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弼庙/故事

李主任

<p class="ql-block">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元弼庙/故事</p> <p class="ql-block">元弼庙简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子喬(誕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八月初六日)。</b></p><p class="ql-block">东周人。本名姬晋,字子喬,周灵王的太子,人稱太子晋。他生而神异,幼而好道。雖宫中锦衣華服,他却視如不见,而獨爱静尘吹笙,乐音清雅。史载周靈王在位二十七年。太子晋却天資靈穎,温良博學,十五歲行冠後,即辅佐朝政。當時晋平公曾派政治家,師曠前往朝见,與他探讨君子治国之道。太子晋精辟的论述和机智的谈吐,使师临对这位十五岁太子心悦诚服。当時上至灵王都将周王復兴厚望,寄于太子晋一身。谁知不久后,谷,洛二地水灾泛滥,危及王宫。情急之际,周灵王准备用壅堵的办法治水,这遭到年少的太子晋强烈反对。他据理力争,直言不讳。忠言逆耳,周灵王一怒之下,将太子晋废为庶人,太子晋從此改姓王。常出游于伊,洛之间,后過到了仙人浮丘公,傳授他<b>(石精金光藏景録神)</b>之法。浮丘公又将他带上嵩高山修炼,一去就是三十年。这三十年间,已非太子之身的王子喬,日夜勤修苦练道法,炼精聚元,终得成道。</p><p class="ql-block">后来他巡游到淮水下游的<b>(钵池山)</b>见山水高旷幽远,鐘灵神秀,便择此地築台炼丹。又经过许多个日日夜夜,这一日,金丹终成。王子喬先以丹药饲鹅犬,少顷,鹅犬皆僵。他以为这次所炼丹药又功虧一篑,便将手中馀下的丹药弃入井中。随后“钵池山”山砂尽赤,井水日幻三色,谁想到就在此時,鹅犬忽然化为麟凰,時而可见锦幢宝羽,于雲务中冉冉升腾,若隐若现。多年勤修苦炼,终成正果。仙师浮丘公奉玉帝之命,传旨准王子喬<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月七日)成仙升天。</b></p><p class="ql-block">若干年后,一位名叫桓良的人遇到王子喬,王请他转告家人,七月七日这一天在(缑氏山)相会。到了那一天,家人赶到缑氏山翘首企盼,看见王子喬乘白鹤出现在缑氏山顶,雲雾缭绕,耳闻笙鹤幽鸣,亦真亦幻,雖可望而不于近。盤桓数日之后,王子喬挥手与世人作别,升仙而去。王子喬升天后被封为在弼真人,五代時受封为“元弼真君”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又封“元应真人”高宗绍兴1131年~1162年间加號“善利廣济真人”天帝命他负责治理(桐柏金庭洞天),兼掌管吴越水旱,成为天台山贩主神。</p><p class="ql-block">后据傅说;地主爷<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元弼真君”得道成仙后,</b>雲游此过,于是他便在这里隐居修炼,经常出现在周边方圆百里,传经说法,救渡苦难百姓,普度众生。后人为怀念仙人“元弼真君”又称地主爷。在明仁宗万历二十六(1598)戊戌年建造庙宇一座命名为“元弼庙”共五间包括两廊与门台,建筑面积约600多平方,当时在乡邻纵横数百里之内,非常有名气,神灵显赫,并立位雕塑有(元弼真君,五显大帝,十殿候王)等合殿神位金身,供民间百姓上香奉祀朝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神灵顕赫,有求必应,香火旺盛。几百年古庙,在破四旧期间,被破坏拆除。</p><p class="ql-block">数十年后经过多方史载考证和当地老人佐证下,于公元1981年,由本村<b>陈良局</b>等16位老人牵头,向全村群众集资在方家河地方,原庙基上重建“元弼庙”一座,坐北朝南,河道从庙南绕西北而过,东南西角各有一颗古榕隐栖,环境优美,在这座庙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殿内装饰精美。其中,大殿是庙内最重要的建筑,殿内供奉着地主爷“元弼真君”的神像,神像栩栩如生,令人敬仰。</p><p class="ql-block">除了建筑之外,方家河“元弼庙”历史悠久,历经沧桑,曾经多次修缮,保留了重要的文化内涵。庙内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题刻和匾额,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现了王子乔的道教文化,还反映了上河头和方家河两地的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总之,方家河“元弼庙”是一座非常有历史文化,值得挖掘的庙宇,它不仅展现了道教文化的魅力,还为我们了解上河头村与方家河两地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p><p class="ql-block"><b>龙港市江山上河头方家河(元弼庙)</b></p><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内容,谢谢大家观看</p> <p class="ql-block">龙港市上河头方家河(元弼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