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牛市

丘隅红文化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nbsp;前日,在小丘街道北边一个叫“牛市”的地方。我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精神晃忽的老人,拐着拐杖,注视着每一个过往的人,嘴里不停的嘟囔着:“我家的那个老黄牛就是这儿卖的,它比我老婆还亲哪,唉……”。据附近的人说,老人以前可能在这里赶集卖掉了自己的老黄牛,心里总是不舍,现在患精神病了,还是不由自主的念叨着。”</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忽然想起这个地方以前的热闹景象,虽然叫牛市,其实是一条支干渠道的边上栽了几棵杨树什么的。每到农历逢一逢五逢八的集市,天没亮,这里的人们就被噪杂声从睡梦中唤醒。</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虽然是“牛市”,马儿、驴儿、羊儿、猪儿、鸡儿也在这里卖,所有生畜家禽的叫声也掺杂其中,热闹极了。牛儿们被拴在树杆上,树皮都在牛儿搔痒痒时磨成油光油光的了,上边还挂着几根牛毛儿,宛如秃子头上飘着的几根毛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最忙奔的是交易员,一手拿着草帽,或撩起上衣衣襟,罩住自己的另一只手,嘴上嘟囔着,一会把买家的手拉进来握握:“他要这个数的这个数,你呢?”一会把卖家的手拉进来捏捏:“他给这个数的这个数,咋样?”一般来说,一头牛一进场,大家一搭眼,根据它的体形、毛眼、气色,反刍时的口水,就给出它的基础价格。比如值一千两千或三千等,交易员来回撮合时不说整数,只说零头的大小。大拇指代表“五”,其他四个指头分别代表“一”,三个指头捏在一起代表“七”,大拇指食指捏在一起代表“八”,食指弯曲代表“&nbsp;九”。交易员也会察颜观色,根据双方说话的口气,估摸着他想成交的价格,玩的是心理战术。他要尽力促成每个交易,成功后从中收取交易费。交易费一般情况下是公开的关价,以前的一毛、两毛,到后来的三块、五块。我十六岁那年,就是一九八七年,母亲让我用背了三只猪娃来这儿卖,因为涉世未深,他们一个劲说我的猪娃毛眼不好看,只吃不长肉,还是个窝里斗、绝死鬼,爱拉是非,长大后还会碰瓷、当了贫困户还想等靠要……没办法,玩不过老家伙,结果卖便宜了。钱一接,猪娃一脱手,旁边看的人立刻唏虚声一片,我才恍然大悟,头上瞬间冒了汗。回家后,好在母亲没有责怪我:“卖多少值多少,价钱不是挨的(死的),我娃不怕……”我当然知道母亲这是无奈之举,事已至此,只有安慰我了。</p><p class="ql-block"> &nbsp;&nbsp;&nbsp;&nbsp;还有一种人,也忙的不可开交,“骟匠”。骟匠是一种传统手艺人,专门负责对牛等牲畜进行阉割的绝育手术。干这一行通常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兽医临床基础,因为阉割手术涉及到控制大型牲畜,他在阉割牲畜时,可能会请人帮忙按住牛的身体,并捂住牛的眼睛,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人们把骟匠的活形容为“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通过这种“土法子”摘除公牛的睾丸,从而让它们断绝“七情六欲”,静心成长,长彪长肉。他们的自行车头上通常用粗铁丝挑着一截红布条,向人示意:“本大人就是‘骟匠’,牛马驴骡尽管来!”,车头下面吊着的铁丝上挂着一大串“劳动果实”——牲畜的睾丸,血淋淋的,估计牛儿们看见了,会出虚汗、腿发软。在我们这里,给牛做绝术手术叫“骟牛”,给猪做绝术手术叫“拆猪(劁猪)”。</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前,由于是原始农耕时代,人们养牛多半是为了耕地,只有病了、老了才卖给杀坊杀了卖肉。牛和人呆一起时间长了,就产生了感情,卖牛脱手时总是依依不舍,还流传下来“卖牛不卖缰绳”的风俗,留着缰绳,一来给自己留个念想,二来还要继续养牛,有源源不断、槽头兴旺之意。所以,走进陕西的农村,到处都可以看见牛,以秦川牛的易饲养、力气大、抗病力强、肉质营养价值高而出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后来,还听人讲过一个关于牛的故事:某日,一个新上任的乡长,带着几个随从去村里下乡。路过一个农家院的门口,他看见了一头肚子很大的黄牛,爱惜之余,走上前去先摸了摸牛的耳朵,再拍了拍牛背上光溜溜的皮毛。然后对着站在门口的老太婆(牛的主人)说:“你这牛肚子这么大,可能快下牛娃了吧?”老太婆先是笑了笑,然后上前一步,附在他的耳边说:“娃呀,我这是尖牛(公牛),不下牛娃……”他转身就问身后的人:“尖牛怎么不下牛娃呢?”随行人员捂着嘴,想笑又不敢笑,又不能当众解释清楚,憋得面红耳赤。</p><p class="ql-block"> 曾经设过牛市的那个地方人们还叫它“牛市”,没有了牛,后来建起了农民田间学校,铜川市职业农民协会会长张军锋在这里挑头肩负起了乡村振兴中人才培养的重担。这角色的变化难道不是“三农”巨变的缩影吗?牛市的消失,标指着人畜役用的农耕文化已经终结,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其实,役用牛场已基本消失,&nbsp;肉牛市场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肉用牛已经在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大规模的养起来了,各地养殖户们建起养殖微信群,互联网上建起了网上交易平台,又由政府牵头成立了养殖协会,显现出精准、高效、便捷的优势。微信、互联网上时时发布供需方的要求、电话、价格、位置、交易方式等信息,当然连交易员、饲料商、防疫员、“骟匠”、运输机车员也加入其中,保持着文明、和谐、正能满满的交易秩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眼下,在丘隅,在渭北,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耕种机械化,温室大棚、自动化养殖、农产品加工等设施农业遍地开花,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政府职能转变亦成效显著,认不清公母牛等不识农事的基层干部也少了,取而代之是做事雷厉风行、朝气蓬勃的年轻一族,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包联部门等一批批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公家人”组建起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体系,乡村振兴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在必得的局面。</span></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就让这个地方永远叫“牛市”吧,西安和北京还有“骡马市”,上海还有“白牛路”“猪场路”,广州又叫“羊城”还有“牛城”“白兔村”……。留住乡愁,才能引发人们对故乡的感恩之情、报效之心。记住乡愁,能激发人们对本土文化的眷恋、自信、自豪和守护。记住乡愁,一个民族就会爆发出强大的根植力、凝聚力、向心力。</p><p class="ql-block"> 2023年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