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素养导向 研究命题转型”专项培训暨校际语文教研活动

淮西•语文

<p class="ql-block">  为使小学语文教学提质落地,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老师的教学行为更优化,3月19日上午淮西小学召开了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包含两个内容,一是邀请了泉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杨静老师进行了评价命题的专项讲座,二是对五六年级进行了试卷质量分析。此次培训活动苏家小学也参与了聆听。</p> <p class="ql-block">  杨静老师围绕“看明白”从测评结构,测评内容,测评特点和和评价,对指向素养的学业质量测评方案与行动展开探索。</p> <p class="ql-block">  关于“评价”,杨静老师重点强调了教学评要一体 ,即生活、 学习、语文的三个逻辑的统一。而测评结构,一线语文教师要摆脱旧观念,熟知测评内容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新结构。即从生活中来,从教材中来,以2022年六年级毕业检测卷的表达与交流一项为例——写毕业赠言 ,正体现了在表达中记录成长这一任务要求。</p> <p class="ql-block">  接着,杨静老师借助近几年六年级测评试卷为例,具体阐述了三个测评特点(以情境为载体,综合性问题;以运用为方式, 考察语言文字的积累;依托教材,在阅读与表达中的新情境测评)在教学中如何落实。以识字写字教学案例为例,六上《语林啄木鸟》一课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了自主搜集,记录—初步分类掌握—聚焦语文文字特征梳理等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知识的活性运用。因此字、词在文本中是活的,要把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情境(语境)促进词语的活化理解,以提升迁移运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真实情感是整个小学阶段以一贯之的习作要求。针对现代孩子生活体验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 杨静老师提示我们要依托教材资源,创生新情境。以积极的写作动机去引发学生的创作动力,从而提高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杨静老师总结四点教学实施建议,让老师们对下一步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了。一是加强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心中有数;二是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三是丰富学习资源化用教材;四以文化人,学以成人。</p>

测评

语文

杨静

教学

老师

情境

教研

教材

学习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