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祖籍,有据可查的是现沂南县双堠镇闫家洼村,是大青山腹地,清道光年间我爷爷的老爷爷携家带口搬至蒙阴县黄崖山下现址。史料记载老家闫家洼人在大青山突围战中积极参战,为赢得突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2019年3月,我们一行四人,沐浴着渐浓的春风,带着对革命前辈的无限崇敬,参观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满含泪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p> <p class="ql-block"> 大青山突围发生于1941年11月,是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军民反击5.3万日军“铁壁合围”大“扫荡”中的一次著名战斗,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津浦铁路以东山东敌后战场我方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1月,侵华日军调集其第十军团主力和第二十二师团3个混成旅团以及伪军53000余人,由日军侵华总司令畑俊六坐镇临沂督战,日军山东管区司令土桥中将指挥,对我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了“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1941年11月29日,抗大一分校移驻费东县大青山西侧的胡家庄、大古台一带(今属费县薛庄镇)。当日,一一五师、山东纵队发起绿云山战斗,为免受损失,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山东纵队等后方机关也相继转移到大青山地区。敌人得知这一情报后,连夜调集重兵,以一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合围大青山。 此时陷于敌人包围圈的我方人员中,大都是非战斗人员,所配武器数量少,质量差。只有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队是有武装的学员队。 在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的指挥下,首先抢占制高点,以阻击敌人,掩护领导机关和非武装人员突围。</p> <p class="ql-block"> 突围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山东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国际友人汉斯·希伯、一一五师敌军工作部部长王立人、抗大一分校二大队政委刘惠东、蒙山支队政委刘涛等近千人壮烈牺牲。 被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称为:“北有平型关、南有大青山”。</p> <p class="ql-block"> 这位百岁老人抗日英雄是我们家族的骄傲 !</p> <p class="ql-block"> 在反“扫荡”期间,日军追捕一负重伤的八路军战士,沂南县横河村聋哑妇女明德英机智地把这位伤员掩藏好,并用自己的乳汁将他救活。之后,她为伤员治疗伤口,送水送饭,使这个伤员很快康复归队。由此,明德英成为“沂蒙红嫂”的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大青山突围战斗及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1944年,费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东梭庄建立了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大青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其前身为国有大青山林场,于1959年建场,总场坐落在薛庄镇大良村。200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达96%以上,有木本植物 62科138属294种;草本植物50余种;中草药719种;苔藓植物110余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7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黄檀天然次生林。保护区有陆生野生动物142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119种。</p><p class="ql-block"> 保护区内侧营寺分区有国家林业部和山东省林业厅1974年联建的木本良种基地近5000亩,现保存到刺槐选优无性系232个,黑赤松种源19个;板栗优良品种50多个,山楂良种6个,与薛庄镇5万亩板栗基地连成一片,堪称全国最大的生态农业、科技农业观光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 抗日英雄永垂不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