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轶事(六十五)周文中推荐《流水》上太空

雅韵琴社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日,管平湖弹奏的琴曲《流水》录音被刻在一张喷金铜唱片上,由“旅行者”号太空船发射到太空,将无限运行,经亿万年而不停止。据说,这是为了向太空可能存在的超智慧生物致意。这样浪漫的神来之笔,是怎样选出来的,却有鲜为人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旅行者”号所载的唱片为一百二十分钟,其中三十分介绍地球、生命、人类等信息,余下九十分钟全是音乐,意在用最抽象的艺术语言与外太空生命进行信息交流。当时,音乐编辑安·德鲁扬打电话给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周文中,请推荐一首中国乐曲。他本以为周文中需要时间考虑一下,没想到周文中毫不迟疑地答道:“《流水》!这是一首人类意识与宇宙共鸣的冥想曲,用古琴演奏,这种乐器在耶稣降生之前几千年就有了。自孔子时代起,《流水》一曲就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选送这首乐曲足以代表中国。”</p><p class="ql-block"> 但为了展示地球人类的不同音乐文化,初步选择出的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乐曲达到了五十多首,只有每首不超过2分钟,才能适合九十分钟的容量。最后,评委们决定从中选出二十七首,长度仍然很受限制。而管平湖演奏的《流水》时间长达七分三十七秒,无疑太长了。周文中坚持七分多钟的《流水》一点都不能删节,必须完整收入。这个提议得到所有评委一致通过。《流水》成为唱片中最长、也是最早确定的乐曲。长度仅次于它的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第一章,七分二十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