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自1978年起我们天津知青陆续离开洮河战校回津,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我与大多数战友一样,已经有三十多年未见面了。回忆十一年前在秦孝梓的提议下:为寻找曾经下乡在洮河九连的天津知青费尽周折,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让我没齿难忘。想起来,依然就像发生在昨天那样清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是2013年1月10号下午,我接到儿子的电话:“妈,你认识陈少明吗?”我不加思索的回答:“陈道明,那是电影演员,怎么啦?”“什么呀?是陈少明,他在咱居委会查到了我的电话,说你们曾是下乡在洮河九连的知青,留下了电话号码,让你和他联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寻找战友发起人——秦孝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起天津知青,我立刻想起了陈少明(2015年11月已故),随即拨通了他的电话:“你好!我是……”电话那端马上传来“……你好!秦孝梓正在寻找曾经下乡在洮河九连的天津知青,因你搬家的缘故,他到你家去了三次都没有找到你,现在你和他联系吧。”随后在我与秦孝梓的通话中得知,陈少明患过重病,虽说现已好转,但走路还不是很方便,需在他妻子陪同下,寻找战友的一些事情才能完成。他的一片赤诚之心,让我非常感动!同时我在秦孝梓那里,还联系到失散了二十多年的最好姐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几天来,我完全沉浸在喜悦之中。一天,接到秦孝梓的电话,他邀请我于1月27日下午5点在福安大街《庄妈妈》饭店小聚一下。那天,我如约而至,和10位战友相遇,这一下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35年的分离,今天终于又坐在了一起。望着既亲切而又觉得有点生疏的面孔真是百感交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秦孝梓坦率地说:“非常想念下乡时的战友们,那时我们的感情多么纯洁、友谊多么深厚啊!2010年5月3日我曾与沈勤胜、李志刚(2019年4月已故)应邀参加了在长春召开的《纪念长春知青下乡洮河战校四十周年大型联谊会。”长春一汽大会堂座无虚席,洮河战友们各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掌声雷动,那震撼人心的场景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回到天津之后,我就下定决心,查找失散多年原洮河九连的天津知青,为战友们搭建一个情感交流的友谊平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的话音一落,立刻得到了在座战友们的热烈掌声!秦孝梓随即话锋一转说:“找人谈何容易!随着时代的变迁,居住环境的改善,买房卖房很普遍。在外阜战友李秋生和周玉敏的大力协助下,帮我查到最有效的信息。最先找到杨振洪、孟祥金夫妻居住的地址,但他们早已搬走,向邻居打听,说尽了好话,才帮我联系到了孟祥金,从孟祥金那里又获得了李淑芳的消息。我马上约李淑芳去了杨振洪、孟祥金家。几位老战友一见面,不禁激动不已。随后,我就说出想寻找天津战友但遇到了很多困难之事。他们三人同时说:这是件大好事,咱们大家可以一起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以后,李淑芳积极主动联系亲属动用了人脉关系,查到了好几个战友的相关信息。查找何德起(2016年已故)时,我开车去了西青(郊区)很多地方。一路走,一路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总算找到了何德起。查找杨宝利时就更让人无奈,她原先的住址已搬走,好不容易找到了新住址一打听又搬走了。听说她在某居委会工作过,我找到居委会,她又不在那儿工作了。杨振洪听后,主动联系了和杨宝利是邻居的同学,得知杨宝利现居住大港,但地址不详。总之到现在才联系到20多人,而在洮河九连天津知青在册的共有67人,现在还差40多人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秦孝梓的提议下,在座的战友纷纷表示坚决支持,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在努力回忆着战友的名字,随后拟好了一份(男生35,女生32)人员名单,杨振洪则已以最快速度将天津战友67人的名单准确无误地打印出来了。 这次聚会成立了“寻找战友”组委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李淑芳继续上网查询信息。同名同姓的有几十人甚至更多。35年的光景,大部分人的电话号码早已更换,凭着在脑海里存留的战友们的模样以及老照片的痕迹,都需要她一一去排查。收集到的电话号码和地址,先打电话确认,核对无误后就去秦孝梓那儿登记,然后战友们按地址分别去查找。有的她亲自登门拜访。她家住河东,而张乃萍家住河西,她骑着电动车一路上风尘仆仆,找到地址时正赶上此地拆迁已人去楼空。她又找到居委会,人家说张乃萍家刚搬走,但不知去向。真是非常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淑芳家庭负担很重,家里有九十多岁卧病在床的婆婆,还有患病多年的女儿,都需要她悉心照料。查找战友她都是利用中午老人和孩子午睡时间。她的丈夫就更加让人敬佩,不但全力以赴的支持她的所为,而且在地址不太熟悉时,夫妻二人曾多次同时出动,为寻找失散多年的战友付出了太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已经联系上的战友,都十分欣喜与感激,立刻加入了查找战友的队伍中。