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睡不着、醒得早、睡得浅,都是气不足了!3味药帮你把气补足</p><p class="ql-block">本文介绍了因肺气虚引起的失眠特征,以及如何通过中药黄芪、麦冬和化橘红来调理。黄芪可补肺脾气虚,麦冬养阴润肺,化橘红燥湿化痰,三药合用可恢复肺功能,改善失眠。另外,中成药黄芪生脉饮也可用于调理肺气虚引起的失眠。如有需要,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p><p class="ql-block">聊一聊失眠。</p><p class="ql-block">最近门诊上来看失眠的患者很多,要不就是入睡困难,要不就是睡眠浅,一直半夜醒,也有的人是醒得早。</p><p class="ql-block">对于失眠,不了解的人可能觉得失眠都是一样的,但是在中医里,失眠是不同的,在治疗方法、用药上也不一样。</p><p class="ql-block">要先找准患者是哪里出了问题,因为什么引起的失眠,才能够对症用药。今天就来说一说因为肺气虚所引起的失眠。</p><p class="ql-block">这个失眠呢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醒得早,在凌晨3点到5点就会醒过来,之后也很难入睡,这个比较多见于老年人。</p><p class="ql-block">很多老年人也是凌晨四、五点就醒了,根本不需要定闹钟,到点了自己就醒了,就算不起来也睡不着。可能会有人说这其实是正常的,老年人就是觉少。</p><p class="ql-block">如果要是睡得早、醒得早,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样的,倒没什么问题,身体也是休息够了,但针对睡眠时间短、醒的早的情况,那就是身体异常的信号,也算是失眠的一种。</p><p class="ql-block">这种失眠就是因为肺气虚所导致的失眠。</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凌晨3-5点这个时候正是夜最深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是肺经当令的时刻,肺经的经气比较旺盛,也是肺脏功能最强大的时候。</p><p class="ql-block">但是如果有些人这个时间段自然醒,醒来就再也睡不着,那就多是肺气虚所致,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肺主气,司呼吸,心主血脉,肺能够调节全身气机,辅助心脏运血,若肺主气的功能减弱的时候,那输送的气就会相对减少,自然供给心脏的血也就慢慢供应不上了,那为了不使身体器官因气血不足而受到损害,身体就会自动启动报警机制,就会让你此时赶紧醒过来。</p><p class="ql-block">所以这个时候调理就要补肺气。</p><p class="ql-block">有3味中药,可以说是补肺气的好手。就是黄芪、麦冬和化橘红。</p><p class="ql-block">我们先来看看黄芪,黄芪可入肺、脾二经,它是一味可补肺脾气虚的良药;而麦冬则用来养阴润肺,对于肺阴不足所引起的干咳、肺燥有着很好的效果,此外,麦冬还可以改善因心阴不足,扰乱神明导致的失眠早醒的情况;</p><p class="ql-block">最后加入化橘红,可以入肺经,有很好的燥湿化痰的作用,对于清稀的、无色的寒痰这种情况,用化橘红就有不错的效果。</p><p class="ql-block">黄芪补气、麦冬养阴润肺,化橘红燥湿化痰,这三味药合用,可逐渐恢复肺的功能,从而致使气血条达,心神得养,自此就不会出现凌晨3-5点就自然醒的情况。</p><p class="ql-block">这三味药也是我经常在方中会用到的,还是要提醒大家,如有需要,要在专业医师的辨证指导下合理用药。</p><p class="ql-block">对于调理肺气虚所导致的失眠,我在给大家说一个中成药吧,就是黄芪生脉饮,其中用到黄芪、麦冬、人参、五味子。</p><p class="ql-block">这样一个简单的四味药的小方子,能从补气、养肺、清肺、敛肺这几个方面共同加强肺的状态,从而维持身体气机的和谐稳定。</p><p class="ql-block">如果你也经常睡得少、醒的早,不要总是觉得很正常,还是要及时调整的,尤其是有不舒服的情况时,一定要找专业医生辨证治疗,避免问题越拖越大。</p> <p class="ql-block">“一两黄芪胜黄金”,黄芪多加一味,对于多种问题,便宜又有效果</p><p class="ql-block">本文介绍了中药黄芪的多种功效和配伍用法,包括补心气、调理失眠、补肝血、健脾补气、改善记忆力等。提醒大家在不了解药性药理的前提下不要随意用药。</p><p class="ql-block">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味中药——黄芪。</p><p class="ql-block">熟悉我的粉丝朋友们应该都已经知道,我平时给大家分享的多是情志类病症,比如抑郁、焦虑、精分等等,或者是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知识。</p><p class="ql-block">这些病有很多表征,比如说失眠、饮食不好,头痛,头晕等等。所以如果患者有这些问题的话,我在开方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味药,就是黄芪。