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利维坦”的深层含义

零度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英国历史上跑得最快的两个人,一个是牛顿,一个是霍布斯。牛顿上午刚听说伦敦有了传染病,下午人已经跑到了郊区老家,而他的同学还一脸懵。至于霍布斯,跑起路来会进入量子态,你根本无法确定他到底在哪。而且,这两个人处于同一时代,都是早产儿,还一个比一个牛。如果在中国东北,他们可能会坐上同一列火车,来到火家屯,经过一个伙夫的介绍,成为老伙计,缘分!</p> <p class="ql-block">霍布斯活了91岁,在哲学家中算是活成了人瑞,他之所以如此长寿,得益于他常年坚持跑路这种健身方法。霍布斯第一次跑路,是听到克伦威尔已经杀到了伦敦城下,作为保王派,落到克伦威尔手里肯定没个好,于是霍布斯连夜打包细软,当天人已经到了巴黎。</p><p class="ql-block">第二次跑路,属于霍布斯吃饱撑得用腿别火车,在巴黎闷头发财的小日子本来过得不错,但知识分子擅长没事找事,他发表的《利维坦》这下捅了马蜂窝,不但惹恼了法国保护者,也惹恼了一起流亡的保王派,于是他又连夜从巴黎逃回了英国。</p><p class="ql-block">《利维坦》让霍布斯从一根筋成为两头堵,克伦威尔说,这货是个保王派,抓活的。圣公会说,这厮竟然说相信君权神授的都是蠢货,抓回来炮烙了吧。霍布斯后悔得直撞墙。</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跑路是1666年,伦敦发生了大火,天降异象,教会说都是霍布斯这小子诽谤造物主惹来天怒,赶紧烧好炮烙,给霍布斯发邀请函。霍布斯吓得花容失色,连夜带着小蜜翻墙逃走,跑路前还一把火烧了自己的手稿。没想过了两天,圣公会又说:算了,看你是个人才,回来吧。霍布斯一口老血,手稿还得重写。</p><p class="ql-block">霍布斯为什么喜欢跑路呢?据霍布斯自己交代,妈妈生他的那一年,天空成群的白乌鸦飞过,英吉利海峡波涛滚滚,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气势汹汹扑向英国,英国人民情绪非常不稳定,妈妈一激动,夸嚓一声,提前诞下了霍布斯。所以霍布斯说我是个孪生儿,和我一起诞下的还有一个叫“恐惧”。因为恐惧,霍布斯对秩序充满了蜜汁迷恋,以至于他认为,有秩序总比无秩序好,就算是最差的秩序,也好过没有秩序。霍布斯据此提出了“自然状态“论。</p> <p class="ql-block">他认为人类最开始的时候没有社会及秩序,没有道德规矩,在这种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这些单独的个体表面看起来平等,但实质上却充满了争斗,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霍布斯说这个自然状态谁都不想经历。</p><p class="ql-block">他说造成一切人对一切人战争的原因,第一是因为资源的匮乏而导致的竞争;第二是因为欲望和猜忌;第三是因为荣誉的纷争。如果无法找到一个最强的秩序守护者,就必然陷入纷争的自然状态。</p><p class="ql-block">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什么文明、科学、进步都是白日梦。翻译成人话就是:要想富先抱腿。找一根最粗的腿,然后抱紧它。霍布斯认为必须找到这条最粗的腿,不管这条腿是否美观,是否腿毛丛生,有没有静脉曲张,都不重要,因为有腿总比没腿好。</p> <p class="ql-block">那么如何找到这条大粗腿呢?霍布斯说“君权神授”不靠谱,而应该“君权人授”,我们应该建立合同,通过合同授权的方式把规则的制定权交给那条最粗的腿,而这条由所有人授权的腿就是“利维坦”。他所说的“利维坦”是《旧约》里的一个巨大怪兽,它吞噬一切笼罩一切。霍布斯这个怪兽因此成为西方最有名的怪兽,可以碾压奥特曼。</p><p class="ql-block">霍布斯认为只有利维坦才能保护我们每一个人,才不会让我们吓得天天要跑路。</p> <p class="ql-block">西方思想史有三个赫赫有名的洗地大师,分别是阿奎那、霍布斯和马基雅维利。但说起才华,这三位我只服霍布斯。他逻辑严谨,洞见深邃,洗地功夫深不见底。据说有一次霍布斯在朋友家参加party,无意间看到桌子上摆了一本《几何原本》,霍布斯一撇之下欧几里德被他惊为天人,从此深深爱上了几何学严密的论证方法。于是在以后的哲学思想上,他也致力于用《几何原本》的演绎方法证明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霍布斯在进行《利维坦》论证时是如此严谨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利维坦》的论证逻辑:</p><p class="ql-block">第一,先恐吓。