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结束熊市,开创全面牛市!

1585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A股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2024年肯定要比2023年要好过些,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中国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新村长也提到,“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p><p class="ql-block"> 有些分析师提出牛市来临的论断,为什么牛市来?他们认为是通过对国家政策,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复杂推演得出来的,并不是随口乱吹。今天,一位朋友分享了从技术面,以及十年期国债和股票指数,收益率中位数等几个复合指标算出来的指标值,结论就是:目前在正在开启一轮史诗级大牛市。有多大呢?大盘指数最低也要5888点,上不封顶!具体怎么算的就不清楚了,反正也看不懂。看结论就可以,第一波压力位位置大约3700点左右,之前没有大回调。当然小回调必然的,忽略不计。</p><p class="ql-block"> 牛市聚焦主线,我们认为就是大科技,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牛市就是政策牛市。</p><p class="ql-block"> 新质生产力,有别以传统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该词2023年9月由最高领导首次提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到A股,类似的有“供给侧改革”,2015年11月由最高领导首次提出。从而激发了陕西煤业资源股大牛市。我们认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远超“供给侧改革”,它符合经济转型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需求。并与全球科技股牛市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看,两会后的全年格局,往往开年后的行情就已经埋下伏笔,很难改变。大概率的剧本是强者恒强,只有发生重大产业变化的行业,存在逆袭的可能,例如2020年的免税,2021年的碳中和,2022年的储能。</p><p class="ql-block"> 纵观历年情况,两会提到的重点行业在后续往往能获得超额收益。根据今年两会内容,经济发展的建议目标符合预期,基本落在市场预期范围之内;后续需要更加重视政策趋势和产业趋势带来的细分赛道和细分行业投资机会。</p><p class="ql-block"> 结合两会中重点提及的领域和23年年报/24年一季报预期,我们推荐关注三条线索:一是“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二是“消费投资”方面涉及扩大消费与设备更新领域;三是出海相关领域。对应行业主要是TMT、机械、医药、电力设备、汽车、家电、纺织服饰等。</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我们梳理一下去年8月以来市场下跌的脉络。8月3日摩根斯坦利下调A股评级,外资撤离 -- 为完成“提振、活跃”的任务,826四箭齐发反被砸,浙江国祥等IPO受关注,市场规则面临信任危机 -- 2021抱团期间发行的基金3年封闭期满面临赎回,进入“下跌-赎回-下跌”的死亡螺旋 -- 雪球敲入 -- 量化基金错配微盘股,发生踩踏,被爆仓。</p><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出,上证指数的极限低位2635,是抱团基金、雪球、量化基金连环爆雷造成的,这是标准的负反馈。市场正好跌到它们全部出清就开始反弹,这并非巧合,而是在下跌过程中这些资金由多转空,自己杀自己,形成踩踏,空头被消灭了,市场才能走好。</p><p class="ql-block"> 后续会不会继续下跌,引起融资盘、质押盘的连环爆雷呢?不会。发生负反馈的条件是一致性,即主体一致性、策略一致性、时间一致性,抱团基、雪球、量化基都具备一致性的特征,而融资盘和质押盘是没有一致性的,即持有主体不一致,各自的策略不一致,融资的时间也不一致。所以短期内,市场没有大的空头了。</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利好因素在悄悄地发生。一是GJD每天100~200亿买入,明确了救市底;二是北上资金已经连续14天流入;三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历史最低2.4%,资金前所未有地宽松,2635应该就是大底。