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果老师心语]

宁博

<p class="ql-block">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p><p class="ql-block">治国是最伟大的修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75章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饥”指饥贫,也就是吃不饱、穿不暖。</p><p class="ql-block">“食税”的“食”指消耗;“税”指税赋。</p><p class="ql-block">这句话表示,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是因为统治阶层消耗的赋税太多,所以官富民穷,这就是“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中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一个场景是官占民财,修筑宫室,因此朝纲不振,百姓困顿,造成了农事荒废,仓谷空虚,天下不堪重负。但同时并存的另一个场景却是,权贵们着华服、佩利剑,在酒池肉林中奢靡挥霍。同一个时空,出现两个如此不和谐的画面,怎么能平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姓与统治者是水与舟的关系,不管统治者有多少雄谋伟略,国家这艘大船能不能远航,关键在于水的支持。想得民心,方法就是“以百姓心为心”。君王要扪心自问:我有没有这三颗珍贵的心?</p><p class="ql-block">第一,有一颗善待百姓的心:凡事以民为本、为民谋福。</p><p class="ql-block">第二,有一颗相信百姓的心:无论百姓如何,君王始终尊道贵德,因为坚信因果不空。</p><p class="ql-block">第三,有一颗教化百姓的心:任何时候,自己先做到,然后以德化人,行不言之教,去激活社会公心、唤醒百姓道心。当百姓的心恢复纯朴时,天下必大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治国是一场最伟大的修行:君王想帝业长兴,就要在物质上苛刻自己、富养人民;在精神上丰盈自心,奉爱天下</p><p class="ql-block">——百姓富,风气正,人心才能聚,经济才能活,国家才能兴,这是在根上解决问题,因为符合了天地规律,最终的结果必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满足百姓的第一需要,是当权者的第一要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吃饱肚子始终是百姓生存的第一需要,而满足百姓的第一需要,也是当权者的第一要务。这个道理没人不懂,但为什么做不到?因为,内在的贪欲太盛,无法克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子说的“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其实此刻还没到最严重的时候,当权者若能及时刹车,还有回旋余地。</p><p class="ql-block">因为,中国古中“饥”和“饿”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不同的:“饥”指不足,“饿”指想吃;“饥”从身,是生理需要,而“饿”从我,是内心渴望。所以“饥”和“饿”造成的结果也不同,饥伤身,饿伤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百姓吃不饱时,一开始只是身体上受苦,心没有受伤,所以只要有盼头,就还能忍耐;只要吃饱了,也就疗愈了。但君主若不能觉知,还是一味加大税负,不管上面用什么理由,百姓要面对的实际问题都是忍饥挨饿——到了这一步,人就是又伤身又伤心,心若已死,再想挽回,就很困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无论是权贵还是百姓,人活着,真正因需要而消耗的东西并不多。可一旦掌控的资源多了,人在享受升级的同时,贪婪也在升级。如果管理者不学道、不明理,就不知道一念之贪造成的因果,会因为国家的杠杆作用,被千倍万倍的放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然规律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自然所展现的也都是高位的会流向低位,浓度高的会流向浓度低的。所以,登临高位者心中必须明白:权利等于责任,掌权只为服务,位高要成表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有权利都是人民给的,人民给他这份权利的初衷,是信任他能把民生照顾好,是希望他的厚德能滋养天下,是渴望他的引领能带所有人走向更高处。人民把心掏给他,他却让人民伤身又伤心,这个位子又怎么能坐得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人民要求的并不多,不过就是吃饱穿暖、家宅平安——满足百姓的第一需要,是当权者的第一要务。只有让百姓的生机厚了,管理者的生机才能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拔除心上病根,是长治久安的良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之饥”是治国之病的症状,这是“相”,如果在相上想办法,压下葫芦升起瓢,治标不治本。治病务求根治,“民之饥”的病根在“以其上食税之多”的“多”字上,所以要反其道而行,用“少”的心药来拔除心上的病根,这才是长治久安的良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此,《道德经》中给出的药方是“去甚,去奢,去泰”——这三个“去”不是去除的意思,而是指离开,也就是让心离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去甚”是程度上不可过分。任何关系中,强势的一方都要加倍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稍不留神,就会冒犯弱者。所以《道德经》第六十一章中说:“大国者下流。”</p><p class="ql-block">这个“下流”不是卑鄙无耻,而是善于处下,给别人留下更多空间。尤其对君王而言,更要爱民如子,敬民如天,不敢去侵扰百姓——有这个修行,天下才能与他心连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去奢”是物质上不要奢靡。