</p><p class="ql-block">黄芪素有“元气小人参”之称,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的效果,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代谢,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抗疲劳等功效。</p><p class="ql-block">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黄芪跟其他药物一起使用,能够发挥不同的功效,也能够使黄芪的效果发挥到最好。</p><p class="ql-block">黄芪配上龙眼肉</p><p class="ql-block">能够补心气,调理失眠,缓解焦虑,惊惧。心气虚的人,往往会出现心悸,心中躁动不安,睡觉也不得安稳,经常容易因为一些小的动静受到惊吓,这个时候用黄芪和龙眼肉效果就很不错。</p><p class="ql-block">黄芪配上当归</p><p class="ql-block">有些患者感觉自己肢体麻木,不灵敏,关节紧,而且眼睛比较干涩,视物不清楚,那么就可以用黄芪加当归,补肝血。</p><p class="ql-block">黄芪配上党参</p><p class="ql-block">有很多患者感觉自己食欲不好,消化能力不足,吃完饭容易腹胀,胃口也不太好,大便溏。这个时候用上黄芪加党参,就可以健脾补气,脾气足了,食欲自然好了。</p><p class="ql-block">黄芪配上枸杞</p><p class="ql-block">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会感觉自己记忆力下降,黄芪配上枸杞,不仅能改善大脑记忆力,还能提高注意力。</p><p class="ql-block">黄芪配上丹参</p><p class="ql-block">丹参活血,黄芪补气,所以二者有益气活血的作用。有些患者平时会有气短乏力,胸闷心悸,体虚自汗的症状,方子里就可以加上黄芪和丹参来调理。</p><p class="ql-block">中医开方讲究辩证治疗,如果不清楚自己症状的话不要自己随便用药,而且上面我分享的这些也是在具体方中,黄芪配上一物能够发挥作用,所以提醒大家,在不了解药性药理的前提下,自己就去用这些泡水喝。</p> <p class="ql-block">外行吃人参,内行吃黄芪。教你六种黄芪的黄金搭配,花小钱办大事</p><p class="ql-block">黄芪作为补气要药,效果不比人参差,且价格更低,适合大多数人。分享六种黄金泡茶搭配,可缓解不同症状。</p><p class="ql-block">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外行吃人参,内行吃黄芪”!不少人不理解这句话,认为人参是补气的要药,只把人参当作是“至宝”。</p><p class="ql-block">其实不然,黄芪同样是补气要药,并且相比于人参,黄芪没有过于温燥,没有人参那么容易上火,更适合大多数人的体质,价格也比人参低许多,所以只要黄芪用好了,效果不比人参差。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黄芪的六种黄金泡茶搭配,让你花小钱、办大事!</p><p class="ql-block">第一种:黄芪搭配麦冬</p><p class="ql-block">黄芪负责补气,麦冬负责养阴滋阴,两者搭配能够缓解气虚阴伤的情况。像经常动则出汗、乏力气短、口干口渴这种情况,就可以参考黄芪加麦冬来益气滋阴、生津止汗。</p><p class="ql-block">第二种:黄芪搭配酸枣仁</p><p class="ql-block">黄芪补气,酸枣仁则负责养心安神,它们俩搭配就能缓解心气虚心血虚引起的一些症状,如心慌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多梦、睡不踏实等情况。不过泡茶的时候记得把酸枣仁敲碎,有效成分更易析出。</p><p class="ql-block">第三种:黄芪搭配当归</p><p class="ql-block">黄芪补气,当归补血,这两样搭配直接气血双补!能缓解气血两虚带来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手脚麻木等情况。</p><p class="ql-block">第四种:黄芪搭配山药</p><p class="ql-block">山药大家都熟悉,药食同源,可以健脾胃,加上黄芪补气,能缓解脾胃气虚导致的中气下陷所引起的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以及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溏稀等情况。</p><p class="ql-block">第五种:黄芪搭配山楂</p><p class="ql-block">山楂大家也熟悉,是帮助消化的要药,加上黄芪补气,就具有补气消食的作用。对于气虚乏力、食欲不振、胃口不佳、腹部胀满、胃脘胀满等情况可起到缓解作用。</p><p class="ql-block">第六种:黄芪搭配丹参</p><p class="ql-block">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加上黄芪补气,能增强活血的效果,对于气虚血瘀引起的心慌心悸、胸前区刺痛、倦怠乏力、痛经等情况,能起到益气活血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