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经常听村里大人说,我大舅方炳奎,解放前曾经是金萧支队淳安建德地区叱咤风云的人物,挂枪骑马,威震敌胆。是他回村里亲自把当时还不足16岁的何光斌带出村外干革命,成为大舅身边的贴身警卫员,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后来成为方家村唯一享受离休待遇的革命老干部。</p><p class="ql-block"> 多少因为有这层战友关系,80年代初,大舅眼里的“红小鬼”居然成了我这位嫡亲外甥的老岳父。</p><p class="ql-block"> 大舅生前曾跟我说,解放后他下属中有的已担任军分区司令员,可他怎么又解甲归田呢?</p><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据说许多地方都有南下干部与地方干部不和谐的声音。据老干部回忆录记载,1949年6月,山东滨州南下干部大队千余人,一路兼程到达温州,结果温州早被龙跃(龙跃,1930年参加中央红军,1935年粟裕,刘英率领的挺进师进入浙江,他任参谋长,坚持浙南游击战争14年,党的七大代表,温州市首任市委书记)率领的浙南游击队先期接管,南下干部奈何不了龙跃的地方武装,省委临时重新安排山东南下第四大队新的落脚点,其中大部分返程处州(丽水)各县工作。另据云和公安志述,解放初期的1949年,有南下云和干部与地方武装发生过一件事:时任县委书记毛登森率领地方武装下村剿匪,不科被土匪反包围,要求县公安局速出兵支援,可那位南下局长却行动迟缓,致地方武装遭受重大损失,事后该局长被上级处分降级。以上两例,均为有据可查的史实,解放初期,南北干部闹不团结的事比比皆是,为解决此问题,陈毅领导的华东军政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先后发文,出台应对对策。</p><p class="ql-block"> 淳安解放不久,大舅这位地方武装领导被莫须有的“错误”解职,送建德学习半年后回家务农。这是大舅生前跟我说的。大舅说,组织上一直没有给他作任何“有罪“或“犯错”结论。</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初,大舅抱重病从云和回淳安,要求组织给予公正结论,恢复其政治名誉和生活待遇,均无果。直至淳安那个“中队7人被匪活埋”事件错案被平反,所有人员全部被定为“革命烈士”,大舅的申诉也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答复。</p><p class="ql-block"> 大舅方炳奎,1945年3月入伍(比1949年4月3日在富文召开中共淳建区第一次秘密会议早了4年多),曾经是金萧支队淳安建德地区(区队)的一名领导,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在淳安建德穷苦百姓中有崇高威望。可令人不得其解的是,在淳安富文红色教育基地《富文儿女,热血荣光》茶园区武装中队干部战士名录中,仅仅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战士。</p><p class="ql-block"> 大舅那次淳安申诉回云后,曾将一大包资料交我保管,后因多次搬迁居然被丢失,此事一直让我如梗在喉,总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p><p class="ql-block"> 如今,九泉之下已30余年的大舅,如果知道荣耀榜上有名,不知您的心灵是否能得到些许慰藉。</p> <p class="ql-block"> 碑石记载,金萧支队淳建区骨干第一次秘密会议时间:1949年4月3日。</p> <p class="ql-block">历史没有忘记,革命先辈的鲜血没有白流。</p> <p class="ql-block"> 富文乡金萧支队历史馆开馆典礼</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金萧支队淳建茶园区中队干部战士名录。</p><p class="ql-block"> 表中第31号方炳奎,我的大舅,表录记载,大舅的入伍时间是1945年3月,从时间上推算,他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的一名老兵了。</p><p class="ql-block"> 表中第32号何光斌,我的岳父,1948年入伍,两人都是方家乡方家村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