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余旧梦忆悠悠

张榜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文/张榜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初春的一个下午。午睡后象往常一样到街上散散步吹吹风晒晒太阳,不知不觉步行至地铁16号线某车站。风和日丽的景象顿时让我萌生出乘地铁一逛的念头。进入地铁正好有一列车进站,也不管它驶往何方,上车随意一坐才开始琢磨到哪里去?仔细观察,发现列车一路向北,途中还能够换乘6号线。而6号线始发通州的潞城,终点在石景山的金安桥。位于原“首钢”附近的金安桥、北辛安、苹果园、模式口、金顶街、古城路、八角村一带的某一处或多处,是我20多年前几乎每天必至的地方。列车行进中我在脑海中迅速地规划出一幅“出行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换乘6号线后一路向西,我在地铁“苹果园”的前一站“杨庄”下车,想步行至苹果园顺路观览此地近几年的变化发展。谁料出站后却发现原来的标志物荡然无存,一个个居民小区挤满了昔日的荒郊野地,我一时竟然辨不出了方向。我本想往东先到杨庄路口向南再向西,可行走一段后发现“苹果园东口”的标识,才意识到我本来就在向西而行。此时恰好有一辆336路公交经停我附近不远的站台,我急行几步毫不犹豫地跨了上去。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车后瞭一眼站点标示牌,此路公交还是老的路线,便放弃先到苹果园站的计划,直达“模式口”。模式口附近的高井甲32号大院是我工作和居住过五六年的地方,军旅生涯的近三分之一是在这里度过的。平时进进出出都是大院东南门。三年前开车来过一次,想找这个门没有找到,因为车辆掉头不方便只好作罢。原来这个公交站叫“模式口站”,现在叫“模式口西里”。我下车后跨越围栏攀上高台,原来的路面已被一片树林替代。看到附近一个医疗服务机构旁有条便道便径直走去,向路边两个穿白大褂的女孩打听,才知道这条路是正在建设中的“西山绿道”,女孩说这条路通往法海寺、通往八大处,也能通香山。返回后查阅有关资料,方知此工程是为建设城市“慢行交通”而利用市政道、防火道依托原来的山林路修建的休闲道路。目前已完成了蛮有诗意的“溪谷线”的“如水、惜流、空涧、疏影、听枫、香醉、春晓,蒹葭”8处节点和“山脊线”的“翠微入画”、 “青松山澜”、 “虎峰朝曦” 3处节点工程,有望今年底全线对外开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模式口寻“门”无果,乘公交车原路返回。几分钟后我便出现在了“苹果园”。在京西,北京市最大的城市客运枢纽正拔地而起。拔地而起的地方正是苹果园。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集3条轨道交通(M1、M6、S1)、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这种以公共交通为引导的“站城一体”开发模式,是为了让交通功能完美地融入到市民生活之中。三年前我路过这里,封闭的工地根本不可入内,如今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公交、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熙熙攘攘的车辆、行人堪比热闹的市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伴着早春的风,一次不经意的故地重游,我仿佛听见了岁月的回声。在这片土地上,我苦过、累过、笑过、走过。空余旧梦,凝望这里的一切,情在念里,爱在笔尘,我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熟悉的土地,熟悉的气息,还有那陌生的却是我希望的建筑正在一寸一寸地成长。时光荏苒,朦胧的、清晰的记忆仿佛把我带回到那个青涩的年纪。感谢时光,也感谢随性而起的一个念头,往返3个小时,让我和故地有了一次不期而遇的亲密接触和热烈交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榜奎 2024年03月22日制作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