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标热点 培养学科能力——2024春季小学数学精品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

Xueqin

<p class="ql-block">  3月16日-17日,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数学精品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在长沙长塘里阳光小学如期举行。莅临本次研讨会的教育专家有贲友林、罗鸣亮、周卫东、强震球、徐长青、黄爱华、徐斌、刘德武,以课例➕讲座的形式呈现,精彩纷呈,收获颇丰。</p> 课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p class="ql-block">  贲友林,小学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教育视界》数学教学版执行主编。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先后发表文章 700 多篇,著有《此岸与彼岸》《此岸与彼岸 2》《现场与背后》《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近 10 年来致力于研究构建“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先后应邀到全国 30 个省、市上课、讲学。</p> <p class="ql-block">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在学习了⽐例的意义、⽐例的基本性质、正⽐例与反⽐例关系、⽐例尺及其应⽤的基础上进⾏学习的,旨在引导学⽣初步感受图形的相似,为初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你们会上课吗?”、“上课要注意什么?”、“没听懂怎么办?”,贲老师课前三问,问“醒”了六年级的学生们,也问“醒”了与会的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  贲老师以前置学习任务单为线索,贯穿始终。课前了解学情、分析学情;课中,交流研究、深入研讨;课末拓展提升,鼓励学生探索:1.A4纸对折一次后的大小是多少?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为什么要用边长来说而不按面积来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贲老师的课堂是一个多声对话的世界,是每一位学生交流的主场,他认为每一种想法都是有价值的,老师和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者。</p> 课例《分数的意义》 <p class="ql-block">  罗鸣亮,福建省教研室小学科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主持研究的“构建讲道理的数学课堂”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小学教学》、 《教育视界》、《小学数学教师》等杂志封面人物,出版个人专著《做一个讲道理 的数学教师》。</p> <p class="ql-block">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铺垫,难点在于体会量与率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  “ 1除以4等于多少?你有什么疑惑或想法?”罗老师直接给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建模应用。</p> <p class="ql-block"> 罗老师从“分数的意义”这一大单元着手,从整体知识建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剖析其本质与内在联系,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p> 课例《平均数的再认识》 <p class="ql-block">  周卫东,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 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 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p> <p class="ql-block">  《平均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给五年级的学生上的这一堂课《平均数的再认识》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平均数的基础上的深入研究。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趋中性和敏感性。</p> 课例《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p class="ql-block">  强震球,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江阴市首批名教师。先后获得江阴市、无锡市和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全国第八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一等奖第一名。应邀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观摩课或讲座。教育教学故事在《教育研究与评论》报道,《小学教学》《教育视界》封面人物。</p> <p class="ql-block">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p> <p class="ql-block">  强老师通过情境创设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把未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p> <p class="ql-block">  强老师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课堂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活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p> 课例《乘法分配律》 <p class="ql-block">  徐长青,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学硕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 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内访问学者,天津市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数学 教改研究会秘书长,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天津市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基地导师。中国教育学会现代学校联 盟国家级指导专家,当代简约教学创立者和倡导者。</p> <p class="ql-block">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是历届学生学习的难点。</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将枯燥的计算教学课转变成了一堂生动活泼、笑点不断的精品课,通过图形直观化、情境生活化演绎了乘法分配律的算法,使计算过程可视化。</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应有三理:情理、道理、法理。教师可以巧妙构思生活模型,加强具身认知,让思维可视化,让学习真正发生。</p> 课例《加减运算的一致性》 <p class="ql-block">  黄爱华,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特聘专家,深圳大学 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 号。现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小幼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致力于小学数学教 学领域研究,并在国内首创“大问题”教学,出版专著 6 部,发表教学论文 180 多 篇,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 8 项。</p> <p class="ql-block">  本堂课属于创生教材,是黄老师根据六年级的学情进行一种合理、科学的优化和整合,使教材在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加法和减法运算一致性”的概念。</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在课堂上通过中英文数字表达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计数单位;理解整数、小数、分数都是基于计数单位构成的;理解一个数可以用不同的计数单位表示;体会加减法实际上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体会单位换算的规律,也就是计数单位扩大几倍,计数单位的个数就缩小几倍,反之同理。</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认为教师应从教授专家的方法转变为拥有专家的思维,定目标、找思路、想方法。</p> 课例《数的认识》 <p class="ql-block">  徐斌,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 究院无痕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国培计划” 首批特聘专家。曾获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课比赛第一名,全国小学数学创新课评比一 等奖。教育事迹在《人民教育》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曾七次连载了“徐斌教 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p> <p class="ql-block">  《数的认识》是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中的内容。本节课涵盖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数方法;这些数的联系与区别;分数性质、小数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倍数和因数相关知识;数的实际应用等。</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以介绍苏州园林为导入,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由浅入深开展三项课堂活动,复习数的相关知识。徐老师指出算理要直观,算法要抽象,以理育法,法理并重。</p> 课例《认识100以内的数》 <p class="ql-block">  刘德武,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原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现已退休,任北京教科院兼职教研员。</p> <p class="ql-block">  压轴登场的刘老师白发深深,已有78岁高龄,却依旧宝刀未老、精神抖擞。刘老师通过估计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数感,通过练习和小结帮助学生归纳规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锻炼学生表达。<span style="font-size: 18px;">和蔼可亲的刘老师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课堂氛围轻松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两天的学习干货满满、十分充实。在2022版新课标视域下,学习方式变革成为核心内容,“综合化、实践化、情境化、项目化、大单元、大概念”是变革的主要方向。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致性”一体化的意识,让学习者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注重自身专业素养提升,也要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用心呵护,用爱陪伴,授之以渔,静待花开!</p>

学生

数学

教学

小学

老师

教育

课例

分数

学习

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