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阿鹏

<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购票后可选择景交车或徒步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徒步约十多分钟到宝顶山大足石刻游览。</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是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p> <p class="ql-block">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p> <p class="ql-block">  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p> <p class="ql-block">  大足区域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多达百余处。</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是继敦煌之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石窟。</p> <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广泛的造像题材,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典型的民族艺术风格,而成为我国石窟艺术史上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第二次参观游览大足石刻,仍然兴趣不减,真正艺术百看不厌。</p> <p class="ql-block">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惊叹造像工艺高超,贴近生活。</p> <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最为著名的艺术之一千手观音,游览后让你惊讶不已。</p><p class="ql-block"> 此处千手观音达到了1007只手眼,世所罕见,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  每一造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大佛湾环绕着一泓碧水,一面为沟壑。</p> <p class="ql-block">宝顶福寿。</p> <p class="ql-block">  贴近生活艺术造型数不胜数。</p> <p class="ql-block">宝顶山石刻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佛教密宗道场,而大佛湾的摩岩造像则是宝顶山石刻艺术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  另外三面石岩相连的马蹄形山湾内,刻着长达五百多米的宗教艺术画廊。</p> <p class="ql-block">马蹄形山湾内,可以看到崖壁上的石像就山石为材,以山形取势,巨龛相连,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卧佛周边上下设计巧夺天工,构图巧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释迦涅磐卧佛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给人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之美。</p> <p class="ql-block">大小石像有万余尊,图文并茂,无一龛重复。石刻造像中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p> <p class="ql-block">石刻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p> <p class="ql-block">崖壁上的摩崖造像,气势磅礴,宛如一卷镌刻在崖壁上的连环画。</p> <p class="ql-block">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二圣像、千手观音像等前后连接,不仅无一重复雷同,而且还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结合,打破了“千佛一面”之辞而冠绝中外。</p> <p class="ql-block">六道轮回是佛教中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而六道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驻足于“六道轮回图”,望着龛中那圆形巨轮,让我沉思于佛教中“一切众生都处于因果轮回之中”。</p> <p class="ql-block">99年第二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给予了大足石刻三条评语。一是:大足石刻是人类天才的艺术杰作,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二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密宗,与中国的道教和孔子儒家在大足石刻造像中三教合一,首次形成了影响很大的三教和睦相处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三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兼收并蓄的现象,在大足石刻这一特殊的艺术遗产中得到了具体而形象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随后参观游览大足石刻旁边的一圣寿寺。</p> <p class="ql-block">圣寿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东北的宝顶山上,在著名的宝顶山大石刻群内。寺院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p> <p class="ql-block">寺院为明、清建筑,该寺依山而建、殿宇巍峨、雕饰精美。古建筑群占地面积五千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古建筑群占地面积五千平方米。寺前一泓池水,碧波潋滟;池中竖碑,碑下一双大足迹,即“大足”命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踏进寺门,依次是天王殿、灵霄殿、大雄宝殿、燃灯殿、维摩殿,依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圣寿寺从明、清直至今天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寺内园林曲径通幽,古木参天,植物多为数百年之古树,如银杏、黄芩、古柏、金银桂等。</p> <p class="ql-block">以佛国圣境而蜚声中外,是中国西南著名的佛教文化胜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