这是第一个判断。</p><p class="ql-block"> 那么,再看远一点,今年会不会有行情呢?要回溯到这轮下跌的驱动力。其实从2021年2月的高点3731点以来,市场就走了一波为期3年的下行了,这是一个长周期的熊市。这轮熊市有三大原因,即经济衰退、生态恶劣、基金与基民利益不一致。这三大原因,在短期内都难以改善。</p><p class="ql-block"> 关于经济衰退。百强房企24年1月销售比23年又下滑了33%,要知道去年1月是疫情解禁和春节呀,24年1月汽车销量环比大降,产业中唯一的亮点新能车也饱和了。24年经济可能也是不乐观的。</p><p class="ql-block"> 关于生态恶劣。这波下跌倒逼村里修改了很多政策,比如减持、限售股转融通等,但是在最关键的IPO和再融资政策上,没有多少调整。比如每年发三四百家IPO;浙江国祥调查了这么久也没下文,到底是不是存在IPO黑色产业链,对投资者没有交待;新股询价从排除最高10%改为排除3%,再融资从折价10%锁定1年改为折价20%锁定半年,这些明显偏向机构的抬价和套利的规则也没有变化。</p><p class="ql-block"> 融资是村里最核心的职能。尤其在债务高企的当下,各级ZF都把上市融资当KPI,比如浙江今年要IPO50家,湖北要IPO20家。上一任村长的IPO发行数量和融资金额都创了新高,村长是高危职位,干两年就换,他干满了5年,实在是筹粮有功。新村长是证券体系出身,严监管,大家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一些bug将得到修复,市场能或许能起来。其实每一任村长上任,股民都是满怀希望的,但最后通常都转为失望。这是因为在中国,村长本质上是粮官呀,职责就是筹粮,而股民们天真地以为他们是裁判。</p><p class="ql-block"> 所以观察后续市场生态能否改善,有两个观察点:第一是否明确提“投资者市场”,这五个字一个都不能错,不能是“维护投资者利益”这样的空话,“投资者市场”有明确的内涵,是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从顶层架构到具体规章,修订A股市场的整套运作逻辑。第二是是否限制IPO,比如减少IPO数量,比如彻查IPO产业链,比如破掉新股必胜,允许有一定比例的IPO破发,等等。这两个观察点,随便想想都知道发生概率不到1%。</p><p class="ql-block"> 关于基金与基民利益不一致。这个更难改了,基金规则都是基金行业自己定的,脑袋锈了才革自己的命,砸自己的饭碗。所以,基金行业的行为模式不会改变,比如抱团、市场高位大发新基等。</p><p class="ql-block"> 在三个下行驱动力都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对24年行情不抱乐观预期,这是第二个判断。这就是说,一旦市场反弹到一定高度,涨不上去时,要记得减仓,并随时关注可能突然出现的风险。</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当前的市场行为模式,都是在目前宏观背景和市场规则下长期演化的结果。经济衰退、企业盈利预期下降、上市公司已有5300家之多,决定了大盘股虽然估值低,但就是难有行情。</p><p class="ql-block"> 基金抱团,是基金排名考核机制和规模决定管理费的结果。从2020年来基金抛弃自己鼓吹的价值投资,义无反顾地抱团,以后也不会改变。</p><p class="ql-block"> 炒小炒差,是游资在价值投资失效的背景下,自发地造浪,收割韭菜,这是游资在中国股市生存的必须技能,这也不会改变。</p><p class="ql-block"> 所以,如果环境和规则没变,市场行为模式也不会改变,这是第三个判断。这就意味着,过去挣钱的那些套路可能还继续有效。而且在已经发生过暴跌和出清的当下,变得更有效。</p><p class="ql-block"> 这一轮熊市,整体来说是从2021年2月开始的,那个时间点是核心资产的高光时刻。到2024年2月初,这一轮熊市下跌的时间已经持续了1087天。从持续时间和下跌幅度、财富毁灭程度、投资者信心、政府入市的态度与行为来看,2月份探出来的底,出清程度已经非常充分。</p><p class="ql-block"> 回望2021年初核心资产的人声鼎沸,基金销售日光限售。到了今年2月份,别论权益基金销售,公募与私募的存量客户不管亏了多少钱,都要赎回止损,挡都挡不住。从明星基金经理到处布道,传授发财秘笈,到2023年基金经理纷纷反省道歉,再到2024年2月份量化基金管理人出来道歉,解释什么是12倍西格玛小概率事件。2024年初,有报道称基金净值跌到一毛多钱甚至更低的窘境。由此,熊市后期的绝望特征已非常明显。</p><p class="ql-block"> 为何在市场底部阶段,多数投资人对于景气度好与景气度不好的公司都难以出手?有三大原因。其一是大盘的走势与投资者关心的个股的走势多数情况下并不完全同步,盯着指数做个股操作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其二是长达三年的熊市,刚刚把思维从牛市思维转变到熊市思维,牛市环境下,如果坚持熊市思维,那是灾难,反之亦然。