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大雁塔随想(4)

网居

​      有人说,“大雁塔其实是一个人”,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经他研究,认为自古而来,去西域取经的人人数众多,但能够坚持到底、全身而回的却为数甚少。他们认为,这种西天取经的壮举,成为了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象征,不管佛教能否称得上真理,当时的人们就是怀着这样的信仰不断往西天去求法的,这既是僧侣的追求,也是自公元3世纪以来的传统,不单是向往,而也是精神追求。        那个时期,天竺国是佛教的发源地,那烂陀寺是世界佛学的最高学府和中心,这就是唐僧等众下定决心要去西土的原本。唐僧取经,那是在唐贞观三年八月,唐僧“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从长安出发,经秦州,过兰州,过凉州,过甘州,过肃州,一路向西。唐僧是日宿夜行的。在抵达玉门关的时候,唐僧所骑的那匹白马死了(现在的疏勒河边还有一座白马塔,一颗曾经拴马的大柳树还存活在寺院门口),他又买了一匹又老又瘦的红马,收了一个叫石盘陀的徒弟。而恰恰在这时,捉拿唐僧的文书早已到达,但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偷渡成功了。       在八百里浩瀚无边的莫贺延碛,一个大唐的苦行僧孤身而西,就这样,出了流沙,到了伊吾,到了高昌,又西行千余里到了天山,在高昌剃度的四个徒弟已有两死,二十五个使役冻毙者十之六七,三十匹牛马也死之将尽了。但唐僧依旧义无反顾,坚定信念,千里万里,一路西行……就这样,历经十八个春秋的千难万险,一个大唐的和尚携带着三百五十七部梵文经典回到了他的祖国。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以至于“道俗奔迎,倾都罢市”。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这个人公元600年出生,公元664年圆寂。前二十九年乃隋唐天下大乱之际,他遍历陇蜀荆赵诸地,参谒佛道宿老,足迹及于半个中国。中十八年孤身涉险,经东土往中亚去天竺而摩羯陀国,瞻礼胜迹,钻研诸部,历谒明贤,寻求梵本。 ​       后十七年“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提倡忠于原典之译经新规,著《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载西域一百三十八国之历史地理宗教神话风土人情,在佛教史学及中西交通史上前无古人……一部《西游记》让这个人家喻户晓,一座大雁塔再让这个人名留千古而不朽。这个人俗名陈祎,法名玄奘,赐号“三藏法师”。 ​       这个人活了六十四岁,大雁塔高六十四米。所以我很赞同研究者他们说的——“真的,每当我站在乐游原上眺望西南的时候,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的塔是一个人。有人说,大雁塔是西安人心中的一枚印章。我以为,大雁塔抑或是一种颇有典范意义的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 ​       玄奘西域之旅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宗教本身,历史赋予了他除了大师以外的更多的头衔——旅行家、探险家、哲学家、交流大使……其舍身求法的献身精神,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心归大唐的爱国精神……让他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才。 ​       一个人、一种精神犹如一座大山。泰山压顶,巍峨不动。人到深处感悟多。我很欣赏一句话,山与人,抑或人与山,一步之遥。人与佛,抑或佛与人,一门之隔。大雁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不仅因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著名,更因为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而备受推崇。 ​      正因这样,我一直陶醉于这种迷恋之中,多次来西安,多次来到大雁塔,站在历史的古迹面前,从中汲取其精华,思索古今,学研史髓,抚今追昔,作为一种缘份,去汲取与弘扬令人敬仰的“大雁塔精神”。   (未完待续)<h3>         部份图片源于网络、侵删</h3></br><h3>     (谢谢您的阅读、关注、转发)</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DE1OTQyMg==&mid=2651703360&idx=1&sn=ec20b66a1b69ca65c9e370b91c7b5d3a&chksm=f2e67791c591fe87ae05c7893a59343c4fef7880d1cfb24c3a6f9768f3ae71bb27cf392177b0#rd"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