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了世界,滋养了华夏记中国四大发明的印刷术(一)

美友121825180

<p class="ql-block">商朝:甲骨文盛行,它是我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p> <p class="ql-block">西周龙钮形印章</p><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古文字专家周晓陆教授鉴定,龙钮形印是西周早期墓葬中首次出现随葬的玺印,是中国印史上截止到2016年所见最早的玉质印章,也是中国发现的最早龙钮“玉玺”。</p><p class="ql-block">龙钮形印</p><p class="ql-block">此前发现的商周时期玺印均以鼻钮为主,这枚玺印使用立体龙钮,在印钮史上是空前创制。此次发现玉质印章,对研究中国印章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东周时期:出现了用单个字范拼排后铸成的“秦公簋”和“齐陈曼”簠。</p> <p class="ql-block">秦公簋</p><p class="ql-block"> 铭文计123字,另有刻款18字。</p><p class="ql-block">春秋秦公簋铭文是先墨书、后契刻模型、再翻范铸造而成,开创了中国早期活字模之先导。</p> <p class="ql-block">齐陈曼簠也叫永保用簠(fǔ):</p><p class="ql-block"> 齐陈曼簠为齐宣公时期所制,通高11厘米,口径19.4厘米,口横31厘米,重3.15公斤,窄沿外招,直腹,下部向内折,然后收成平底,下承四只斜支足。</p><p class="ql-block">铭文下列三字均作反文,风格与上文不一致,当系出自另一人之手,应为制作时临时之变故而成,此亦先秦金文书法中仅见之例。</p> <p class="ql-block">东周战国时期的封泥</p><p class="ql-block"> 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p><p class="ql-block"> 泥封缄文书。古代文书囊笥外加绳捆扎,在绳结处以胶泥加封,上盖钤印,以防泄密、失窃。也有将简牍盛于囊内,在囊外系绳封泥者。盛行于秦汉。清末以来,此项遗物发现甚多。参阅清吴式芬陈介祺《封泥考略》, 清刘鹗《铁云藏封泥》, 周明泰《续封泥考略》、《再续封泥考略》, 王国维《齐鲁封泥集存》, 马衡《封泥存真》。</p> <p class="ql-block">东周战国时期:主要流行的印花方法有画绘、凸版印花、夹缬(xie协)、绞缬、蜡缬。绞缬又名撮缬、撮晕缬,在民间通常称之为"撮花",是一种把布料的局部进行扎结、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预期花纹的印染方法。</p> <p class="ql-block">凸纹印花</p><p class="ql-block"> 凸纹印花的方法并不复杂,是在平整光洁的木板或其他类似材料上,挖刻出事先设计好的图案花纹,再在图案凸起部分上涂刷色彩,然后对正花纹,以押印的方式,施压于织物,即可在织物上印得版型的纹样。其实日常生活中,以图章加盖印记,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凸纹印花。凸纹印花技术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定论,不过在西汉的时候,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纱和金银色印花纱,就是用凸纹印花与绘画结合的方法制成的。</p><p class="ql-block">夹缬</p><p class="ql-block"> 夹缬实际上是镂空版印花。它是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版,将布帛对折紧紧地夹在两板中间,然后就镂空处涂刷染料或色浆。除去镂空版,对称花纹即可显示出来。有时也用多块镂空版,着二三种颜色重染。古代“夹缬”的名称,可能就是由这种夹持印制的方式而来。</p><p class="ql-block"> 夹缬始于秦汉之际,隋唐以来开始盛行。据文献记载,隋大业年间,隋炀帝曾命令工匠印制五色夹缬花裙数百件,以赐给宫女及百官的母和妻。唐玄宗时,安禄山入京献俘,玄宗也曾以“夹缬罗顶额织成锦帘”为赐。</p><p class="ql-block"> 这两种印制方法如同刻印章的阴刻和阳刻。</p> <p class="ql-block">纸的发明与蔡侯纸</p><p class="ql-block"> 纸的出现或者发明者最晚在秦。因秦简已出现纸这个字。就是纺织与漂洗印染的工匠师傅们。就纸这个字,就已经诠释出来。从事纺织、漂洗、印染的人。纸这个字绞丝旁加氏就是对这一行业发明人的肯定与认可。这就是中国造字老祖宗智慧之处,也是中国文字的神秘之处。</p><p class="ql-block"> 直到东汉宦官蔡伦受汉和帝监造之职又受邓太后的影响带领纺织与漂染工匠不断探索实验加工改良制造成宜书写绘画的纸。蔡伦把这个工艺产品还叫纸就是对发明人的敬重。蔡伦因对纸的贡献非常大,汉和帝加封蔡伦为龙亭侯。后人为纪念蔡伦的贡献,称为蔡侯纸。蔡伦对刀剑的改良贡献也不小。</p> <p class="ql-block">蔡候纸</p><p class="ql-block">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种纸很便宜,质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渐被普遍使用。至东晋末期,纸的使用已经完全普及,并逐渐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5~183年,汉灵帝命蔡邕书写,石匠雕刻了历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经。他开启了儒家石刻经典之先河,在图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熹平石经 是最早的官刻儒家石经,始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光和六年(183)刻成后立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故又称太学石经。石经为隶书写成,方平正直,中规入矩,故也称“一字石经”。汉灵帝采纳蔡邕等人之议,校正儒家书籍,以七经(鲁诗、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刻石,历时八年,共成46石,石皆高3米多,宽1米多。熹平石经轰动当时京师洛阳,甚至全国。石经刻成,立于太学门前,“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交通堵塞的热闹场面持续了很长时间熹平石经后因战乱毁坏。自宋代以来偶有残石出土,历代共发掘收集8800余字,共四十六石,残石主要分藏西安碑林博物馆(494字)部分藏于洛阳博物馆(24字)以及北京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世纪:敦煌、吐鲁番等地发现的数千张模印佛像。</p><p class="ql-block"> 陆深《河汾燕闲录》云:″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证明隋朝已开始普及雕版印刷术了。</p> <p class="ql-block">636年:明朝史学家邵经邦著《弘简录》记载,唐太宗于贞观十年从下令“梓行”长孙皇后的遗作《女则》。</p> <p class="ql-block">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宫女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看后恸哭,对近臣说:“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并下令把它印刷发行。贞观十年是公元636年,《女则》的印行年代可能就是这一年。这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p><p class="ql-block"> 梓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是指刻版印刷发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