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郑和纪念馆

程筠皓

<p class="ql-block">走近郑和公园</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7日(星期日)</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冒着连绵细雨来到了郑和公园。步入公园门前的广场,只见一尊郑和塑像立在正中,塑像高几米,英姿飒爽。仔细一看,发现塑像底座上刻了几个字:“郑和(1371~1433)”。</p><p class="ql-block">在广场上,何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南京与郑和有关的系列课程:郑和纪念馆——远航的统帅、天妃宫——远航的故事、阅江楼——远航的意义、宝船厂遗址——远航的卓越;绣球公园——远航的反思、浡泥国王墓——远航的影响、郑和墓——远航的记忆。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到郑和公园,认识了解远航的统帅。</p><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进入郑和公园内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长廊,老师吩咐我们在长廊中就坐,给我们详细介绍郑和的家世和生平。</p><p class="ql-block">郑和原名马和,年幼时家世显赫,后来经历过家破人亡,十多岁时被虏入军中为奴,1384年,班师回京,入宫服役。后又被选入燕王府,侍奉燕王。在“靖难之役”时,立下战功,被赐姓郑,擢升为三宝太监。</p><p class="ql-block">郑和是明朝海军总司令,我国伟大的航海家,于公园1405-1433年间“七下西洋”,先后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时间最久、船只和乘员最多都远海航行,也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p><p class="ql-block">了解完郑和的生平,何老师带领我们走进郑和纪念馆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p><p class="ql-block">郑和下西洋是明代官方组织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每次出洋人数均达27000余人,千户以上官员近300人,堪称一支强大的远洋舰队,整个舰队的人员包括五个系统,舰队指挥系统、航海操作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外事系统、武装力量系统。</p><p class="ql-block">郑和船队拥有不同的舰船,是一只巨大的特混舰队,有宝船、座船、马船、战船、粮船和水船。其中大宗宝船长约139米,阔月65.5米,据郑和随行人员记载,此类宝船立九轨,张十二帆船,据另一位随行人员巩珍的《西洋番国志》一书记载:宝船的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p><p class="ql-block">七次航行中,由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nbsp;,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p><p class="ql-block">虽然以前我在家人的带领下也来过郑和公园,但仅仅只是走马观花,或是在广场的游乐场玩玩,今天在何老师的引导下再次游览郑和公园,将这个小小的公园和“郑和”、“郑和下西洋”联系起来,瞬间觉得她的形象高大起来。</p>

郑和

远航

公园

西洋

宝船

塑像

纪念馆

老师

我们

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