原先战友们都居住在市中心的和平区,经过查找才知,市内六区以及西青、北辰、梅江等地都有我们的战友,这样找人就越发加大了难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查到李金萍家的地址,是在和平区小白楼街,秦孝梓几次登门都没有找到。他就告诉了安津,安津接力继续查找,好在安津也在小白楼附近居住,但也没找到。此时已临近春节,但查找战友并没因此而停住脚步。经过安津一次次排查询问邻居后,终于在正月初七敲开了李金萍家的门。安津的突然来访,真让李金萍喜出望外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查到刘玉贵家的地址时,更是一波三折。他家虽住和平区,但因房屋出租,几次去他家都扑空了。后来见到了承租人,给他留了我们的联系方式,但几天也未见回应。因此,我一次次登门拜访,终于在热心邻居的帮助下,第四次才在邻居家见到了刘玉贵,激动的刘玉贵当时就与秦孝梓通了电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李衍庆(2022年4月病故)家离市区较远而且比较偏僻,我开车去了几次都没找到。”秦孝梓跟我们诉说着。我们都知道,孝梓现在还在忙于工作,每天抽时间去寻找战友真是不辞辛苦啊!有一天,我给他打电话要李衍庆家的地址,他说:“他家住在芥园西道呢,路途太远,你去不了。”我说:“你放心吧!我肯定不会自己去的,等哪天晚上我儿子有空,让他开车带我去就是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结果正如秦孝梓说的那样,车开着快到外环线了,按着导航路线,行驶了一段凹凸不平很颠簸的路,在一个岔路口的地方显示目的地已到。我们下了车,按地址就是找不到。这一片地方行人稀少,偶尔有过路人一问,他们也都不知晓。外面天已经很黑了,只有一个路灯而且很暗,我身上感觉冷飕飕的。我说不找了,咱们回去吧。我儿子却说:“只要地址不错,不会找不到的,已经来了,咱们再找找看吧。”在岔路口处我们先查左边,打开手电筒照着一排排楼房侧面的门牌号,没有。再查右面,还是没有。又转到一个拐角处,啊!“集园里” 立刻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真让我们娘俩喜出望外!我上楼敲门,开门的却是李衍庆的儿子,我说明来意,留下了秦孝梓和我的电话号码。等我们走后,汽车还没行驶到宽敞的马路上,李衍庆就兴奋的打来电话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查到赵彦贵家的地址时,离聚会还有十来天的时间。李淑芳曾多次打他家里的电话都用语音提示,给他留言,始终未见回音。于是我又几次奔波去他家中都无人,打听邻居才得知,他儿子是在这居住但很少看见。给邻居留下了联系电话,几天来也没有消息,最后一次去他家询问邻居,又找到他居住地的居委会,可人家说主任不在,一个小时以后你再来吧,我只好在马路边上徘徊等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见着主任的那一刻,我真像一个说客,极力真诚地诉说着起始缘由。这位主任说:“我也曾是知青,被你们真挚的战友情所感动,我马上给你们联系。”主任拨通了他家住地楼长的电话,随后又联系到了赵彦贵的爱人……这是聚会前查找到的最后一位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经过寻找战友发起人——秦孝梓几经周折,组委会成员的辛勤劳作,战友们的不懈努力,家属们的参与,以及很多素不相识的老邻居的鼎力相助,我们终于联系到战友一共53人。其中男战友30人,女战友23人。并得知:宋立森、毛共国、鞠克均三位战友,因病英年早逝。往事依稀,泪眼朦胧,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对三位战友的深切怀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联谊会上与长春战友见面的那一刻,赵慧洁问:“张文君、孙荷秀找着了吗”?“张文君找着了,家里有事没来。我在网上多次查孙荷秀,此人不存在。”李淑芳回应着。沈勤胜接过来说:“我和她弟弟多年前就认识,等我联系她吧。”末了,还说了一句:“会不会名字错了?”“荷”与“鹤”两个字在战友们之间议论着。怎么会错呢?在洮河战校她自己就写“荷”字。后来沈勤胜几经周折也没联系上她的弟弟。最后,还是李淑芳在聚会后多次翻看新老照片对比时,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立刻查找孙鹤秀!她告诉了爱人,夫妻俩立刻骑着电动车上路,按照地址一敲门,“谁呀?”好熟悉的声音。门开了,“我找孙鹤秀,我是洮河九连的。”“啊?大李子!”“小秀!”是你在战校时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让我们找得好苦啊!姐俩激动地抱在了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后我们又联系到了王金海、徐宝杰、刘桂福。一起向秦孝梓作了汇报。经过一年多的坎坷历程,最后我们成功查到:原洮河九连天津知青在册67人,只剩(王俊华、付艳茹、张红英、张莲英、史玉霞、赵凤芹、李立冬)7人没联系上。非常遗憾的是,有10位战友(张文君、张吉秀、刘桂英、孙金庭、刘宝阳、杨福全、徐家华、石继光、魏洪奎、孙国旗)虽然已联系上了本人,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前来参加这次联谊会。另外:张学彦和孙德玉(夫妻)、刘保安三位战友现在国外定居,刘国梁在北京,也未能前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看着这些泛黄的老照片,心里不由得感慨良深!这些泛黄的老照片,看似没有了生命力,也不再光鲜亮丽,而它却蕴藏着一段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一张照片都是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我们曾经在洮河留下的岁月痕迹,看到了曾经年轻的自己,看到了因病已经离开了我们而曾经同在一个集体户里的姐妹兄弟~痛惜!