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散文】春日的美好

看云绻云舒

<p class="ql-block">  春日迟迟,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春天遇上了出奇的倒春寒,真正意义的春日较迟,一旦来临,势不可挡。</p><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最爱春色,那种翠柳含烟,那种粉花嫩叶,那种蝶飞蜂舞……但是去哪里寻找不一样的美好呢?</p><p class="ql-block"> 尚明甸,你,历史悠久,风土清嘉。村名相传由明朝少年天子正德皇帝游历江南时赐名。昆山县志载“上明田镇花布鱼米之所辐辏,商贾贸易之所也。集附近乡村,郁然成市”。</p><p class="ql-block"> 尚明甸,你,步履不停,不断创新。如今在打造特色田园乡村过程中,始终坚持业已形成的江南圩田、乡野硅谷两大村庄特色。先后获得江苏省级、苏州市级诸多荣誉称号。尤其在2022年又被正式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p><p class="ql-block"> 尚明甸,你,对我而言,最最不一般的是,你曾经是父母在此工作(父亲在下伸店当会计兼营业员,母亲在小学当教师)、恋爱的地方,你,是否还留着父母的印记,而我却从未和你见上一面。</p><p class="ql-block">  于是,在这个季节,我和春天的约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你。</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16日,我们一家四口终于踏上了不一样的寻春之路。</p><p class="ql-block">  尚明甸位于张浦的最南端,淀山湖的西侧,跟上导航路线,首先到达村口,公路入口处,有着醒目的路标,那便是村庄特色的“江南圩田、乡野硅谷”八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站目标是村委会,主要想目睹一下收录着父亲作品的一部村志——《淞南凝秀·尚明甸》,其中选登了曾在这里当的下伸店当会计兼营业员的父亲用亲身经历创作的小说。</p><p class="ql-block">   可惜是周六,村委会大门紧闭,扫兴而出。</p><p class="ql-block"> 旁边就是一条小河,一座看上去颇有古韵的石拱桥横跨在河上,这便是聚福桥,据资料称:此桥始建于明代。桥拱全青石,桥面已改花岗石。该桥原有《示禁旗佃积弊碑》碑一方,现存南京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刻在桥石上的对联:南侧“津接淞南俊秀,虹凝淀北祯祥”,北侧“今人为继前人志,异日应思此日心”。</p> <p class="ql-block">  由此沿河向北,村里安静得惊人,难得见到几个行人,问及父母曾经在这里的过往,都道不知情了,也难怪,毕竟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p><p class="ql-block">  迎来了这座不知名的小桥。 </p> <p class="ql-block">  看起来,就是这条清澈的小河穿村而过,旁边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只是找不到知情人。</p><p class="ql-block"> 失落之际,突然发现河边有两位上了年纪正在挑马兰头的老人,想必她们应该知道一些多年前的往事,所以赶紧上去打了招呼,但是问及父亲时她们一点印象也没有,问起母亲时,其中一位竟然兴奋地说道:“她教过我们的,我们当时读二年级!”自然问起了她的年龄和名字,老人已经77岁了,听说我母亲仍然健在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当问及那部村志时,老人家表示虽然她不知道,但她老公是前任村支书,肯定会了解一些,并热情地让我们进屋等她老公回来。</p><p class="ql-block"> 婉言谢绝老人家好意,决定先向北看看,她一定让我们出来时再去。</p><p class="ql-block"> 旁边有个义渡码头,但是对岸看不见河道通向何处。</p><p class="ql-block">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水乡出行唯有靠船,河道可四通八达,但是非常不便,时不时还会遇上湖荡,万一风浪大些,一生产队里的摇橹船根本不敢出行。 </p> <p class="ql-block">  向北不远的河边,便遇上了村图书馆—— 萱草书屋,想去一睹父亲当年出版小说的杂志,可是大门也闭着。</p><p class="ql-block"> 河对岸,便是村民中心了!</p><p class="ql-block"> 此地,就是一村的分界线了吧?</p><p class="ql-block"> 是的,在这里,南部是当地村民的集中居住地,北部片区则是科创新业态。南北片区之间有一座连接两岸的桥,见证着新老村民的融合。新村民走过桥,感受乡村的淳朴,老村民们也正走过桥,感受时代在前进。 </p> <p class="ql-block">  过桥继续往北,时尚雅致的民宿餐厅点缀在圩田与阡陌之间,让人仿佛置身诗画田园。</p><p class="ql-block"> 科创似乎与传统印象里的乡村南似乎没有关联,但在这里,真的可以看到乡村与科创的碰撞,土地与星空的相遇。</p><p class="ql-block"> 春日暧阳下,村北部的区域内,科创聚落群与桥岸景致交相辉映,不同装修风格的民宿、咖啡店成了村容的“颜值担当”,典雅中国风、复古欧式风、浪漫花园风……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p><p class="ql-block"> 终于找到了路边一排灯箱,上面展示着当地名人,父亲是其中之一,上面有人物介绍,看到这个,真心为父亲感到骄傲,也真心感谢村委会还“惦记”着他,必须来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这条路上,向东不远,有着一座聚龙桥(清光绪初年造,原为木桥,1970年改为水泥桥)站在桥上,放眼望去,碧波荡漾,让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就是在这片热土上,曾激起了父亲的写作热情!</p><p class="ql-block">  那是1957年3 月被派去尚明甸的下伸店当会计兼营业员。就是这段经历,使父亲平淡的一生有了重彩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这里,父亲尝试写起小说,一个月里写了两篇短篇小说《计划》和《营业员的爱情》,寄往上海《萌芽》杂志社,竟都被录用,这本是偶然的机遇,但它决定了父亲一生的业余爱好!</p><p class="ql-block"> 1958年3月,父亲又一部短篇小说《营业时间》被《萌芽》录用发表后,先后被改编成电影《两个营业员》、连环画《两个营业员》、苏州弹词《营业时间》。</p><p class="ql-block"> 也是在这里,父亲遇上了1956年9月分配尚明甸小学任教的母亲,开始了他们共同的故事。故事是如何开始的,俩人一直对此不作任何细节描述,只有一句:隔河相对……也许就是新版的在水一方,可以说,父亲就是在尚明甸获得了事业爱情双双丰收。</p><p class="ql-block"> 虽然在尚明甸村的为民服务经历时间不长,但为父亲的创作奠定了厚实的生活情感及基础,因此,父亲对尚明甸村也一直心怀感激。</p><p class="ql-block"> 2020年4月,尚明甸村在打造“江南圩田,乡野硅谷”时,张浦镇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文联、尚明甸村龚惠强、王丽、洪敏一行三人找到了父亲并对他进行了釆访,父亲衷心祝愿曾经工作过的乡村越来越美好,尚明甸村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而釆访者也诚恳邀请父亲等村子打造成功后故地重游,没想到这个约定终究成空。</p> <p class="ql-block">  回去的路上,刚才遇上的老人家正候着我们,身边居然还拉上了一位同班同学,不一会儿,她老公—— 前村支书马利新开着三轮电动车回来了,说起村委会没人值班,他告诉我们周六上午是有人的,下午和周日没人。也说起的村志他都知情。</p><p class="ql-block">  看看时间差不多便再次谢绝他们的挽留,告辞回出。</p><p class="ql-block">  临行时老人家再三关照:“如果带你妈妈来一定要来家里坐坐啊”顿时感觉心头热热的,当教师虽然清贫,但此时此地,成就感直足。</p><p class="ql-block">  回到村口,春光遍洒尚明甸,历经400多年风雨的老聚福桥历久弥坚,是的,是党的春风造福了百姓。相信尚明甸明天会更好!</p><p class="ql-block">  开车上路,特地绕到北边的田野上,油菜花开得正艳!那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我想,应该不久,我会尽力带着母亲,一起来见证她的成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