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去云南——苍山洱海

许伯华

<p class="ql-block"><b>  苍山洱海,云南大理最靓丽的名片。 洱海,如同光洁的梳妆镜,摆在它的前面;苍山,就似彩色锦屏,竖在它的背后。苍山十九峰,自北而南,宛如十九位仙女,比肩并坐,相偎相依,好像在对镜理妆,凝视洱海;山顶尚存的白雪,好似一条白色的纱巾,披在头顶,显得分外洒脱。</b></p><p class="ql-block"><b> 苍山洱海,构成大理的绝色美景和诗情画意。</b></p> <p class="ql-block"><b>  洱海日出,是大理的重要景观。我们住在大理古城,没有赶早去洱海边看日出,而是站在酒店的四楼平台,观赏了</b><b style="color:rgb(1, 1, 1);">日升洱海苍山红</b><b>的别样景象。</b></p> <p class="ql-block"><b>  大理的日出比较晚。清晨七点多,城市还是暗黑的。弯月高悬天空,东边天际燃红,山脉下的洱海似一条银带隐约可见。</b></p> <p class="ql-block"><b>  日出是瞬间的壮观,我更欣赏日出前朝霞映照云层的美妙多彩。运气不错,那天的洱海上空并非碧蓝无云,而有几朵云彩漂浮,浪漫气息跳跃舞动,大自然乃最佳的调色师!霞光照耀的云彩,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变幻莫测,美妙绝伦。</b></p> <p class="ql-block"><b>  太阳渐渐上升,橙色光芒映射在峰棱分明的苍山坡面上,方知日出的美,绝不止太阳升起的那一刻。红红的朝霞映照着苍山、古城,美丽极了。</b></p> <p class="ql-block"><b>  拍完日出,吃完早饭,我们驱车前往洱海网红打卡点“龙龛古渡”。</b></p> <p class="ql-block"><b>  龙龛古渡,白族村寨的一个小码头。自古是海西与海东民众往来的渡口,原名“李家庄”,而现在的“龙龛”之名,则是“龙”居住过的地方之意:相传大理国第十一代国主蒙世隆即景庄皇帝,年少时为避宫廷之乱,隐姓埋名曾在这里生活了8年,深得李家庄父老乡亲无微不至地关照。蒙世隆继承王位后,为报答李家庄父老的养育之恩,下御诏将李家庄更名为“龙龛”。</b></p> <p class="ql-block"><b>  现在的“龙龛古渡”,有一个典型的白族地标建筑,类似于白族人家的“照壁”。照壁中央大理石上书有“龙龛古渡”四个大字,照壁左边圆形拱门是“天镜门”,照壁右边圆形拱门是“海月门”。据说,这是村里一个土设计师的创意,非常成功。照壁背后,是一条伸入海面专供拍摄海景的“海舌”。</b></p> <p class="ql-block"><b>  “龙龛古渡”成网红,是被赋予了“苍山为盟,洱海为誓”的“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的名号。前洱海后苍山,有了“山盟海誓”的客观条件,于是,当地又营造了一个见证“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爱情表白小广场,网红景点就这样形成了。</b></p> <p class="ql-block"><b>  洱海是白族人民的“母亲湖”,白族先民称之为“金月亮”,是一个风光秀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初见洱海,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顺光下洱海的水湛蓝得有些不真实,逆光照射下洱海湖面银光闪烁;走到近前,洱海的水又是那么清澈,能够看到水底的水草,洱海的美摄人心魄。</b></p> <p class="ql-block"><b>  岸边的水中,有很多生长在水里的水杉树,秋天的红叶落尽了,春天的绿叶还没长出来,只剩下干枯的树干,倔强地站立于水中,颇有一种</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b>的奇妙景象。不要小瞧这几株水中的杉树,一年四季拍洱海不可或缺的景物。</b></p> <p class="ql-block"><b>  阳光普照苍山洱海,顺光的青山,逆光的海面,一刚一柔,珠联璧合,令人陶醉。仰望那巍峨的山峰,震撼于大自然的磅礴与壮丽;而站在洱海边,望着那碧波荡漾的湖面,深切体验到那种难以名状的宁静与深远,由衷地赞叹:苍山洱海好风光!</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龙龛古渡,我们来到了名闻天下的“崇圣寺三塔”。国务院一九六一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的明信片,大理的标志和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名曰“崇圣寺三塔”,而崇圣寺在清咸丰年间烧毁,只有三座宝塔历经千年风雨地震,巍然屹立于苍山洱海之间。</b></p> <p class="ql-block"><b>  三塔两大一小,大塔叫千寻塔。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70米,呈三足鼎立。千寻塔现存高度是69.13米,底宽9.9米,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一共有16级,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造型上也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但游客是不能上去的。</b></p> <p class="ql-block"><b>  碧蓝苍穹之下,背依巍巍苍山,阳光照射宝塔,似呈耀眼透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何为壮美?此景是也!</b></p> <p class="ql-block"><b>  千寻塔前朝东照壁上有“永镇山川”四个石刻大字,每字高1.7米,系明朝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所题。</b></p><p class="ql-block"><b> 沐英(1345年—1392年),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洪武十四年(1381年),率兵三十万征云南。平定后留滇镇守,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史称其“手定云南之经营,未十年百务具举”。他死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与明朝相始终。沐世阶在塔基上题字刻碑“永镇山川”,就是为了表示对地处边疆,大理这块明朝版图的坚守之意。