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壮丽山河烈士血</p><p class="ql-block"> 腾冲,一个旅行者眼中诗情画意的山水之地。她那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文气息,让慕名前来的众多游客眼迷心醉,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北海湿地,来到腾冲首先必须瞻观的美景。春暖花开的时节,倒影掩映的水面上漂浮着五彩缤纷的水草,悠闲自在的一群群水鸟在草丛中徜徉觅食;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层林叠翠;湛蓝碧透的天空与朵朵悠悠飘荡的白云交相辉映,有如一幅多彩斑斓的油画,让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 热海大滚锅温泉就如一口天地神锅,锅面沸泡阵阵、热浪滚滚、水花翻卷、蒸汽冲天、声势隆隆、神奇壮观。</p><p class="ql-block"> 来过腾冲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先生,曾在他游记中描述了到热海火山温泉泡浴的兴高采烈。</p><p class="ql-block"> “一了相思愿,钱唤水多情;腾腾临浴日,蒸蒸热浪生。浑身爽如酥,怯病妙如神;不慕天池鸟,甘做温泉人。” 赞美之词无与伦比。</p><p class="ql-block"> 高黎贡山横亘中缅边境间,巍巍山川,气势磅礴。波涛汹涌的怒江绕着她的脚下奔流而去。壮丽的山河就此孕育出那独特朴实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极边之地”,徐霞客先生早对腾冲就有了定位。历朝历代的热血儿女在此戍守边疆。这里与缅甸以及印度山水相连,距离密支那仅200多公里,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通往印度支那半岛的枢纽,也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 淀积此地的马帮文化、戍边文化、翡翠文化、侨乡文化等多种文化纷繁丰盛。然而,震撼着我心灵的那段七十多年前滇西军民“碧血千秋”英雄史诗,更是腾冲值得自豪的抗战文化。</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这里曾发生过一场震惊世人生死搏杀,中国远征军9000将士用生命从侵华日冦手中收复腾冲。可以说,今天腾冲的太平美好,是当年远征军用血肉之躯拼杀出来的。国殇墓园的名录墙上镌刻着众多英烈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滇西抗战纪念馆,这一庄严肃穆场景能让来到腾冲的人产生心灵的碰撞,这座大型的场馆就建立在当年远征军反攻腾冲指挥部旧址上。</p><p class="ql-block"> 我怀着敬仰的之心迈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巨钟,上面写着“警钟”两字,这是在提醒参观者“勿忘国耻”!</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分六个展厅展出很多历史文物、老照片和史实资料,真实再现滇缅抗战的那段岁月。展厅的内容深深吸引着我,打动着我,震撼着我,而最令我潸然泪下的是那段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败退野人山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中国远征军入缅之后,初期便取得不俗的战绩,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由于同盟的英军配合不力,导致后来远征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不得不选择撤退。然而日军早已切断了归国通路,于是远征军只得从野人山绕道回国。</p><p class="ql-block"> 野人山位于中印缅交界处,绵延千里,纵深数百里,山上乔木遮天,猛兽成群,蚂蝗遍地,传说还有野人出没。远征军在撤退的路途中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战士们常常走了好几天又回到原处。回家的道路出乎意料地艰险而漫长。越往山林深处走,就越显得阴森恐怖。有的战士为了为战友们寻求药品而追赶部队却死在茫茫丛林中;有的为了救战友姓命自己却死在充满瘴气的山洞里;有的伤员甚至为了不做战友的累赘而开枪自尽。成千上万名战士倒在撤退途中,师长戴安澜将军也是在此遭到伏击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 中国远征军以十万之众出国,活着离开战场的仅不足四万人,最终穿越野人山回归国境的仅剩下三千多人。</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后面便是国殇墓园。走进墓园,前方不远就可以看到一座庙堂建筑,那是忠烈祠,祠堂有两侧厢房,里面是远征军的陈列室,忠烈祠正中是孙中山像及遗训。忠烈祠后拾级而上,便是一排排一列列的阵亡将士的墓碑,碑上有名字和军衔。</p><p class="ql-block"> 我心情沉重,手里拿着一支黄色菊花,沿墓园中间的台阶向岗顶的纪念塔走去,心里想着这些长眠此地的远征军战士,当年平均年龄只有17岁,最小的只有13岁,他们正值青春年华,锦绣前程无限宽广,他们会成为未来的学者、教授,或者医生、作家,也可以成为贤妻良母、慈爱父亲,他们会像我们一样快乐的生活,像我们一样到祖国壮丽河山旅行。可是,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在民族危难之中,他们选择了舍生赴死,共赴国难。</p><p class="ql-block"> 我把鲜花珍重的放在纪念塔前,深深的向着英灵三躹躬,表达我对勇士们的崇敬。</p><p class="ql-block"> 滇缅抗战历时3年多,中国军队投入兵力总计40万,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如今,远征的烽烟已经飘去了,七十多年前的那段悲壮而沧桑的历史已经成了回忆。但是在我们享受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当下,请不要忘却那场战争,更不要忘记那群人,民族英雄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苏秋航</p><p class="ql-block"> 2024.3.18腾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