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兔记

顾桐

<p class="ql-block">此篇,是由上篇《编筐记》引出,也是童少年时的一段经历,持续时间大约三、四年。那个阶段,生活为兔左右,白天割兔草,夜间看兔眠,很是熟悉了兔子的习性。后来读到北朝民歌《木兰诗》,其中有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大为感叹,觉着描写兔子,此最为传神。想来两千余年,兔子恪守本态未变,而人心不古,变得厉害。</p> <p class="ql-block">兔事有来由,不妨从头做些铺垫。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父亲所在单位,太原石渣厂的干部家属宿舍才建成,我们一家,便由暂住附近老乡的房子里迁出,搬到新居。</p><p class="ql-block">因地处城市边缘、迹至郊野的西山脚下,远离市嚣,大院自成清静。最可称道的是,院子是征用近旁上庄村的一片枣林,百多亩地,切为方正,并用湿土与白灰混合打成围墙;再依百多棵分行而植的高低枣树,于其荫下,盖四排六列平房。院子里,房距很大,家家门前屋后都辟为庄稼地或蔬菜园,春来一派青翠。尤是五、六月间,细碎微黄的枣花初绽,整个宿舍大院,弥漫清香,沁人心脾。当时枣树分至各家名下,浇水、施肥、剪枝一样不落,管理很好。至七、八月时,枣树挂果;到九、十月间,枣子始红,如小灯笼般密密缀满枝头。记得当时,一夜秋雨,至晨,枣枝枣叶挂满雨水,坠到窗口,我们姐弟不及起床穿衣就推开窗户,站在床上将枣枝拉进采枣入口。枣熟遇雨,裂开细缝,愈发脆甜。现在想起来,口中亦生津。也就在这一种准乡村的生活环境中,始有饲兔。</p> <p class="ql-block">当时养兔,并非父母要在闲余发展养殖业,大多是孩子们对小动物天性喜欢。到庙会上买一对小兔,在院里找片空地,向下掘直径一米、深约一米的大坑,始为兔窝。之后,有事没事,就漫山遍野去挖兔草。所谓兔草,主要是蒲公英、野苜蓿、车前草,等等。兔子成熟早,在生育上也是高产。兔子极善打洞,如果是洞穴喂养两只,又恰是雌雄一对,不经意间,就有小兔问世,我就遇到。一日早晨,启开兔窝洞盖,七八只毛茸茸的小兔出现,与它们的父母挤为一团,埋头吃草。这真是意外的惊喜,让我兴奋到几夜难眠,不时要去洞口张望。更为有趣的事还有发生。两邻居家的孩子都养兔,谁能想到,相距十余米的两个兔窝,居然被兔子们从地下贯通。它们暗通款曲,却教主人难办,因为生下的小兔不知归谁。这些都是养兔的初级阶段。后来,有农村同学告我,这种穴养兔子的方法已经落后,要想发展,就必须在平地上建兔舍。于是依墙开建:一溜排开,让兔子有家的感觉;“餐厅”“卧室”“产房”分设,中有孔洞相连。果然,这就上了规模,进入专业化水准。其间,也学会了辨别雌雄,也学会了适时分窝,也学会了治疗兔疾。最盛时,我的兔群仅成兔就高达五六十只。这就有点玩出麻烦了。兔性善良,形貌可爱,自己所养,不会想着去做肉食。而父母也是从不杀生,于是,要卖出。了解到离家二十余里的王村有一禽兔收购站,但每周只一天收购。第一次赶早带兔去卖,队排几百人,延至几里,卖不了。二次去,是前夜带上旧棉被住到收购站门口。兔子收购,记得当时四五毛一斤,一只家兔三四斤重,一次卖五六只,所得不过十几元。在当时,这也是不菲的收入了。玩出意外收益,也算为生计困顿的父母,做了一点贴补家用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大革命开始。那十年,大院里除人以外的活物,都在“割尾巴”之列,兔子尾巴不长,也不能例外。孩子们在红色激情下,捣毁兔窝,𣎴及卖掉的兔子,也都遣散。其时,西山一带人迹无多、杂草丛生,常有成群野兔出没,就让它们落草,与其为伍了。再是,院里枣树不再分到各家,一概充公,在“姓资”还是“姓无”的问题上始为分明,不能含糊。但,给我印象极深的是,那年秋天,不知是因孩子们糟害,还是因枣树歇年,或二者都有,往年硕果坠枝的枣树,居然萎靡不振一果不挂。</p> <p class="ql-block">现在大城市人居密集,为文明卫生需要,基本不允饲养禽兔。即便做宠物也少,因为喂养打理较为麻烦。城市里的宠物,被猫狗平分天下。阿猫阿狗们有粘人的本性,在人类家庭中,男主女主爱狗爱猫,甚如亲儿,常以爸妈自称。狗们猫们也会因宠得宠,要爬到主人身上和扎到主人怀里卖乖撒娇。而兔不行,这是物种的天性,它草食为足,伏地一生,没有依人的习惯。</p><p class="ql-block">说来也是“我见犹怜”。上天造兔刻薄,齿不予其锐,爪不予其利,让它处于哺乳类食物链的低端。但上天又网开一面,让兔的前腿短后腿长,有极快的奔跑跳跃本领,但遇强敌,逃走了事。想到平头百姓,有“草民”之谓,平日里弱小善良,与世无争,和兔的性情也多有相类。然而,不能忘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侮辱与损害下,忍无可忍,亦会演为“布衣之怒”。</p> <p class="ql-block">(配图与文无关。为作者先前所拍的“山乡”人物。友情出演者为好友黄老与小凤。再予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