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国发祥地—巍山古城

风神

<p class="ql-block">  巍山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南诏国的发祥地。遥想当年,南诏一统六诏,开创一代新纪元;回望今日,巍山古城形态完整,人文荟萃,更融入扎染工艺、美味小吃,馋了游人的嘴,醉了游人的心。</p><p class="ql-block">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至今依然较为完整的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时的棋盘式格局,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古城城方如印,面积约为27平方公里,共有25条街、18条巷,总长14公里多,其中南诏古街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城内保存有明清以来的一大批古建筑、古民居,保留着传统的民风民俗,使古城既古朴典雅,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现代生活气息,使这座古城古而不衰,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拱辰楼系明代蒙化府北门城楼,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拱辰楼原为三层,南明永历四年(1650年)守道熊启宇改建为两层。楼建于高8.5米的砖砌城台上,下为城门洞。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抬梁式木结构,面阔五间计28米,进深四间17米。下层四面设廊,登楼可俯视全城,上檐南北两面分别悬挂有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蒙化府同知康勤提书的"魁雄六诏"和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蒙化直隶厅同知黄大鹤提书的"万里瞻天"字匾,二匾气势磅博,笔刀遒劲,显示了南诏王皮逻阁统一六诏,雄踞大西南的威严。</p><p class="ql-block">拱辰楼建筑用料粗大,无斗拱及雕饰,上层四周使用檐柱悬空立于下层梁架的做法,使得上层面宽加大,加之屋面起山甚小,四翼角出檐长,反翘小,使得整个建筑古朴雄伟,简练浑厚,是历史文化名城巍山的标志建筑。</p> <p class="ql-block">  星拱楼又名文笔楼,位于巍山古城正中,为明代蒙化府城中心过街楼,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咸丰七年(1857年)毁,咸丰十年(1860年)由杜文秀回民起义军将领左参军马国忠重修,楼顶中梁尚存"太岁纪年"题记。楼通高11米,由木结构城楼与砖石结构基座两部分组成,基座石砌,面阔、进深均为18.7米,通高6.3米,四面贯通,门洞作券顶;楼作亭阁式,重檐歇山顶,梁架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面阔、进深均为9.75米,楼底层四周设廊,内外均饰斗拱,东、南、西、北分别悬"瑞蔼华峰"、"巍霞拥鹤"<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玉环瓜</span>浦"、"苍影盘龙"匾额,绘写巍山四环景色,城楼上下比例匀称,保存完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巍山文庙位于南诏镇西街37号,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有大小十三个院落,呈坐北朝南,前设照壁,上镶"万仞宫墙"大字。中轴线上建有洋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雁塔坊、崇圣祠、尊经阁等 ,东西两侧有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兴文祠、承祭斋、学官署、射圃 。由于历史原因,文庙不断被改建和被拆除,到2007年文庙仅存大成门、大成殿、雁塔坊、崇圣祠、尊经阁、明伦堂。在此之前文庙一直作为巍山一中的校址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南栅门位于巍山古城南门外,清同治二年(1863),杜文秀回民起义军大翼长李芳园为加强蒙化(今巍山)城的防御能力,在古城的东、南、西三面城门外环筑土墙,设木栅门,开壕沟,架设吊桥作为城门前哨防御工事。</p> <p class="ql-block">  南诏棋院,位 于巍山古城蒙阳公园内,文庙西侧。始建于民国廿七年(1938年),为蒙化县民众教育馆琴棋社。坐北朝南,由正厅、东西两厢、院墙及大门组成,呈一颗印式格局,正厅建于高0.9米的台基上,为单檐硬山顶建筑。民国卅七年(1948年)增建西侧跨院及花圃,总占地约36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百寿图隔扇门</p> <p class="ql-block">明伦堂隔扇门</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堂完整精美的明代木雕杰作,共六扇,每扇高294厘米,宽70厘米,从上至下分五个雕刻版块,最上起是龙、凤、鹤、虎等瑞兽;次为主体画面,两边四扇分别镌刻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中间两扇镌刻山水与城堡庙塔;以下三槛均刻花卉图案。雕刻手法以浮雕和透雕相结合,施以绚丽的色彩,层次鲜明,错落有致,高耸的山川和雄壮的瀑布,蜿蜒曲折的河流和绿树掩映的山村屋舍,云雾缭绕,小桥流水、四时花卉竞相开放,将四季景色活生生的演化在其中,弥漫着安泰祥和与生机勃勃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文华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在原玉皇阁旧址上创建,由大门、二门、拌池、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等组成,现存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雁塔坊为单檐硬山顶建筑,面宽三间,四面设廊,檐下施七踩斗拱;藏书楼重檐山顶建筑,面宽五间,前面设廊,花枋雕刻精美。 玉皇阁、文华书院、萧公祠位于巍山古城东北隅,东西向的三条轴线从北向南依次为玉皇阁,文华书院、萧公祠。</p> <p class="ql-block">  萧公祠为江西会馆,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祠由一进二院及花园、厢房组成,现存中厅、大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