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浦 古 镇 黄 酒 之 源

大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绍兴黄酒小镇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东浦,是全国第二批、浙江省第四批特色小镇。这里是绍兴黄酒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素有“越酒行天下,东浦酒最佳”之说;这里是唐代大文豪贺知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和辛亥革命先烈徐锡麟的故乡,素有“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的美誉;这里也是融江南水乡之韵和黄酒文化之核的特色小镇。</p> <p class="ql-block">徐锡麟铜像:这座铜像是1987年东浦人民为纪念徐锡麟就义80周年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大川桥:大川桥又称“洞桥”,为单孔石拱桥,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大川桥全长9.78米,桥面宽2米。旧时的洞桥,是东浦的商贸中心、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因桥南为猪肉店,桥北为鱼腥摊,洞桥于是成了鱼肉集市之地,故有“买鱼买肉过洞桥”之说。</p> <p class="ql-block">  大木桥:大木桥横跨老街河南北,为三孔石桥。旧时这里是闹市区,沿街建有各类店铺。这里常齐聚南来北往各地的客人饮酒品茗、谈天说地,是社交、乘凉、聊天的场所,故有“说东道西大木桥”之说。</p> <p class="ql-block">薛家桥:薛家桥又称"瑞安桥”,因其由一位名为“蒋瑞安"的人出资建造而命名,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旧时,此处以做锡箔闻名,后因薛家弄内集中居住了众多道教人士和演唱艺人,锣鼓唢呐样样齐全,吹拉弹唱个个都会,故有“吹吹打打薛家桥”之说。</p> <p class="ql-block">同泰当铺:同泰当铺始建于清代,现有建筑除门窗外,保存基本完整。整组建筑为前店后宅的结构,坐北朝南,前后五进,面阔五间,各缝梁架穿斗式,明间前檐设卷篷。解放后,当铺曾被用作供销社仓库、糕饼工场等。</p> <p class="ql-block">陆家溇口桥:陆家溇口桥因地处陆家溇口,故名,又称“跳板桥”。桥长5.2米,宽1.4米,由一块青石架于溇上而成。据传,因原先的木桥不够坚固,镇里一大户人家曾把家中的供桌搬来此处用作架桥。</p> <p class="ql-block">新桥:新桥为南北向三孔石拱桥,横跨老街河,全长13.5米,桥面宽2.5米。东西山花墙上凿有楹联,东面为“浦北中心为酒国,桥西出口是鹅池”,西面为“新建桥成在越浦,桥横镜影便齐民”。因昔日新桥北面开设了许多家花轿店,故有“欢天喜地跨新桥”之说。</p> <p class="ql-block">庙桥:庙桥也称兴福桥,为三孔平梁石桥,始建不详,民围十九年(1930年)重建,东西桥台用条石错缝叠砌。老街有家里办白事的,孝子贤孙会披麻戴孝,哭哭啼啼拥着亡灵到庙桥桥头点烛化锭,故有“哭哭啼啼走庙桥”之说。</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古戏台原名一万年台,是为兴福侯昌王庙供奉神明献戏而专门特建。旧时庙前万年戏台面宽五米、进深五米、台高四米,六根石柱撑台面,四角四柱升重檐,柱端额枋穿连,高俊轩昂。古戏台整个斗拱盘旋构叠成藻井,明面额枋十二生肖雕刻其上,造工精细、栩栩如生。每逢镇上排戏,周遭乡里百姓都会撑船赶来看戏,热闹非凡,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兴福侯昌王庙:兴福侯昌王庙,始建于南宋咸享三年(公元1267年),距今700多年历史。是宋代东浦先贤全昭孙的家庙,时任太尉女儿全玖是宋代度宗皇后。全昭孙身后被朝廷封为兴福侯昌王,随后御赐家庙,成为皇家供奉兴福侯昌王全昭孙之所。</p> <p class="ql-block">  徐锡麟故居: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别号光汉子,东浦孙家淡人,杰出的民主革命家。1903年徐锡麟在东浦创办热诚学堂,次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与陶成章创办“大通学堂”。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激战4小时,最后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p> <p class="ql-block">久安洋龙局:久安洋龙局为东浦洋龙局救火会组织,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东浦乡贤冯纪良首发捐资筹建。久安洋龙局总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单间独进,面宽4米,进深8米余,一层平房硬山式屋顶,建筑风格属于中西合壁。</p> <p class="ql-block">  东浦古镇街坊临河,宅第傍水,居民们沿河而居,粉墙、黛瓦、沿廊,构筑起一道独特的水乡风景线,呈现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谢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