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苏轼《浣溪沙(其二)》

810的老好人

<p class="ql-block">赏析苏轼《浣溪沙(其二)》</p><p class="ql-block">在苏轼之前,很少人把田园生活纳入词作中,受了苏轼的影响,之后的诗人们才逐渐将田园生活作为写作题材,写出了不少精彩作品,比如辛弃疾,其词作中就有不少田园风情之作。可以说,在整个田园词发展的流程中,苏轼是开创者之一,其中,他的五首《浣溪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里试赏析其中的一首:</p><p class="ql-block">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p><p class="ql-block">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p><p class="ql-block">这首词是五首《浣溪纱》的第二首,写的是苏轼作为一州长官到民间和州中百姓祭神谢雨时所看到的农村生活景象。他采用白描手法,将场景写得生动有趣,也写出了百姓们的欢乐。本词实是由三个场景构成:</p><p class="ql-block">一是写村里的姑娘们争相看使君(即苏轼自己)的场面。姑娘们听说使君来了,立马简单打扮一下,就三五成群地挤在一棘篱门里探看使君。"旋抹红妆"写出了她们心里之着急,之激动。或许她们听说过使君的传闻,于是对使君充满了好奇,赶紧出来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人。或是出于礼貌,或是为了给使君留下个好印象,她们还着急忙慌地整理了一下颜容,比如简单涂了一下红唇,或者抹了一点胭脂。按理说苏轼当年已是四十岁出头了,可没有公子哥儿的丰神俊朗了,应该不至于引起姑娘们如此大的兴趣。但自古却也有粉丝这一说,当年苏轼才名、诗名满天下,仰慕者可真不少,女粉丝也自然是能有的。农村的女孩子们没有那么复杂的心思,但趁着机会见见这位在传闻中很不得了的使君大人,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自然是可以的。这些姑娘虽然很是活泼大胆,但她们还是懂得礼数的,绝不像今天的疯狂粉丝们一样,上前对着自己的偶像拉拉扯扯,撕心裂肺般哭叫,她们没有一个人上前去,只是隔着棘篱门打量使君大人,或许还跟小姐妹们说点女孩之间的俏皮话。可能她们真的被使君的风采吸引了,一群人不知不觉拥挤在了一起,造成了场面上的一点小混乱,居然有人的裙子都被踩破了。不得不说,苏轼在词里还是臭美了一番的,着重为自己写了这么一个热烈而又活泼的场景,借一群小姑娘的形象,明里暗里地夸了自己一番。看着文字,我们都可以想象苏轼当时一边装着稳重、和蔼,一边心底得意洋洋,美滋滋的。你想,是被一群老头儿围住爽,还是被一群姑娘那双双满眼星星的眼神追随着爽?老夫还聊发少年狂的苏轼,绝对会认可后者。</p><p class="ql-block">二是写祭神的热闹场面。这么重要的一次活动,是在得雨之后获得丰收而谢神的情形中,更在祭祀之后能够畅享丰盛祭品的前提下,可以说全村的百姓都来到现场了,说不定临近地方的亲戚朋友们也有人来凑热闹,加上州里陪同苏轼前来谢雨的官吏们,可以想象现场之宏大、热闹。"老动扶携"一句简写了这场活动人山人海的热闹,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来了,蹒跚学步的娃儿们也来了,在各自家人的扶携之下来看热闹,等待分享祭品。而"乌弯翔舞"一句则间接写出了祭品自之丰富,都引得乌鸦和老鹰不顾人群,一直在空中盘旋了;"赛神"一词则指向迎神巡游等活动内容。可惜苏轼没写出这场活动的流程,也没写出具体的祭祀内容(当然,限于小令的篇幅,他也无法细写),诗人杨万里倒是有过生动的场面描写:"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或许场面不尽相同,但总归少不了这般热闹,我们不妨脑补一些情节,比如潮汕人村过年时乡村里的大闹热。苏轼所用笔墨虽简略,但还是能引导读者有加入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把官民同乐的活动现场呈现出来,去感受现场其乐融融的气氛。</p><p class="ql-block">三是写黄昏之中老叟醉卧道畔的场景。这个特写尽管没写出老叟酣醉的形态神情,却也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尽兴。可想而知,这场祭祀谢神的活动经历的时间很长,当祭祀结束之后,人们并没有分散,而是留在现场分享祭品。古代的百姓,物质生活并不丰富,在平时很难享受到好的食物,尤其是肉食,但在这一天,他们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味蕾肠腹。因为是久旱得雨获丰收而谢神,更因为州中官长来参加,所以祭品会更加丰富。虽然可能只是些普通的瓜果饼肉之类的食物,但对百姓们来说,已经是足以期待了,更何况还有管够的酒。于是一番大吃大喝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醉倒当场或者醉卧路中(唐人王器就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句)。这醉,是快意的醉。所以,醉卧路畔的老叟,倒真不必产生孤家寡人,无人照顾之类的不好联想,也许是他有了酒意,便想归家去,未料路上酒意上头,终究酣睡在路畔,路过的人自然会通知他的家人或者直接将他背回家去。至少现在,苏轼看到了,还会置他于不顾吗?苏轼不写现场之人如何饮食,却用此特写表现人们的尽兴,其实也是妙笔安排。如此描写,一是撇开了现场的杂乱而以小见大,以老叟之醉显社日人们之酣畅;二是用这个灰谐有趣的小插曲,使本词多了些安祥、和谐的表达,表现出百姓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虽说诗人无意自我标榜,但与民同乐的心绪还是写出来了。</p><p class="ql-block">三个场景的组合,就像是影视剧里的三个特写镜头,里面尽是活泼生动的农村生活内容,社日的热闹、人们的欢喜、活动的尽兴,就在这浓缩的笔墨中显出,给人以强烈而丰富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受,实现了阅读并激发联想与想象的审美愉悦。苏轼确实是一位妙笔生花的词家高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