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西南联大旧址

汉丰

<p class="ql-block">  2017年夏日,风潇潇,雨朦朦,我从朱光亚题写的“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的大门进入,一把雨伞挡不住斜风骤雨,打湿了衣服,一座门楼锁不住一颗急切求知的心,不免加快脚步。不远处就见一很小的横排门头,上书“西南联合大学”字样,黑底白字阴刻魏碑。道旁有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雕塑头像,正中是12.1烈士纪念碑,左边是按西南联大原校舍复制的几栋茅屋教室等,右边是西南联大纪念馆等。当我参观完旧址上的所有建筑,看完纪念馆,真是收获多多,感受多多,思绪像是放开了缰绳的野马,在无边的草原上奔驰起来。</p> <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临时组成的。它的历史,在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三绝碑”上交代得很清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它是我们今天了解西南联大的一篇重要文献。自1938年4月改“长沙临时大学”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5月4日在昆明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在昆明举行结业典礼,1946年7月31日宣布结束。三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西南联大在云南超过8年,连前长沙临时大学,共存8年11个月。而“三绝碑”上的三位先生是各自领域的翘楚,这篇碑文不仅记载了西南联大的历史,“三绝碑”也成为一个珍贵的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大师云集</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介绍,西南联大共有5院26系,教职工总共数百人,主要是清华和北大的人,南开不过30人。西南联大的老师个个是一等一的人物,各领风骚。有的是开山祖;有的是著作等身;有的是泰斗级大师,有的是“民主战士”;有的是教育大家。</p><p class="ql-block"> 一长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如会20种语言,通魏晋、隋唐、明清、蒙古史,通藏学、敦煌学、突厥学、考据学的大学问家陈寅恪,大散文学家、诗人朱自清,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钱穆,比较文学之父、“哈佛三杰”之一的吴宓,新月派代表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音韵学家王力,国学大师、“庄子专家”刘文典,著名作家沈从文,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之称的钱钟书,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著名外交家、书法家叶公超,著名哲学家、佛学家汤用彤,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冯友兰,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新心学”的创建者、“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贺麟,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新儒家开山祖、国学大师熊十力,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陈岱孙,现代明史研究奠基者之一的吴晗,大学者张奚若,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清华四大哲人”之一的潘光旦,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夏威夷大学任教的语言学家、音乐学家赵元任,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的陈省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叶企孙,现代物理学研究者之一的饶毓泰,“中国物理学之父”的吴大猷,中国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的周培源,中国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开拓者王竹溪,中国近代物理研究的开拓和奠基人之一的吴有训,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杨石先,著名大教育家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 这些大家的名字,使我对梅贻琦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了更深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英才辈出</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西南联大8年期间,先后有8000余学生,共毕业了3882名学生,参军834人。这些学生中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赵九章、邓稼先、陈芳允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4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西南联大共产生了174位两院院士,其中学生中产生了92位两院院士(科学院80位,工程院12位)以及100多位人文领域的大师。宋平、彭佩云、王汉斌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这种成材率在世界所有大学当中都是极其罕见的,这一成绩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同样在抗日战争迁入重庆的中央大学,曾排名过亚洲第一,其影响力也是响当当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都有迁入西南的经历,同样的名校,同样的时代背景,它们此段时间的成材率都无法与西南联大比。到200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还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世纪之问。</p> <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老师敬业执教</p><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的老师们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一边教书,一边育人,一边科研。躲轰炸,迎苦难,创奇迹。</p><p class="ql-block"> 日军进入北平后,闻一多拒绝日本人要他留在北大的重金许诺,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南下的队伍,来到西南联大。赵忠尧教授在西南联大南迁途中,冒着生命危险,将50毫克镭这种强放射性物质藏在胸前,一路独行,最终和师生们汇合,保留下了当时日本人还从没有的这种物质和技术,而他身上烧出了两条血痕。联大的老师对教学都十分认真,向来以严格著称。老校友郑哲敏回忆道:“到了拓东路工学院,更有过之,考试多,几乎每周一次。有的老师教授特别热情,能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课堂上没听懂,课后自己找资料,是培养科研能力的好方法。”即使战火纷飞,西南联大的科学研究也硕果累累。不少教授们,有鸿篇巨著出版,有高水平的论文在国际上发表。他们紧盯国际前沿理论,甚至在抗日后期开始了原子弹的研究。而且注重开设军事应用课程,为抗日战争服务,建立了当时国内唯一的试验风洞,单是培训空军和防空知识方面就有20余种著述和教材完成。西南联大的老师们在昆明期间除正常教学外,还组织了各种抗日宣传活动,帮助昆明电台用19种外语向全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战。</p> <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学生一心求学</p><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的学生抱着“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志气”来学习。西南联大的勉词中就有:“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学生们真正地把满腔报国的热血融入到了自己的学业当中。他们满怀信心!无论形势多么严峻,只要我们还在,中国就一定能再度崛起。他们是在战火中学习,在一次轰炸中,4座茅屋宿舍被炸毁。他们无惧战火,他们无惧艰难。老校友姚秀彦曾回忆道:“警报响了,跑!你不跑,万一他一个炸弹下来怎么办?警报解除了,上课去。你不要以为这样子就不念书了,其实要更加用功念书”。在西南联大的课堂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课程上到最关键的部分,警报响了,师生们一起跑出教室,边跑边争论刚才没有进行完的话题,跑到气喘吁吁,最后谁都听不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依然不肯罢休。这就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正是抱着这种刚毅坚忍的精神,在敌人炸弹的威胁下,西南联大的学子们发愤图强,依然建立了各类性质的学生团体,主办各类刊物,发表时评杂文、文学作品、漫画图片等以丰富联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西南联大的学子们,不负众望,潜心求学,励志成才,攀登了中国教育史上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p> <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办学条件及其简陋</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西南联大初到昆明是借用昆华师范、昆华中学、昆华农业学校的部分校舍、迤西会馆、江西会馆及盐行仓库、龙翔街工校等处办学的。后在昆明城外西北部三分寺(即现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内的西南联大旧址),建设新校区,占地120余亩。建有教室、图书馆、土墙平房办公室,2座砖木结构的食堂、36座茅屋学生宿舍(曾被日军飞机炸毁4座,后来复建了2座)、运动场、2个篮球场和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设备。1940年10月被炸后,部分教室和宿舍搬到昆华工校。办公和宿舍混杂在一起。 这样的规模和设施还不及一所中学规模。即便如此,到了1944年4月,因经费出现严重赤字,学校只好将教室和办公室的铁皮顶换上了茅草顶,把铁皮瓦顶卖钱维持教学经费的开支。有不少课程和报告是在露天举行的。</p> <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师生生活极其清苦</p><p class="ql-block"> 在西南联大,不少教职工都靠发挥一技之长来补贴生活。闻一多曾篆刻补贴生活,化学系的老师造肥皂帮补,连梅贻琦的夫人也要去卖点心,帮助家用。不少学生不吃早餐,饿着肚子听上午课。有的学生学生出去做兼职,教中学生数学和物理,有的洗床单、刻蜡版等。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不仅教学设施简陋,生活清苦,还要“跑警报”,以防日军的飞机轰炸。</p> <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如此简陋的办学条件和清苦的生活,却创造出了几乎难以超越的育人成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西南联大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一座大学。</p><p class="ql-block"> 2019年4月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