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正定赵云庙

尘烟梦雨如墨染

<p class="ql-block">  他,身长八尺,姿颜雄伟,银盔银甲,手持长枪,胯下夜照玉狮子马,看上去威风凛凛;他,战功赫赫,鲜有败绩,战文丑救公孙瓒、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主、保护刘备东吴招亲、勇登敌船截江救主、汉水之战救黄忠、北伐期间力斩敌军五将;他,一杆长枪上下翻飞,杀得敌人尸横遍野、丢盔弃甲,大喝一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吓得敌人亡魂丧胆、抱头鼠窜。有道是: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位在敌军阵中来回冲杀如入无人之境的赵云,他的辉煌战绩无愧于“常胜将军”这个称号;他的政治头脑也让我为之赞叹(比如力劝刘备不要分发成都的良田豪宅)。这样一个忠勇可嘉、一身都是胆的大将,想不受人追捧都难。</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赵云就是石家庄正定人(即常山真定),在石家庄正定还有一座用于纪念赵云的赵云庙。这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当时正在石家庄上大学的我。</p> <p class="ql-block">  在学校放假后,经过一番准备,我来到了正定,走进了向往已久的赵云庙。</p> <p class="ql-block">  在赵云庙的门口,一座赵云跃马持枪的雕像进入了我的眼中。赵云圆睁怒目直视前方,身上的盔甲在太阳照射下闪着光芒,一手紧紧握着充满杀气的长枪,另一只手拉着缰绳,一副随时准备杀敌陷阵的样子。整座雕像看上去是那么的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山门来到院子后,那一瞬间我好像来到了军营。只见中间甬路两旁矗立着好多修剪成人的形状的柏树,乍一看就跟真人似的。最妙的是,在每一棵人形柏树“手”的位置放置了一杆兵器,让整棵柏树更像军营中手持兵器站岗的武士。这样的设计我觉得非常搭配非常绝妙,毕竟赵云庙是一处介绍关于武将的景点,那么院子中的一些装饰也应该与武将有关。</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走进了院子左边的配殿“君臣殿”。这里有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和诸葛亮君臣五人的塑像。刘备正襟危坐,表情严肃,一手摸着胡须思考着如何匡扶汉室;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关羽、张飞和赵云护卫在刘备的身边,警惕着前来进犯的敌人。刘备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关张、赵云这些文臣武将的辅佐,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成就帝业。</p> <p class="ql-block">  从君臣殿出来后,我又来到了院子右边的配殿“五虎殿”。这里面展示了蜀汉五虎大将的塑像。赵云凭借丰厚战绩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一起位列五虎大将。五虎大将凭借高超武艺和万夫不当之勇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来到了位于院子中央的顺平侯殿。大殿里供奉着赵云的塑像,赵云内穿盔甲,外罩白色战袍,眉头紧锁,瞪大的眼睛如同灯笼,一脸杀气,威慑着来犯之敌。我一边看着眼前的塑像,一边回想着《三国演义》中与赵云有关的故事情节,心中的佩服感越来越强。一身都是胆的赵云,不仅是正定的骄傲,更是河北省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我在顺平侯殿的两边儿墙上又看到了好多取材于《三国演义》的壁画,这些壁画内容当然全都是关于赵云的,欣赏着这些壁画,仿佛重温了一遍《三国演义》。</p> <p class="ql-block">  壁画取自《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赵云的首次露脸,战文丑救公孙瓒,</p> <p class="ql-block">  这幅画取自《三国演义》第41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 。赵云怀抱幼主,长坂坡之战七进七出,枪刺剑砍,杀死曹军战将五十多员,砍翻大旗两杆,夺槊三条。</p> <p class="ql-block">  取材于《三国演义》第61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赵云独自一人,冲上敌船勇救阿斗,在后来赶到的张飞配合下,成功将阿斗救回。</p> <p class="ql-block">  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1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米仓山之战,赵云救出身陷重围的黄忠。并偃旗息鼓,实营空摆,大破曹军。</p> <p class="ql-block">  取自《三国演义》第84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刘备兵败夷陵,陷入重重包围,幸亏赵云及时接应救援才得以撤回白帝城。</p> <p class="ql-block"> 赵云庙虽然说比较小,一个小时就逛完了,但这里介绍了赵云的生平,展示了赵云的不败战绩,欢迎各位朋友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