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香 溢 师 心 蓄 力 行 道 远——林东第一小学 语文教师读书交流分享

李晓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年书声起,春日笔墨香。3月15日下午,巴林左旗林东第一小学全体语文教师相聚在五楼录播教室开展以“书香溢师心,蓄力行道远”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三本专业性理论书籍,指引着我们的教学。本次交流分享采取年级组抽签定顺序的方式开展,从读书心得,课堂教学和思考等角度畅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交流心得共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语文课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牧兰老师做了分享。语文课上的“精英学生”是站起来能说清楚,落落大方;坐下去能用心听,聚精会神;拿起笔能工整的写,横平竖直;捧起书能入境的读,声情并茂。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与人交流,能表达观点;发表见解,能一语中的;表达感情,能换位共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金艳老师的阅读走进了三重境界:境界一:曲径通幽------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境界二:柳暗花明------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直到再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才对课程标准中的迷茫之处有所顿悟,再读课标时,渐渐变得明朗起来了,明白了何为任务群,以及根据书中所提供的一些案例有了对课标中的热词及六大任务群的一些自己粗浅的理解,并能够慢慢进行尝试,并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进行实践。境界三:豁然开朗------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永珍老师,结合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目标,结合教学实践做了层层剖析,从结合关键词句 ;借助具体事物;结合查找资料;关注场景和细节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见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彩云老师建议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认真地学习新课程,要正确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放手让学生直面文本、触摸语言、沉入文字,感受文本、感觉语言、感知文字;聚焦美感特征明显的字眼、语句;比较品评深入挖掘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美感。“美在此处”,并且“美其所美”,孙显华老师以朴素的语言阐明了培养审美素养的要义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凝心聚力共奋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独木难成林,百川聚江海。六年级组以“研读新课标,蓄力共成长”为主题,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三大任务群和大家一起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淑春老师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内涵与价值:为思维学语文;目标与内容:侧重于发展理性语言素养两个方面,结合教学实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使我们在坐的每一位老师深刻地领悟到,无论是“思辨性阅读”还是“思辨性表达”,目标均指向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丛日艳老师的《在思辨性语言实践中习得理性语言》带领我们重温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特殊性,使我们更加明确必须把握逻辑思维、理性精神等关键要素,按照思维生成的规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通过回顾上学期本组的课例研究《月光曲》设计的挑战性学习任务:读了《月光曲》这篇课文,请你说说贝多芬被写入《名人转》的理由有哪些?试着用一段精彩生动的话来表达,结合文中的具体语段,关键句批注,来说明你的理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到:思辨性阅读首先要有思维的矛盾点,然后还原思维场域,打开思维过程,揭示思维本质。需要通过分析、梳理、探究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从语言现象中提炼规律、发现特点为学生在主题意义、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有自己的新发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整合,体现了语文学习与实践的整合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速路!武金荣老师针对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跨学科学习,结合《竹节人》和六年级下册的第三课《古诗三首》等课例,畅谈了自己对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思考和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赵伟杰老师以《心中有度,脚下有路;心中有“标”,教学有法》为题目和老师们分享了王崧舟老师的《案例式解读》,她说:“如果说之前的各类学习是做饭前提供的菜谱,那么王老师的这本《案例式解读》更像是把菜谱变成了动态的可模仿借鉴的,实操性极强的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深耕阅读路,闻得百花香。李晓辉老师从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与意义、终身阅读者,积极分享者和自我反思三方面在整本书阅读上做了深度的分析和思考。李老师由“我心中常默默念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句话想到最美的教室也应该是师生围坐一起读书、一起聊书的样子。号召所有语文老师,做一名书香教师,培育一个书香班级,让整本书阅读成为教育教学的自然状态,让学生的生命借由书籍获得浸润和升华。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郝凤芸老师针对王崧舟的《案例式解读》一书,告诉我们每一个老师“善学者尽其理”,关于每个学段的整本书阅读目标,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我们应成竹在胸,履而行之自可见一方天地。我们更应该恢弘志士之气,让“整本书阅读”这一学习任务群落地生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共享心得促深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四年级组语文老师们,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地解读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赵晓东老师以《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大单元备课为主题,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根据任务群所提示任务去组织教学,把握某个单元或某一课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建构语文核心素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语文情境教学创设的着力点应如何把握?张翠玲老师从三方面做了具体的分享:情境中的单元导语页会“说话”;情境中的小练笔会“开花”,情境中的特定读者会“意义建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根本意义在于为美好人性奠基,有助于全面提升语言运用素养,在审美语言实践中习得审美语言。万景丽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一任务群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宝库,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以及优美典范的语言,鼓励学生使他们的人性变得更美好,更纯洁,更善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韩俊玲老师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对文学阅读与创意性表达的理解。她认为我们的教学应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成为有创意的表达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自信列于核心素养之首,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林淑芳老师结合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报道。特别强调,文化自信中的“文化”不是泛泛的普通意义上的概念称畏,而是特指、专指“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自觉接纳,衷心热爱;是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持久信念,崇高信仰。同时林老师从一个语文老师的身份出发为我们提炼出了基本的路径和策略:一、以经典诵读为载体丰厚文化积淀;二、以语言浸润的方式,加强文化理解和认同;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形式推动文化传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深思笃行促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说头几年我们把大问题、大任务落到了实处,那么最近这两年在落实大问题、大任务的基础上,我们的情境化教学更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马国丽老师结合本校课例畅谈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这本书的收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意表达,让科学童话教学情理交融,湛国虹老师以《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例表达”学习任务群在落实语文素养方面有重要价值。语文教师必须立足文本特征,解锁阅读密码,依托真实情境,巧妙开展评价,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步入璀璨的文学殿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高屋建瓴行道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艳飞校长结合本次读书交流做了高屋建瓴的总结:引导我们每一位老师立足实践,阅读经典;积淀文化,拓宽视野;凝心聚力,行之道远。希望林东一小人都能成为专家型教师,通过真实情境和挑战性问题引领学生经历作家思考与创作的过程,使学生有文化,有见解,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深度思考中,立意构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欢聚一堂,浸润一树花香,聚而论教,沉醉一路芳华。此次读书沙龙活动虽已结束,但我们会一直在阅读反思、实践探索的路上,将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为林东第一小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span></p>

老师

语文

阅读

语文课程

教学

任务

素养

思辨性

表达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