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第四组青年教师,在浩瀚的书海之中,插上语言文字的翅膀,开启漫漫求真、求善、求美的读书之旅。</p><p class="ql-block"><br></p> 凃畅分享《瓦尔登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独自漫步在这久违人间的瓦尔登湖,海天一色,沙鸥翔集,白光点点。这里并没有尘世间的喧嚣,更没有心灵中的浮躁,是一片世外的净土。梭罗两年多的湖畔生活,仅仅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自己,这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最自然,又最纯真,其中却有无拘无束的快乐,让人更容易静下心来体会大自然的魅力与神秘,更容易触摸到大自然与世隔绝的安宁与美好。在简单、朴素而纯净的原始状态中,再也没有比孤独更好的同伴了,独处,最棒的生活方式了。</p> 刘宸宇分享《谈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p> 谷雨欣分享著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谷老师假期阅读王教授所著《崧舟细讲文本》,对文本细读有了新的认识。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遇的一种砥砺和修炼,是教师重新发现自己、估价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那么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真正实现文本细读呢?王崧舟老师用他自己以及他弟子的具体事例给我们做了清楚地指导。就像王崧舟老师为了讲好《长相思》,完全是在骆驼式的精神状态下完成的,不但搜集了一万多字的鉴赏文章,对纳兰性德还做了“挖祖坟”式的刨根问底,最后,将这首词的36个字读成了显性的1493字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自我鉴赏,并融入了他本人对纳兰的精神世界,诗词境界以及对自我生命的感觉,最后把这节课上的神采飞扬,掌声雷动。没有辛勤的付出,就不可能有这骄人的成就,所以,要做好文本细读,第一要敢于挑战自身的“精神惰性”。王老师说,“与读共舞”是一种幸福的折磨、痛苦的享受,是幸福和痛苦纠缠、交织在一起的过程。越是起初阶段,痛苦的感觉越是强烈,你要大胆地克服自身的精神惰性,坚持不懈,方能畅游文本细读之旅,欣赏一路美景无限。</p><p class="ql-block"><br></p> 来祉怡分享《雅舍谈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雅舍谈吃》能让人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梁先生所描述的食物,不仅仅是满足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他通过食物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让我们明白美食不仅仅是生存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此书是一部充满情感与历史的美食之作,让我领略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美食与美好。 </p> 王子林分享人生感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老师阅读了《人生只有一件事》,有了如下感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活着就为了一件事,那就是活好自己,如何活好自己,那就是不断地修炼自己。有的人一生不是为了生活为了钱就是为了孩子而活,这样的人生都是把自己活小了,把钱看的比自己还大,把孩子看得比自己还大,把自己活没了,其实把自己修好,那么你就会像一块吸铁一样,大家都会被你所吸引,人的关系无非两种,我想不想跟你在一起,我想不想跟你一样,如果你足够好,那么大家自然想跟你在一起,想跟你一样。</p><p class="ql-block"><br></p> 左智青分享《骆驼祥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是一部令我印象深刻的经典之作。它以生动平实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了旧社会生活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文学语言的丰富魅力,更让我对那个逐渐远去的旧社会,以及黑暗社会中逐渐被摧毁的美好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鲁迅对“悲剧”曾有过这样的诠释——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子的一生,就是这样一场令人摄人心魂的悲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说开头,祥子,一个善良朴实的壮实青年,从乡下来到北京城拉车,他梦想有一天,能拉上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他勤奋、坚韧、乐观、不屈不挠,这些品质在书中描写得淋漓尽致。起初,祥子的奋斗让我也觉得满怀希望,觉得只要怀揣梦想不断前进,就能达成自己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旧社会的残酷与不公,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疏离,加之祥子自身性格和认知原因,导致他原本纯净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祥子的遭遇愈加悲惨,他身上的黑点也增加、显现,最后彻底堕落,变得狡诈贪婪,成为行尸走肉般空无的躯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往前看去,守住纯洁、向美、求善的心灵是难能可贵的。读懂了祥子的一生,当下,我更加珍惜和感激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如今和谐民主的社会,给予了我们追求个人幸福和成长的无限可能。展望未来,我们也要不断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为建设更和谐美好的社会做出自己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