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密诗派与高密诗派研究</p><p class="ql-block">文/王建亭</p><p class="ql-block"> 高密诗派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36~1799)由高密人“三李先生”李怀民、李宪暠、李宪乔所创立的诗歌流派。该流派是清代山东省唯一影响全国并持续200多年的地域性诗歌流派,为中国历史上“寒士诗”的首席代表性诗派,是高密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p><p class="ql-block"> 高密诗派的领袖“三李先生”是清代翰林编修、监察御史、诗人、学者李元直的次、三、四子,他们的门徒、追随者遍布国内多个省份,甚至影响至朝鲜。除了“三李先生”外,高密诗派还有“王氏五子”(王克绍、王克纯、王夏、王万里、王甯誾)、“后四灵”(李诒经、王甯㷆、王烻、单鼑)等成员。</p><p class="ql-block"> 在诗歌写作方面,高密诗派不满王士禛提倡的“神韵说”和虞山诗派的写作风格,主张诗歌写作要学习中晚唐诗人,尤其奉张籍、贾岛为主,朱庆余、李洞为客。他们的作品以赠答酬唱和反映个人生活琐事为写作的主要内容,现实感不强,但在艺术上有模拟和斧凿之痕。高密诗派的出现,是清代诗歌写作中尊唐抑宋思潮的具体表现,对当时及后世的诗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李丹平,做为高密诗派研究会的首任会长,肩负传承与发展高密诗派的重任。他不仅是这一地域性诗歌流派的守护者,更是其繁荣与兴盛的推动者。对于高密诗派的兴起、传承、发展与研究,他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他深入挖掘这一流派的历史渊源,梳理其发展脉络,探寻其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他的努力下,高密诗派得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得到传播与认可。他不仅关注高密诗派的历史与现状,更致力于推动其未来的发展。他积极组织各类文学活动,邀请作家们共同探讨高密诗派的诗歌艺术,为其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他也鼓励年轻一代作家深入研究高密诗派,传承其精神内核,为这一流派注入新的生命力。在他的引领下,高密诗派得以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他的努力与付出,不仅让高密诗派得以传承与发展,更让其在当代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主编了《高密诗派研究》。这本书的创作历时之长,反映了作者对高密诗派研究的深入和全面。他不仅搜集和查阅了海量的资料,还得到了许多专家教授的帮助,对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整理。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了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这部作品共分为“高密诗派的创立”、“主要成员和追随者”、“重要传播者”、“诗歌理论”、“文化品格与诗学思想”、“艺术风格”、“文学地位与影响”七个部分,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高密诗派的演进历程。这不仅揭示了高密诗派独特的诗歌理论和艺术风格,还深入剖析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他对高密诗派研究的执着追求和深厚学术功底,使得《高密诗派研究》成为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对于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和高密诗派的研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部作品不仅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更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p><p class="ql-block"> 全国对高密诗派的研究人员众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共同致力于揭示高密诗派的独特魅力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比如:汪国垣1962年发表了《论高密诗派》一文,详细论述了高密诗派的演变、成员和诗学主张,使得这一群体首次被明确视为文学流派。他的研究奠定了高密诗派研究的基础,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宫泉久的《清代高密派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是目前唯一研究高密诗派的专著。该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高密诗派的诗学理论、创作实践和诗歌风格,深入剖析了高密诗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汪辟疆在《汪辟疆文集》中的《论高密诗派》一文,汪辟疆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高密诗派进行了全面而精到的论述,包括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诗学土壤、诗派发展的前后脉络、诗派的成员构成和发生的广泛影响等。</p><p class="ql-block"> 还有众多学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高密诗派的研究逐渐增多。严迪昌的《清诗史》、刘世南的《清诗流派史》等著作都对高密诗派进行了介绍和研究。此外,李伯齐在《山东文学史论》、刘靖渊在《山东分体文学史》中也涉及了高密诗派的内容。这些研究人员通过深入挖掘高密诗派的诗歌内涵、创作理念、与当时诗坛的关系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高密诗派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视角。同时,他们的研究也促进了高密诗派研究的深入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自高密诗派创立以来,对其研究从未间断。学者们深入挖掘其诗歌内涵,探究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高密诗派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清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更能从中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对高密诗派的研究也日益丰富和深入。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其诗歌风格、创作理念、与当时诗坛的关系等。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高密诗派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值得一提的是,高密诗派的研究后继有人。新一代学者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用新的方法和视角来研究高密诗派。他们的努力使得高密诗派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也让这一诗歌流派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p><p class="ql-block"> 总之,国家对高密诗派的研究一直在持续深入地进行着。这一流派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吸引着更多学者去探究和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中国对高密诗派的研究,源远流长,历经多个阶段,不断深入和丰富。这一流派,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底蕴和诗歌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 首先,对于高密诗派的创立背景和发展历程,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他们不仅梳理了高密诗派产生的历史背景,还深入分析了其创始人“三李先生”李怀民、李宪暠、李宪乔的诗歌创作和理念。这些研究揭示了高密诗派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其对当时诗坛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其次,学者们对高密诗派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分析了高密诗派诗歌的主题、意象、语言等方面,揭示了其独特的诗歌美学和艺术魅力。同时,他们还探究了高密诗派与其他诗歌流派的异同,进一步凸显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此外,随着文学研究的多元化和跨学科发展,对高密诗派的研究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学者们开始运用文学地理学、文化学、比较文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高密诗派进行多维度的解读和分析。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对高密诗派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国家对高密诗派的研究历经多个阶段,不断深入和丰富。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高密诗派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国文学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机会。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相信未来对高密诗派的研究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