我们献上一束鲜花,向你们默哀敬礼!斟上一杯清酒愿,愿你们灵魂安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往往会忽略时光的流逝,但是这些泛黄的老照片,却让我们明白,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的确,我们的友谊来之不易,所以必须加倍珍惜。一晃五十年过去了,如今我们已步入了古稀之年。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更没有不老的人生,只有不老的心态。人到老了,虽然气质战胜了颜值,而微笑却温柔了岁月,即便是满脸的皱纹,也要让友谊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这份洮河九连知青的纯真友谊,在夕阳红的年代永久延续。自2013年第一次大聚会后这十一年中,天津知青负责人秦孝梓带领几位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战友在市内经常组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多次去蓟州以及东戴河旅游)的知青聚会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依次参加了九连在各地区举办的大型知青联谊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天津战友在长春聚会2015年5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洮河九连松原聚会 2018.6.17</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天津八位战友在松原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崔指导员与天津战友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授旗——李秋生 接旗——秦孝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九连战友相聚津门2019年5月18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战友们5月18日乘坐大巴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路行驶到蓟州农家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战友们为联谊会布置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秦孝梓及夫人在天津《百饺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宴请长春战友及家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九连在长春召开五十年庆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0年8月15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洮河九连战友集体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天津战友为五十年庆典献才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天津战友在“长 影”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杨振洪、孟祥金两位战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洮河相识、相知,相恋而结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海举办知青建党百年庆典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隋主编与九连天津知青负责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秦孝梓在上海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隋主编与九连天津知青在上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杨振洪.孟祥金.李金萍 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洮河九连知青在桂林汇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参加一次聚会活动,战友们都会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语,道不尽的思念情谊。每当这时,总会有人将这难忘的欢聚时刻,情感交融的感人画面拍入手机屏幕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最让我们值得回顾的:天津知青负责人——秦孝梓,在他的号召下,战友们一致同意:为了纪念天津知青下乡40周年(2014年5月),组织天津知青重返第二故乡——洮河,游览九连故居。这也是战友们多年的愿望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洮河是我们青春的一段经历,是我们成长的一段历程,也是我们永远难忘的回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