好东西都得省着用,不奢靡不是不花钱,而是不浪费。对一国之主而言,自身节俭,举国就节俭,这样就国用日足、国力日强。对一家之主而言,自身节俭,阖家都节俭,这样就家业兴旺、家德昌隆。历史上所有让人敬仰的成功者,无一不是节俭自己、幸福千万家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去泰”是事态上不求安逸。世间事都是“祸福相依”,太安逸就是败乱的头,太舒服就是退步的开始。具有危机意识的君王,不会为自己的过去歌功颂德,只会常保进取的状态——以谦虚心讨教学习,以谨慎心做好准备,以进取心再创新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间万象始终维持着动态平衡,过犹不及,奢靡必贪,安逸必败。所以,有道的君王主动去掉极端的、奢侈的、安逸的,这样才能让心保持清明。君王是国家的定海神针,君王之心定住了,百姓的生活才会好,国家的未来才能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有为”是病,“无为”来治。</p><p class="ql-block">上一有为,下就难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文:“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p><p class="ql-block">这句话表示,百姓之所以不服管治,是因为君王置天道规律于不顾,敢于胡作妄为。大家为了生存,只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时间久了,就变得越来越难以理顺,这就是“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难治”是比“民之饥”更严重的问题:民之饥,说明百姓还在苦忍;但到了民难治,就说明开始对抗了。事态愈演愈烈,问题出在哪?出在君王因“有为”而背道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治国要用“身国同构”的思想。君王是心神,心神若无为,气血就通畅,四肢百骸就生机充盈。放在治国中,君王的无为之治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不争则和谐,不盗则平安,不乱则稳定,和谐、平安、稳定不就是治国、治家、治身、治心的最高境界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一旦君王“有为”,就从道治变成了人治,对身体而言,相当于从遵循规律去养生,到用欲望去挥霍身体。这里要说明一个问题,《道德经》中的“有为”与现代汉语中“年轻有为”的那个“有为”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子说的“有为”是有“我”而为,而“无为”则是无“我”而为。人有“我”时,必然会以“我”为标准,衡量亲疏贵贱、利害得失,一有分别心,人就与纯朴的先天大道背离了。所以,君王一有为,百姓就难治,因为无为而治是“我为人人”,而有为之治要求“人人为我”——这两者谁能凝聚人心,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旦君王有为,一切就反过来了:君王推崇某类人才,百姓就争当此类人才,以图平步青云;君王喜欢奇珍异宝,百姓就难免偷盗,以图谋取重利;君王表露欲望,百姓就争相逢迎,以盼获得青睐。这样一来,民心就全乱了,再想理顺化解自然难上加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说,君王一有为,百姓就难治。身为君王,最紧要的素养是悟无为大道,最要做的大事是处无为之事,最应推行的是行不言之教,这是治国的大智慧,也是百姓的大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管理出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p><p class="ql-block">老子说民之难治的原因在于“上之有为”,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君王心中多了一个“有”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道属“无”——虽然其中孕育着无限可能,但对人类的感官而言,大道无形无相、无声无臭,只能称之为“无”。所以,真正合道的上德,也了无痕迹,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称其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上德反而叫“不德”呢?因为,上德之人因循自然,利益天下,万物虽然凭天性来依附,但没察觉他有什么作为,结果大家都以为这是自生自化,是本该如此,这就是德归万物。既然众生对他的德行无所见闻,对他的功绩无所了知,对他自然也无德可以称颂,这个人在众生眼中与道一样,都是了无痕迹的,所以说他是“不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正是这种不着痕迹的德行,才能称得上与天地同德。因为,施与者自忘其功,受与者自化自强,两者都一派天然,这是最纯朴的状态。人在纯朴的滋养中,心里生不出贪婪,因为内心是坦荡的,情绪是平和的,生活是安稳的,黑暗在光明中无处滋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过来,一旦君王心中多了个“有”——有欲有求、有为有好,这个“有”一出来,就有了痕迹,比如君王好谋算,底下必以伪诈来应;君王好面子,底下必以虚妄来和。以治国而言,君主一动,举国相随;以治身而言,心神一动,气血俱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君王心里多的这个“有”,就像在阳光下立了一根标杆,有物自然就有影,在光中就出现了黑暗。因此,君王若不知道、不行道,从源头上这个能量走向就与道走反了,肯定时时遇到阻碍,处处激发对立。若不及时理顺化解,一旦失衡过了极点,就会引发平衡的重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管理出现问题,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妥善解决。若怪罪别人,只会愈演愈烈;若用强权压制,虽然一时痛快,但后面的麻烦就大了。因为,问题的根源从来不在百姓身上,而在源头,在君王自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安!凡事付之一笑,以容天容地的雅量,待人待己,洒落一生,尽缘了缘,人生唯一的目的是修炼灵魂比来的时候更高更纯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