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向江中的铁路

zmzg龙哥

<p class="ql-block">  今年元月,我们来到武汉长江二桥的北面武昌江滩,由于冬季是长江的枯水期,水位很低,斑驳的铁轨沿着堤岸延伸至江中,高高低低的栈桥桥墩“浮”出水面。这些栈桥桥墩是干什么用的?铁路怎么会伸至江中?我们非常好奇。经多方打听,原来这里是粤汉铁路的尽头,火车轮渡徐家棚码头遗址,我们来武汉二十多年了,还真不知道这个遗址,更不知道这段铁路历史,朋友,你了解她吗……</p> <p class="ql-block">  京汉铁路,原称卢汉铁路,因为它的起点是北京(当时称北平)卢沟桥。它经过河南郑州一直向南,最后的终点是湖北的汉口。这是由清政府自己修筑的第一条中国铁路。1898年底,从南北两端同时开工,1906年4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全长1214公里,通车后改称京汉铁路。</p> <p class="ql-block">  京汉铁路建成后,广东、湖南、湖北三省的绅商们提出,修建一条从广州到汉口的铁路,命名为粤汉铁路。这条铁路于1900年动工,但由于经费等众多原因,它经历了种种磨难,前后停停修修,修修停停,居然用了三十六年时间,直到1936年才全线通车,全长1059公里。</p> <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的技术、资金等条件所限,无法修建长江大桥让铁路过江与京汉铁路相接,所以这条粤汉铁路实际上只是从广州通到武昌,其终点站就是位于武昌城北江边的徐家棚车站。</p> <p class="ql-block">  武昌徐家棚车站后来改名武昌北站,很长时间内都是粤汉铁路的终点站。</p> <p class="ql-block">  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相继建成通车,汉口和武昌也都有了铁路,但被长江天堑所阻隔。</p> <p class="ql-block">  1921年4月8日,徐家棚码头的旅客轮渡通航。至此,南来北往的火车乘客只好从武昌徐家棚站或者汉口江岸站下车,乘船前往长江对岸,再转乘其他列车。</p> <p class="ql-block">  1937年3月,长江南岸的粤汉铁路徐家棚站(今武昌北站)与北岸平汉铁路刘家庙站(今江岸站)之间的铁路轮渡通航,火车乘渡轮过江从此成为“江城一景”。</p> <p class="ql-block">  旅客乘坐从北京南下的火车,需先到汉口大智门车站下车,在汉口粤汉码头搭乘专线轮渡过江到徐家棚站;火车则在江岸站解体,车厢经过编组由专用火车头推到刘家庙站码头,乘轮渡到达徐家棚站码头后,车厢被拉上岸重新完成编组驶向车站,接走等候在此的旅客,那时火车过江前后需要2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同样, 当时旅客乘坐广州北上的火车到徐家棚站,下了以后旅客自己坐轮渡到粤汉码头,再自己到汉口大智路火车站,这个火车到了徐家棚以后就分解,一节一节车厢过来,在这里上轮渡码头,上轮渡以后,到对岸的,当时修了个刘家庙轮渡码头,上岸以后,再把车厢拉到江岸火车站,再从江岸火车站到汉口火车站,旅客到汉口火车站上车,过江也大约2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  当年蒸汽火车,时速只有35公里,从武昌到广州需要44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用来摆渡火车车厢的武汉号现在还停留在江边,寂寥无声,甲板上并排铺设4段钢轨,当年可以一次装载13节车厢。</p> <p class="ql-block">  徐家棚的江边火车轮渡过轨码头,为适应长江水位的涨落,连接渡船的钢架,石礅分几组错落有致,整齐排列。</p><p class="ql-block"> 5组不同高度的基桩,枯水期用1号码头,水位开始上涨了用2号码头,洪水汛期用最高的5号码头。</p> <p class="ql-block">  第1组栈桥桥墩</p> <p class="ql-block">  第2组栈桥桥墩</p> <p class="ql-block">  第3组栈桥桥墩</p> <p class="ql-block">  第4组栈桥桥墩</p> <p class="ql-block">  第5组栈桥桥墩。</p> <p class="ql-block">  栈桥桥墩前面是钢铁架。</p> <p class="ql-block">  钢铁架内部结构。</p> <p class="ql-block">  渡船靠着钢架,靠稳后船上的钢轨与石礅上的钢轨对接后,在蒸汽机车牵引下,缓慢上下渡船。</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渡船铁轨相连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  由此,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在武汉实现了水上对接,开劈了轮渡火车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然而到了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逼武汉,火车轮渡被迫停航,直至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7年才重新开航。</p> <p class="ql-block">  因为长江阻隔,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都要靠轮渡过江,中国最大的交通动脉得以形成。</p> <p class="ql-block">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武汉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70米。</p> <p class="ql-block">  大桥修通后,京汉铁路从汉口玉带门车站引出,通过江汉铁路桥和长江大桥,再经过蛇山北麓,从大东门附近的跨线桥转向南方,接到武昌新火车站,和粤汉铁路完整地联接了起来,成了真正的京广铁路。从此武昌火车站就基本上代替了武昌北站,成了京广线上一座重要的客运站。</p> <p class="ql-block">  最早的汉口站。</p> <p class="ql-block">  最早的武昌站。</p> <p class="ql-block">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至此告别火车轮渡时代,“火车需要轮渡载”的景观就此消失,粤汉铁路火车轮渡码头也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逐渐淹入水下,只有在每年冬季枯水期时才“偶露峥嵘”。</p> <p class="ql-block">  文献记载,这些旧铁轨由当时的汉阳铁厂制造。全长1096公里的粤汉铁路,“汉阳造”提供的钢轨约760公里,其他钢轨都是进口的。这些存世百年的“汉阳造”钢轨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难得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武汉人会永远记住詹天佑,是他当时主持修建粤汉铁路武长段(武昌—长沙)、以及粤汉铁路的专用码头——粤汉码头。因此在1909年粤汉铁路再次开工时,时为汉粤川铁路总工程师的他,放弃了原先的鲇鱼套作为终点站,重新选择了更北一点“地面开阔,水流不急”的徐家棚,于是徐家棚成为粤汉铁路的终点站。</p> <p class="ql-block">  《武汉铁路百年》作者汪瑞宁形容,武汉是坐着火车穿越历史而来的城市,每一段钢轨都代表着城市发展史。百多年来,从京汉铁路、粤汉铁路,到长江大桥、到京广高铁,时速由35公里提升至350公里,武汉至广州的旅行时间也从当年的44小时压缩至最短不到4小时。</p> <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这段火车轮渡的历史,见证了我们中国的铁路建设发展,大的交通动脉的构成,武汉成为城市铁路的中枢。</p> <p class="ql-block">  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