘任仪式</p> <p class="ql-block">  2011年10月我退休后,受聘山东老干部局山东老年大学“摄影艺术专业”教授,为学校影视教育开拓新的路子。</p> <p class="ql-block">  与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兼山东老年大学校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  给研究生班上“视觉心理学”课</p> <p class="ql-block">  国际老年大学协会主席维拉斯先生一行,在山东省委有关领导和学校校长的陪同下,观摩景汝林教授的课堂授课,给予了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  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领导,参观景汝林教授的课堂授课。</p> <p class="ql-block">  全国各地省市同行,前来参观景汝林教授的现场教学。</p> <p class="ql-block">  应地市邀请,外出教学。</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山东老年大学为本人举办“追光逐影 感悟人生”——景汝林从影50周年摄影作品展览。</p> <p class="ql-block">  各级领导步入景汝林摄影个展开幕式现场</p>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兼山东老年大学校长吕德义,到展祝贺。</p> <p class="ql-block">  山东广播电视台书记张卫华,到展祝贺。</p> <p class="ql-block"> 吕德义校长致辞</p> <p class="ql-block">  山东广播电视台张卫华书记发表热情洋溢的贺词。</p> <p class="ql-block">  本人致答谢词</p> <p class="ql-block">  各级领导参观展览</p> <p class="ql-block">  来济考察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领导参观展览</p> <p class="ql-block">  展厅一角</p> <p class="ql-block">  观众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俯瞰展厅</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在建党百年之际,景汝林被评为山东省“银龄榜样”。</p> <p class="ql-block">  灯光摄影教学</p> <p class="ql-block">  带领学员外出采风(东北雪乡)</p> <p class="ql-block">  两任校长一起,邀请山东教育厅厅长参观景汝林教授的课堂授课。</p> <p class="ql-block">  吕德义校长陪同北京市老干部局的领导,参观景汝林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奉献爱心</p> <p class="ql-block">  景汝林奋发进取,勇于创新,为中国和山东的老年教育争光!</p><p class="ql-block"> 国际老年大学协会主席维拉斯先生一行,在山东省委有关领导和学校校长的陪同下,观摩景汝林教授的课堂授课,给予了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  拓展网路教学和远程教育,录制了16集的“摄影基础课程”,便于广大摄影爱好者随时收看学习。</p> <p class="ql-block">  景汝林部分大型影视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世纪之交,景汝林与央视社教中心一起,策划制作了六集大型海洋系列片——《重返海洋》,先后在央视一套、二套和四套以及山东、广东、深圳、海南、福建等省台播出,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开了媒体关注海洋宣传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  此后,景汝林又联合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创办了《海洋世纪风》栏目,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p> <p class="ql-block">  《展佛圣事》(获首届国际印象西藏摄影大赛“佳作作品奖”),另有一千余幅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发表、出版、参展、获奖。</p> <p class="ql-block">  景汝林部分参战证章和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  笑对生死,无所畏惧!</p> <p class="ql-block">  奉献我青春,强盛我中华!</p> <p class="ql-block">  荣立战功证章</p> <p class="ql-block">  前线战士用炮弹壳手工制作的参战纪念品——和平鸽。</p> <p class="ql-block">  旁边是用高射机枪子弹壳制作的——手杖。</p><p class="ql-block"> 和平鸽和手杖纪念品数量不多,他们曾为巴金制作了同款。</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我一直沉浸在一个军人的氛围中,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以一个军人的尺度去规范和衡量。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急难险重,砥砺前行;舍生忘死,无所畏惧;刚正不阿,永葆军人本色!或许这就是融入我一个军人骨子里的东西,不可抹灭,直到永恒!</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