霍布斯抛出了自然状态,给你展现了一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悲惨状态,从而推导出如果没有一个绝对的秩序维护者,自然状态不可避免;</p><p class="ql-block">第二,论证自然状态为何出现。是因为资源匮乏和人的贪婪和私欲,所以完全无序的自然状态必然出现。这个推论虽然瞒天过海,但极易欺骗大众思维;</p><p class="ql-block">第三,既然人类不喜欢自然状态,那么出于理性的考量,人们要维护自己的安全,必须团结起来进行自保;</p><p class="ql-block">第四,如何自保呢,那就是找到一个秩序维护者,由秩序维护者进行相应的管理;</p><p class="ql-block">第五,如何找到秩序维护者呢,人们需要通过合同的方式,把自我管理权让渡给秩序维护者。</p> <p class="ql-block">从此,秩序维护者的意志就是你的意志,秩序维护者的爱好就是你的爱好,秩序维护者的法律就是你的法律。因为你的授权,所以秩序维护者完全代表了你的意志,你的意志已经不存在,它已经和利维坦融为一体。而你此时就是利维坦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至此,霍布斯的极端观念已经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他用严密的论证让人绝望地发现个体意志毫无存在的空间,它要么被笼罩在中世纪神的无所不在,要么被镶嵌于庞大的利维坦冰冷的身躯里挣扎。真实的图景令人内心深深震惊。</p><p class="ql-block">霍布斯的利维坦几乎改变了当时的哲学走向,他把逻辑演绎法应用于研究人性和哲学,通过对人类的本性研究推导出自然状态,并由此推演出一套逻辑缜密高度自洽的理论。</p> <p class="ql-block">霍布斯把刚从中世纪解放出来的人的意志再次套嵌于利维坦冰冷庞大的身躯。在这个笼罩一切吞噬一切的怪兽中,个体意志无足轻重,利维坦意志成为唯一的意志。同时霍布斯提出了“君权人授”的概念,把神的威严打落凡尘,明确了社会体系中管理权的来源和合同的构成形式,这对欧洲具有重大启蒙意义。</p><p class="ql-block">霍布斯要推翻的其实是哲学家罗伯特菲尔麦的“君权神授”观念。菲尔麦认为君主管理权是根据上帝赋予亚当的父权延伸出来的,在J督教教义下一切的管理权都是从父权的正当性获得。父亲通过给予子女生命而获得天然的管理权。</p> <p class="ql-block">在霍布斯之前,欧洲的君主秉承着君权神授进行治理。而这个观念在霍布斯这里遭到质疑,他提出君主的管理权来源于被管理者的赋予,而不是神的赋予。如果管理权是神的赋予,那么欧洲所有的君主都需要证明自己是亚当的子孙,因为《圣经》中的神只点名亚当治理人间。</p><p class="ql-block">然而霍布斯在对君权神授做出巨大颠覆后,却保留了父权的绝对性和不可质疑性。他指出,人们一旦向利维坦让渡管理权将不可再收回,利维坦的管理权是绝对的不可逆的,这明显具有父权的先天性和不可质疑性。</p> <p class="ql-block">行文至此,普及一下小知识:欧洲国王和皇帝的区别。在欧洲,国王具备世袭的统治权,靠的是血缘和投胎。而皇帝的称呼则来源于古罗马的屋大维,它的原意是统帅和执政官,管理权来源是元老院,跟血缘和世袭没有关系,所以,罗马皇帝再牛也不能称国王。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18世纪前。欧洲称皇帝的人必须是罗马帝国的精神继承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霍布斯的《利维坦》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深层隐喻。作为一部毁誉参半的奇书,自该书诞生以来就引发了几个世纪的巨大争论。霍布斯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思辨,以理性为基础,把人类社会的管理形式从神的国度带到人的国度。但他又把它绑到冰冷的利维坦上,它是一种解放,更是一种新的囚笼。在拯救的同时完成了另一种囚禁。霍布斯虽然论证缜密,逻辑严谨,但问题是,“自然状态”这个起点出了问题。和他同时代的英国伟大的自由主义大师洛克抓住了霍布斯的这个漏洞,把霍布斯的理论打成了筛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根据张乔木“思想史万有引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版权归原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