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禹锡园

风 影

<p class="ql-block"> 继三日前游历李商隐公园之后,3月19日再莅荥阳,开启刘禹锡公园游旅。 刘禹锡公园位于荥阳市京城路与新310国道交叉口东南角,占地18万平米。公园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墓为基础,以刘禹锡诗歌文化为主题,是一处充分体现融合了园林景观艺术的开放性公园。园内有刘禹锡纪念馆、陋室、刘禹锡墓、牌坊、亭子、湖泊等景观。尤以主浏览干道上设置的12座牌坊最令人瞩目。每座牌坊都以刘禹锡主要经历和和生活过的地方命名,从其出生地嘉兴,到仕途历重地长安、扬州,再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朗州、连州、和州、汝州等,最后到荥阳,以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构成禹锡园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建筑景观。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家本荥阳,籍占洛阳,远祖居中山(今河北定县),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世代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其后,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之檀山。唐安史之乱期间,其父刘绪为避战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禹錫生于苏州嘉兴县嘉禾驿后。他自幼好学,22岁中进士,29岁入仕从政,先在京都为官,曾参加王叔文发起的贞元革新,后因革新失败而长期被贬谪远州,几起几落,终其一生。他性格刚直、忧国忧民,在遭贬逆境中,写出惊世诗文,死后葬于荥阳檀山原。</p> <p class="ql-block">十二牌坊</p> <p class="ql-block">刘禹锡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刘禹锡墓</p> <p class="ql-block">陋室</p> <p class="ql-block">锡园春浓</p> <p class="ql-block">  刘禹锡是唐代政治革新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杰出的文学家,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他留下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诗词名句和他的800多篇诗文,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经典华章,千百年来吟唱不衰,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春分时节,花红柳绿,正是踏春游园好时候。刘禹锡公园值得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