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京城“九坛”</p><p class="ql-block">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对天地的敬畏,明清时期帝后在京城设九坛进行祭祀活动,京城九坛包括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太岁坛、社稷坛、先农坛、先蚕坛、祈谷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坛·圜丘坛 明嘉靖年间建立的一个三层露天圆台,为皇帝冬至日祭天大典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地坛·方泽坛</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为帝王夏至日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日坛·朝日坛</p><p class="ql-block">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清皇帝每年春分日出时,在这里祭祀太阳神。</p> <p class="ql-block">月坛·夕月坛</p><p class="ql-block">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清皇帝每年秋分亥时在这里祭祀夜明之神一一月亮。</p> <p class="ql-block">太岁坛(庙)</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含四座单体建筑,南为拜殿,北为太岁殿,东西配殿各十一间,是祭祀太岁神及十二月将神的场所。明清皇帝每年春冬两季择吉日来此祭祀,以求岁岁吉祥,年年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社稷坛(天安门西侧)</p><p class="ql-block">明朝迁都北京所建的第一坛。是一座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台,台上铺有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土,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企盼天下五谷丰登。每逢二、八月明清皇帝到此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永定门西侧)</p><p class="ql-block">建于明嘉靖年间,与天坛东西相望。明清皇帝每年春节第二个月的亥日吉时,率百官到此祭祀炎帝神农,且举行“藉田礼”,亲自耕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后在“观耕台”观看王公大臣耕作。</p> <p class="ql-block">先蚕坛(北海东北隅)</p><p class="ql-block">是著名的北京九坛之一,也是现存较完整的一处皇家祭祀场所。</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每年春季第二个月的巳日皇帝的后妃们到此恭行蚕桑礼,祭祀蚕神。</p> <p class="ql-block">祈谷坛(祈年殿)</p><p class="ql-block">祈谷坛为汉白玉石栏围成的三层圓坛,祈年殿位于中央。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原为皇帝祭天用,后改为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