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别来无恙》原来是一部成都的旅游宣传片

妞妞

<p class="ql-block">“故乡安放不下肉身。北上广留不住灵魂”。现代打工人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故乡别来无恙》的四位大女主,在经历了北上广的奋斗和挣扎后,不约而同的返回了成都,找更多的机会,接下来,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各种故事就在成都这座城发生了,而我,从故事中读到的是成都这座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成都是一座美食之都、无辣不欢。</b>到了成都,当然先要吃一顿火锅。齐串串是剧中四姐妹故事的发生地。一个保存了好几年的匾额灯箱“四大金刚”说明了曾经的他们在“吃兔头”大赛中拔得头筹,而故事一开头,画面就是远在成都的妈妈在为北京工作的张沛准备邮寄“冷吃兔”。后来的镜头里烧烤摊竟然还有烤兔耳朵?吓不吓人?一道道地道的自贡美食轮翻出场,这是在推广四川的名吃吗?有人说“没有一只兔子能够活着离开四川”,现在它们也很难活着离开成都了。</p> <p class="ql-block">回到成都的第一个清晨,妈妈为张沛准备了各种早餐,堆满了一大桌子,张沛执意下楼要买三个锅盔带上,准备和与初来成都的同事们共同品尝,原来,来成都的第一餐是从一套锅盔开始的。</p><p class="ql-block">随后,分公司、小团队组建了。初次团建吃火锅,有了成绩要奖励吃火锅,发生了困难解决问题还要吃火锅,成都人又说:“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两顿”。火锅是川味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剧中的两位男主齐璞和夏阳,一位经营着烧烤摊,另一位喜做四川菜。烧烤的各式肉品有肥有瘦,风格各异,连玉米也可以粒分排去售买,酸豆角炒饭、鱼香肉丝、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的菜名也是娓娓道来,毫不违和。川菜的大PK让我们时刻感受到剧在成都、食在成都、美食在成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成都是休闲之都,巴适得很</b>。成都人爱喝茶,成都到处都有茶馆。连最有名的人民公园内还有一座百年老茶馆--鹤鸣茶馆。河边、树荫、凉亭下摆上竹桌竹椅,沏上一壶茶,可以摆上一天的“龙门阵”,这就是老成都独属于巴蜀人的悠闲生活。</p> <p class="ql-block">所以,父亲开的店叫齐串串,儿子开的店就叫齐茶馆。竹桌椅换成了藤沙发,当然更加的舒适,更得年青人的青睐,他们可以带上电脑,点一杯茶,在这茶馆办上一天公。从上海回到成都的另一女主苟丹丹常常来此小憩,齐茶馆成了她的私人厨房。男主齐璞更像是开了一家私房菜馆。而苟丹丹是他的品鉴师。那这又何尝不是新成都的新时尚呢?将茶、美食、工作完美的结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吃茶打麻将摆龙门阵,这是成都人的三件套。更是老成都人悠闲慢生活的标配。好像它们更适合那些中老年群体。于是居委会小姐姐人设的吴芸闪亮登场。在麻将扰民与居民娱乐不可分割之间,他必须要找一种平衡。小区公共场所麻将可以打,但有时间限制,这样既保证了居民健康娱乐,又让“麻将国粹”见到了阳光,老成都的老传统仍在,在这一点上,绝对要为社区干部吴芸点赞。吴芸喜欢小动物,剧中救助小猫小狗的画面看起来十分的温馨,吴芸也喜欢大熊猫。穿熊猫衣服,带熊猫挂件,去驻村都想的是遇到野生大熊猫,不知不觉间,既传达了环保的理念,也向观众人发出了成都的又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成都还是一座新型现代化大都市,创新与包容兼具。</b>摩天高楼下,编剧还给了成都新的定义:一座引领未来的创新型城市,也会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剧中,大女主张沛给我们带入了保险经纪人的职业;男主夏阳这让我们看到了“成都周边游”“周末去露营”等这些年青人更喜欢的休闲游方式。“旅行小程序”的带入更说明成都的“互联网”产业也在崛起,苟丹丹的网络直播落户成都,依然可以生根发芽,齐璞做美食主播也“圈粉”一片。青春文艺的小女主董佳希是新生代,她和男友一起展示给我们的不仅是“桌游馆”“剧本杀”这项娱乐,更代表了新成都新生代新型休养的崛起。</p> <p class="ql-block">《故乡别来无恙》让电视机前的你和我透过大屏幕“云体验”了一把老成都的巴适慢生活。更借着剧中演员们的视觉味觉听觉,向在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发出了新成都的“三维邀请函”。</p><p class="ql-block"><b>“来成都,要不要得?要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