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法”的灵活应用

雪莲花

<p class="ql-block">  破十法具有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因而被学生所熟知。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认识到它的不足,才能更好地灵活使用该方法。如:18-4,虽然被减数个位上的数8够减4,但也有不少学生仍然用破十法进行计算,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缺少对破十法计算方法的一个结构化认识过程,才会出现只要看到是十几减几就用破十法计算的现象。如果借助下面的题组进行计算,是否会发现破十法的局限性呢?是否会形成对破十法的结构化认识呢?是否能在计算中灵活运用破十法呢?</p><p class="ql-block">15-9= 15-8= 15-7= 15-6= 15-5=</p><p class="ql-block">15-4= 15-3= 15-2= 15-1=</p><p class="ql-block"> 学生对于15-9、15-8、15-7、15-6的计算采用破十法较为简单,当计算15-4、15-3、15-2、15-1也用破十法时,便出现了“加剩数”后比10大的结果。如15-2,从15(10+5)里用10减去2等于8,再把8与被减数剩下的个位数字5相加等于13。这时的8+5就不再是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起来较10以内稍微有些复杂,这便是破十法的局限性。此时,通过对15-9、15-8、15-7、15-6和15-4、15-3、15-2、15-1的题目对比,学生容易发现,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字不够减时用破十法计算较为简单,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字够减时再用破十法计算较为复杂。</p><p class="ql-block"> 接着对被减数的个位数字够减的情况进行讨论,学生很快发现,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直接去减,得到的数再与被减数剩下的10进行合并便得到结果,甚至有学生给这种方法起名字为“个位减法”。这种方法只涉及到10以内减法和十加几的计算问题,都是较为简单的口算,因此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容易。</p><p class="ql-block"> 最后通过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题目用破十法计算比较简单,引导学生得出: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字不够减时用破十法计算较为简单,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字够减时就用“个位减法”计算较为简单。从而实现对破十法认识的结构化,达到有效提升计算灵活性的目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