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养护知识:《如何培养0-3岁孩子规则感》

hui

<p class="ql-block">  婴幼儿期是规则意识的重要启蒙时期。许多宝宝上学后,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上小学后各种顽皮行为、学习困难、乃至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这可能都源于3岁前规则意识的缺失。</p> <p class="ql-block">  1-2岁宝宝规则意识培养</p><p class="ql-block"> 满足孩子的秩序感</p><p class="ql-block"> 保持规则的合理性</p><p class="ql-block"> 不能强迫孩子服从坚持自身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2-3岁宝宝规则意识培养</p><p class="ql-block"> 开始叛逆,不能硬碰硬</p><p class="ql-block"> 建立共情,帮助宝宝学会管理情绪</p><p class="ql-block"> 转移宝宝的注意力</p> 满足孩子的秩序感 <p class="ql-block">  孩子一般1岁以后。会渐渐表现出对秩序的敏感。一些孩子会开始注重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或物体摆放的空间等。在这阶段,我们需要满足孩子的秩序感,并利用秩序感建立初步的规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保持规则的合理性</span></p><p class="ql-block"> 规则应尽可能地少井且有必要,避免无法热行或最终取消。为孩子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程序。让他们对生活的“规定动作”有预见性。行为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不会觉得建立规则是一种禁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不能强迫孩子服从</span></p><p class="ql-block"> 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宝宝表现出适当的行为,可以通过语气和表情传达你的想法,可以很坚决也很积极,但不要过度。同时,家长不仅仅是解释规则,还要为宝宝提供一些解决方法,让宝宝自己选择和决定,发挥他的主动性。</p> 坚持自身的原则 <p class="ql-block">  无原则的宽容和耐心,会使孩子走入歧途。对于原则性的需求,如果不能够满足宝宝,就需要灵活变通,通过拥抱共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平息宝宝的情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开始叛逆,不能硬碰硬</span></p><p class="ql-block"> 2岁以后,孩子进入了规则的敏感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帮孩子建立规则。不过,孩子同时也进入到第一个独立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不”,不喜欢被安排,更多想感受和表现自己的能力,尝试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即使做不好,也不想要父母帮忙。这时要切忌硬碰硬,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p> 建立共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建立共情,帮助宝宝学会管理情绪</span></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打人,家长要用他能听懂的话告诉他“我们不打人”“打人会很疼的”。慢慢地让他了解别人的感受,在孩子发脾气时,家长也应尽量温和、亲密地对待他,直到他停止发脾气为止。最重要的是,直接告诉宝宝怎么做才是积极的、对他有帮助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转移宝宝注意力</span></p><p class="ql-block">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强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容易就钻研一件他认为有趣的事情,也包括一些不能尝试的“坏事”。家长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准备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游戏,他就会很快忘记自己刚刚在想的事情。</p>

宝宝

孩子

规则

共情

家长

秩序

建立

注意力

硬碰硬

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