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道德经》之二十六

隶书学友会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燕处超然</p><p class="ql-block">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凝重是轻浮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整日行走,都不离开载着衣食等物的车辆。虽然享受华美的生活,却能安然处之,超然物外。为什么大国的君主,却还要以轻率的态度处理天下大事呢?要知道,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妄动就会丧失主宰啊!</p> <p class="ql-block">在本章中,老子举出了轻与重、动与静两对矛盾的现象,并认为在重轻关系中,重是根本,注重轻而忽视重,则会失去根本;在动与静的关系中,静是根本,重视动而忽视静,则会失去根本。</p><p class="ql-block">这反映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不过,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动与静的关系中,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老子却恰恰相反,因此其辩证法被认为是消极的、不彻底的。这一批评,切中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不过,在本章中,老子的观点又是值得肯定的。他在这里讲的是领导者怎样才能够巩固和保持自己的地位。在他看来,轻、躁的作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立身行事,草率盲动,一无效准。因而他认为,领导者只有保持静、重,才能巩固自身的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