</b></p> <p class="ql-block"><b>  南、北两座小塔外观轮廓线为锥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两小塔相距97米,皆高42.19米,是一对10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八层以上为实心,八层以下则为空心。     </b></p> <p class="ql-block"><b>  聚影池,位于三塔后的小池塘,是景区内拍摄三塔倒影的最佳机位。</b></p> <p class="ql-block"><b>  雄奇的崇圣寺三塔,还在上世纪80年代衍生出一个“三塔倒影公园”。距三塔一公里多,以园内的潭水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雄姿而得名。公园内池水碧绿如玉、清澈见底,三塔倒影清晰,令人赏心悦目。是拍摄三塔最佳场所。喜欢摄影的朋友,在你已经很累的情况下,也要记得出了三塔景区,再步行一公里多,去拍“三塔倒影”,门票通用。</b></p> <p class="ql-block"><b>  三塔后面的崇圣寺,曾是云南大理的著名古刹,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曾为东南亚、南亚崇尚的“佛都”,历史上曾有九位大理国国王在崇圣寺出家修行。但到清代咸丰年间已荡然无存。现在崇圣寺的所有建筑,是在2003年8月8日开工重建,2005年4月22日,重建工程竣工。总投资1.82亿元。寺宇融北方建筑的恢弘大气和南方建筑的精巧秀丽于一体,它不仅是信众心中的神圣之地,也是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现在的名称为“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崇圣寺山门,这是崇圣寺的入口,恢宏精致的牌坊,挂有“崇圣寺”和“佛都”两块匾额。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建筑的精妙和崇圣寺的庄严。崇圣寺重建已有二十年,以“外行看热闹”的视角,建筑与雕塑质量均为上乘。</b></p> <p class="ql-block"><b>  大雄宝殿 高大敞亮,金碧辉煌,为仿北京故宫太和殿,清代重檐九开间,有三层台基,据说是全国佛教寺院中体量最大的殿堂。</b></p> <p class="ql-block"><b>  崇圣寺三塔景区,感觉就是大,又是沿苍山山脚逐渐上升,游玩一圈7公里,我们是坐单程观光车到终点站大雄宝殿,周边的殿堂看看,再边观景边走下来,也不轻松。</b></p><p class="ql-block"><b> 应该说,崇圣寺的建筑风格是汉地佛教的寺院,崇“圣”的是观音菩萨,但其殿堂众多与佛像的塑造有着地方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寺院内最高的楼是“望海楼”,可以近观苍山远眺洱海,但望海楼维护关闭,我们在望海楼下面的“观音阁”欣赏苍山洱海,也有绝佳的视觉效果。</b></p> <p class="ql-block"><b>  磻溪村,距离大理古城仅10公里。一个白族世代聚居,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村子边的“洱海S湾”,使磻溪村成了洱海网红打卡地。</b></p><p class="ql-block"><b> 洱海畔建有漫长的生态廊道,这里有绵延的S湾畔,S型的公路沿着洱海蜿蜒曲折,贴岸行走,路海相融,人们或漫步,或骑行,吹着海风,看海天一色海鸥飞翔,在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的辉煌时刻,据说会忘记时间的存在,叫做心灵的治愈之旅。年轻人的天地,衍生年轻人的说辞。</b></p><p class="ql-block"><b> 于是,村落里有了民宿,有了咖啡厅、有了餐馆小吃,还有了背着牌子专门尾随姑娘或情侣的“旅拍”……。</b></p> <p class="ql-block"><b>  租辆电瓶车或自行车,在环海路上骑行,应该是体验苍洱风光的首选。</b></p> <p class="ql-block"><b>  美篇的最后,借龙龛古渡立着的这块“上关花”石碑。说说大理的“风花雪月”。</b></p><p class="ql-block"><b> “风花雪月”人们熟悉的成语。百度的解释为:“风花雪月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含贬义。”</b></p><p class="ql-block"><b> 在大理有这样的“风花雪月”顺口溜:</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关风,上关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下关风吹上关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苍山雪,洱海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洱海月照苍山雪。</b></p><p class="ql-block"><b> 以下是抄录的一段大理“风花雪月”的解释:</b></p><p class="ql-block"><b> 大理的下关(地名)是一个山口,清风徐来,舒爽惬意,人称“下关风”;上关(地名)是一片开阔的草原,鲜花铺地,姹紫嫣红,人称“上关花”;雄伟壮丽的苍山横亘大理境内,山顶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人称“苍山雪”;洱海风光秀美,每到月夜,水色如天,月光似水,人称“洱海月”。</b></p><p class="ql-block"><b> 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四景将大理古城烘托的是悠然自得,风情万种,尤其上关的风让你飘然,下关的花让你醉心……</b></p> <p class="ql-block"><b>  饱览苍山洱海,体味风花雪月。大理,空气里弥散着一种宁静与美好,无论是漫步在古城的小巷,还是坐在洱海边的茶馆,享受大理的慢时光,都会沉醉于这片土地的诗情画意之中。</b><b style="color:rgb(237, 35, 8);">“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b><b>这联诗句是对苍山洱海最美的描述,借此结束美篇。</b></p><p class="ql-block"><b>(美篇中的两张航拍照片,系同伴吴鹰先生拍摄,说明并致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