如果当下保持熊市思维,自然是什么股票都难以下手,下手了也拿不住。其三是为了追求完美,必然会错失正确。追求买在最低位,卖在最高位,这是错误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从理性冷静地角度看,市场的加速下跌从长期角度看,并不是风险的增大,恰恰是风险的加速释放。不过,虽然系统性下跌的熊市结束了,但熊市的结束与大牛市的开启还不是同一概念。我不认为接下来市场会走出全面系统性上涨的泡沫牛,至少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让多数人充满期待的场面出现的充分条件。</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生态下,普通人在股市赚了钱,容易归功于自己的高明和能力。亏了钱,容易归咎于别人带错路、给错代码,自己看错人、运气不好。因此朋友赚了未必会感激你,觉得你的水平也就那样,网络上比你厉害的多着呢,抄你是信任你,赚了是应该的。但如果亏了,却100%会怨你。而这一切你都不知道,等于是不知不觉中把人给得罪了。</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在网上跟着大V、大师抄作业,由于业绩不好,从膜拜吹捧到反思对垒,甚至反目成仇的还少吗?为了生活的宁静和朋友情谊,相见争如不见,分享不如不分享。所以成熟的投资成功者,很多在生活中很低调,不会到处宣扬自己的成功,也就更难得到周围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所谓“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倒下。”而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智力能力不如别人。比如男人为什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行,因为这方面的能力是大家先天都有的,是没有门槛的东西,因此死都不能承认自己不如别人。</p><p class="ql-block"> 投资这种事情,因为没有门槛,所以只要投身其中的,大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不如别人,总认为自己会是七亏二平一赚中的那十分之一。亏了呢,就怪自己运气不好,或者某公司骗人,某大V割韭菜,某会不干活,某队不给力。总之“不是国军无能,只怪共军太狡猾”。</p><p class="ql-block"> 在美国,有钱就有权,就有力量,在我们这儿可不是这样。单纯有钱,只是肥羊。股市里真正活得久还常胜的投资者,往往是投资像茅台这样的传统产业,或者是像美的格力这样,已经进入寡头阶段的成熟企业。通过投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兴产业,一时暴富的多,能够持续成功致富的很少。</p><p class="ql-block"> 全世界投资最成功的股神,投的几乎都是传统产业,苹果也是进入一家独大的成熟期才投的。成功的投资者都知道,有的企业适合做它的员工,有的企业适合做它的股东,有的企业适合做它的消费者。</p><p class="ql-block"> 正因如此,你投资越是取得长久成功,越说明,你并没有把钱投在,国家真正需要股民投入的新兴产业上。这些产业,事关核心竞争力,事关就业,事关人民收入提高,社会价值很大。但是因为企业不赚钱,竞争激烈,确定性低,投机价值大,而投资价值并不大,投资风险很大。</p><p class="ql-block"> 所以投资者对自己的社会定位要有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投资取得了长期成功,就幻想能跟搞实业取得成功的人,享有同样的地位和尊重。人家最起码创造维持了就业,而你只为自己创造了财富。</p><p class="ql-block"> 有为才有位,有力才有位。投资者的成功对家庭是有为的,但对社会来说未必。不要以为投资成功,别人就会尊重你,社会就应该认可你。所以投资者最好是宁静致远,闷声发大财,大隐隐于市,低调一点。</p><p class="ql-block"> 杨绛说,别晒幸福,别晒甜蜜,别晒发达,也别晒成功。物理学常识告诉我们,晒总会失去水分,藏才是保鲜的最好方式。幸福是养自己的心,不是养别人的眼。</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只有你的父母。人往往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尤其是当初不如自己的人。不要到处炫耀你的财富与成就。看似有人吹捧,其实他们的心里,可能充满了嫉妒和怨气。</p><p class="ql-block"> 真正智慧的人,早就把自己调成了静音模式。人啊,千万别把自己看得太高太重要。能把自己照顾好,慢慢变富,默默守富,常为社会做贡献,不给社会添麻烦,给家人以保障,给自己以自由,就够了。(资料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