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视界】珲春大雕

小广角

<p class="ql-block">一、虎头海雕</p><p class="ql-block">鹰是勇猛、智慧的象征。</p><p class="ql-block">甲辰春天,一曲印第安民谣《老鹰之歌》伴着我,飞至延吉,辗转珲春,到龙山湖,一睹名满天下的大雕风采。</p> <p class="ql-block">来自俄罗斯东部的虎头海雕,因头部有虎斑而得名。其翼展超过2.3米,体重可达9KG,以鲑鱼等鱼类及鸟类、哺乳动物为食。</p> <p class="ql-block">海雕可能是最古老的鸟类,在中新世就已经存在。海雕可能起源于孟加拉湾地区,当时这里为一片开阔的浅海。</p> <p class="ql-block">虎头海雕以巨大的勾喙及体型,成为令人生畏的巨无霸。它没有天敌。常因争夺食物或巢穴,攻击同域栖息的金雕、白尾海雕,非死即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类喜爱鹰。从古代的图腾崇拜到当代文化,王者风范和英雄气概始终是鹰文化的主线。</p> <p class="ql-block">对鹰的喜爱,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23个国家的国旗或国徽上使用了鹰的图案。古往今来,鹰是力量与神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二、白尾海雕</p><p class="ql-block">白尾海雕是波兰国鸟。分布于欧亚大陆,生性凶猛,人称“鸟中老虎”。与虎头海雕一样,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在我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白尾海雕体型略小,但翼展仍达2.2米,体重可达4.5KG。喜欢栖息在海拔2500~5300米有森林的湖泊、河流,以鱼为食。也吃鸟类和哺乳动物。</p> <p class="ql-block">白尾海雕忍耐饥饿的本领惊人,可以连续45天以上不进食。在冬季,腐肉是它们主要的食物来源。扛得住饿,以及更为强大的消化系统,使得它们能够存活下来。</p> <p class="ql-block">饱受以DDT为首的化学物质、人为捕杀等影响,在19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间,白尾海雕在欧洲地区的数量急剧下降。</p> <p class="ql-block">直到20世纪70年代,欧洲通过立法、繁殖地保护、冬季投喂食物等,白尾海雕的数量开始稳步增长。不过,威胁仍然存在。</p> <p class="ql-block">此刻在我眼前,喜欢集群谋略的白尾海雕开始演练:相互配合,发起攻击。它们不慌不忙,你进我退,真真假假,几个回合下来,肉块就落入了它们的魔爪。</p><p class="ql-block">当虎头海雕遇上白尾海雕,会演绎什么样的故事?龙山湖乱不乱,岂不是大雕说了算?</p> <p class="ql-block">三、丛林法则</p><p class="ql-block">始料不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雕。</p><p class="ql-block">弱肉强食,强者生存,人们往往会认为这就是自然法则。但这不是全部。</p> <p class="ql-block">零下9度的冰面上,宛如武打港片,大雕为食物大打出手,双方貌似狠辣出招,爪爪到肉,实则点到为止。是在假打吗?</p> <p class="ql-block">一再地,战力爆棚的虎头海雕居然被白尾海雕撵着逃,急得一旁摄影的老师连声嚷嚷:这哪是虎头海雕啊,就是一只鼠头海雕!</p> <p class="ql-block">虎头海雕啄向冻成冰块的肉团,冰渣四溅,大口吞下嘴里的食物,却不向一旁紧逼的对手攻击。那一刻,我似乎看出大雕的得意:人类投喂的食物充足着呢,犯不着拼个你死我活。</p> <p class="ql-block">远处,雁鸭成千上万,一旁,银鸥跃跃欲试,伺机抢食大雕的食物。大雕丝毫没有捕食小鸟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或许,弱肉强食只是自然界生存法则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相互依存。弱小,需要以智取胜。小嘴乌鸦常常以团队合作来夺取大雕的食物。乌鸦被认为是鸟类中的智者。</p><p class="ql-block">龙山湖其实很精彩。</p> <p class="ql-block">四、神奇珲春</p><p class="ql-block">龙山湖所在的敬信湿地,拥有吉林省逾八成陆生野生动物物种,每年春秋两季都有数十万只大雁停歇、觅食。图为白额雁</p> <p class="ql-block">海雕觅食,常有海鸥集群飞近,四下盘旋,争夺海雕刚刚获取的美味。图为西伯利亚银鸥</p> <p class="ql-block">珲春是中澳、中日两条候鸟迁徙路线的交汇地,也是候鸟南飞时进入中国的第一站。每年春秋,数十万只候鸟在此栖息。图为北极鸥</p> <p class="ql-block">这里珍禽甚多,国家一类、二类保护鸟类多达18种。图为红隼</p> <p class="ql-block">结束拍摄,告别龙山湖,偶遇疑是海东青,如果是,这可是万鹰之王、古代重要皇家贡品、最具传奇色彩的鹰、国保一级。</p> <p class="ql-block">离开珲春之际,忽见一雕从容翔来,哦,大雕给我们送行!满车欢喜!</p><p class="ql-block">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的场景这样幻变切换,耳畔回荡《老鹰之歌》,啊,大雕神奇、珲春真的神奇!</p><p class="ql-block">甲辰春摄于龙山湖,写于南宁</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秘鲁印第安民谣《老鹰之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