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秋沙鸭是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鸟类,无亚种分化。其羽冠长而明显,成双冠状,嘴长而窄,呈红色。雌雄异色,雄鸟头、上背及肩羽黑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翼镜白色,下体白色,两肋具黑,黑色鳞状纹;而雌鸭头和颈棕褐色,具有羽冠。喉部淡棕色,上体灰褐色,胸部白色杂以褐色鳞斑。因身上两侧有鱼鳞斑,头上长着双冠羽被称鳞肋秋沙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特有的野鸭种类。其繁殖主要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地区。大多数越冬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越冬期常集小群栖息于山间河流以及水库湖泊中。主食鱼类、石蛾类昆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秋沙鸭的飞行和游泳能力都很强,每年长途跋涉千千米,从东北飞到江南,也能够长时间水下捕鱼捉虾,或啄食水草。中华秋沙鸭一般春季交配,不筑巢,只在树丛中寻找树洞为巢。雌鸭通常一天产一枚蛋,每窝8—14枚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秋沙鸭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野鸭,在地球上已经生存1000多万年。中国目前能够确认的繁殖地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吉林的长白山,另一处是小兴安岭林区。因此,中华秋沙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en(濒危)等级。同时也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一级保护等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