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误国

曾众

<p class="ql-block">  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各种学说学派的发源地,产生了专门的教派——道教,专门的职业——道士。其思想影响至今,如道路、道理、道德、道义 、道歉、道谢、道喜、道贺等仍在沿用。道的来源于自然,即“道法自然”,是指整个宇宙发展变化固有的规律,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根本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变化之本,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p> <p class="ql-block">  不同的观点,对道的理解也不相同。《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为之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p> <p class="ql-block">  《中庸》将道解释为“中”与“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其论述完全是用道来包装自己中和的观点,严重屈解了道的本意,混淆概念。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现动物、植物都有喜怒哀乐,而何况人乎。一个人如果没有喜怒哀乐还能称之为人吗?喜怒哀乐能始终保持适中且有节度,也只能是菩萨。即便是圣人孔子,也有喜怒哀乐。《论语》记载孔子发怒时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如果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那么,自然界就不会有四季。没有四季变化,万物又怎么生长呢。没有了百谷,人类又怎么生存。</p> <p class="ql-block">  幻想通过教唆中庸,让人们安分守己,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土地资源有限,而人的欲望无限。清心寡欲,只能是自欺欺人。在农耕时代,人们守着土地,勤劳即可安定。但仍然有人借助各种手段,强买强卖,巧取豪夺,霸占田地。进入工业时代,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欲望随之倍增。甚至远渡重洋,通过坚船利炮夺取抢夺各种资源。而当今的信息时代,地球几乎形成了平面,即便远隔千山万水,照样可以“秒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两弹”,没有航母,将永无安宁之日。一个民族,如果人人都“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大雅·烝民》),则会朝不保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要生存要发展,只能进不能退。必须要敢立潮头,勇于进取。尤其是面对科技战、贸易战、金融战、信息战,更需要有挺身而出的斗士。因此,务必应加大培训、表彰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才能不断推进强国强军建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