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ont color="#ed2308">畅言畅语,百善孝为先,孝心、爱心、关心护身,实乃为人之本。</font></b><div><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 <b><font color="#ff8a00"> 父母存在的意义是什么?</font><font color="#167efb">一是庇佑,</font>少跟妈妈说一些困难的事儿,因为她帮不上忙,只会睡不着觉,如果能一命抵一命,那么医院的天台上,一定站满了排队的妈妈。<font color="#167efb">二是外推,</font>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分离,你永远不知道你不在家的时候,父母是什么样子。<font color="#167efb">三是祈盼,</font>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font color="#167efb">四是目送,</font>爱就像一场轮回,你在父母曾经走过的路上拾级而上,最后才慢慢明白,所谓的长大成人,其实就是,你一天比一天更接近天空,而父母却一寸又一寸的归于尘土。<font color="#167efb">五是托举,</font>长大后才知道,遮风挡雨的不只有房子,还有我们的父母。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父母是这个世界上你花心思花时间最少,但却是最爱你的人。<font color="#167efb">六是无悔,</font>不要踩着父母的肩膀,看过世界繁华之后,又嫌弃父母没有水平。你讨厌父亲的平庸,殊不知他也曾是怀揣梦想的少年,你讨厌母亲的斤斤计较,殊不知他也曾是和你一样憧憬未来。<font color="#167efb">七是给予,</font>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font color="#167efb">八是想头,</font>父母健在,说明我们的福报很大。很多人不知道,表面上看,我们是在孝顺父母,其实是父母在给我们机会,修养我们的德行,增长我们的福报。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font color="#167efb">九是化缘,</font>母亲是你这一辈子的贵人,妈妈这两个字任何时候喊出来,都会感到无比温暖,因为她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b></h3></div><div><b><br></b></div><div> <b><font color="#ff8a00"> 挺透彻的九句话!</font></b></div> <b> 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b><br> 这种老人带娃现象越来越普遍,年轻人的压力正在慢慢转移给老人。<br> <b><font color="#167efb">老人的压力日益剧增,面临着“责任重、风险高”的带娃任务。</font></b><div><br> <b> 关于“老人应不应该帮忙带娃”这个话题,有很多争论。各种专家及星们给出的问题和答案也都五花八门自相矛盾,自媒体时代的当下,总是赋予人们迷茫的多些。把一个简单带娃的事情硬是鼓捣成玄学了,千年传承下来的养育模式处处属错觉了。但不管怎么讲,适合自家的方式永远是上策。</b></div><div><br> <b><font color="#b06fbb">作为年轻父母,</font></b>要重新回到职场赚钱养家,迫切需要老人帮忙;<br> <b> <font color="#b06fbb">作为退休老人,</font></b>想安稳享受几年退休生活,却不得不选择带娃。<br> 老人会说“带孩子不是我们的义务”,年轻人可能反将一军“不帮忙带孩子,是不是就意味着不用人养老”。<br> 老人精力有限,年轻人没有时间,在这样无休无止的争论中,家庭关系会受到很大影响。<br> <b><font color="#39b54a">为避免家庭关系紧张,经济条件较好的父母可能会选择依赖保姆,但保姆这类职业人因多种因素的困扰不太好把控。离开家人视线的孩子,会因为保姆无意的疏忽及有意的言行,进而伤害到孩子,致使孩子终身痛苦,家人扎心活着!</font></b><br></div> <b>家庭育儿,既是人类繁衍的正道,也是家族兴衰的标志,更是人们活着的盼头。想多了都是烦,做多了尽是乐。</b><div><br> <b><font color="#ed2308">只要从以下3点做起,自然家庭和睦,安暖相伴!</font></b><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 <b>一、 “假带娃”存在大风险:</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偷懒式骗娃、沉默式带娃、溺爱式哄娃</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调查显示,大部分老人带娃的家庭,往往会有累坏老人身体的情况。<br> <b><font color="#ff8a00">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仅要有爱,更要有智慧。</font></b><br> 年轻人要肩负起身上的责任,不要随便把孩子丢给老人。<br> 带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伤害。<br></div> 有记者在一个老年活动中心随机采访了一部分55岁以上的长者,不少老人都表示带娃“忧心忡忡”。<br> <b>排在首位是怕照顾不好,小孩难免磕磕碰碰;<br> 其次是教育方式不同,容易发生矛盾;<br> 第三是孩子太淘气,耗费体力。<br> 还有“孩子免疫力低,容易感冒”,“儿女借口太忙,完全撒手不管”等。</b><br> <b><font color="#ff8a00"> 对于这份“甜蜜的负担”,感觉身体完全吃不消。<br> 要知道孩子的能量是向上的,而老人的能量是向下的。<br></font></b><br><br> <b>带孩子本身就是一件体力活,老人带孩子很容易造成体力不支、情绪崩溃。<br> 进而产生体力下降带不动的偷懒式骗娃、沉默式带娃,或过度纵容的溺爱式哄娃的现象。<br> 老人一会不盯着,孩子就把家里搞的鸡飞狗跳,只要保证孩子不哭就好,要啥给啥,不受伤就行。<br> <font color="#167efb">这些无关责任心,也无关宠溺,更多的是一种无奈。<br></font></b><br><br><b>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对孩子多用点心。<br> 不要当甩手掌柜,更不能将“该不该”这样主观的想法强加在老人身上,要尊重老人的选择。<br> 带孩子是一场漫长的自愈之路,考验着一个家庭拥有的凝聚力。<br> <font color="#ff8a00">父母要重视带娃问题,不要让错误的带娃方式影响孩子一生,也不要让无奈的选择拖垮老人身心。</font></b><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隔代亲”需要分寸感:</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负责不主责、喜爱不溺爱、沟通不争吵</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b> <font color="#ff8a00">一个慢慢老去,一个慢慢成长,相差一场轮回的相遇。</font><br> 祖孙之间的爱,不需要过多的言语。<br> 老人把对儿女的爱又传递给了下一代,这种爱就像一场生命的交接仪式,不加粉饰,毫无保留。<br> 所以“隔代亲”是理所当然的,爱孩子没有错,但这种爱一定要有分寸感。<br> <font color="#ff8a00"> 没有原则、没有限制的爱会毁掉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变成一个“巨婴”。</font></b><br></div> <b> <font color="#ff8a00">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font><br> “用溺爱态度培养出来的人,是自私自利透顶了的人。”</b><div><b><br></b><div><b> <font color="#ff8a00">大格局的老人应该明白:凡事不能过度。</font><br> 要知道小孩子的世界是一张白纸,不要把它填充的混乱不堪。<br> 真爱的本质是给孩子选择、宽容、欣赏;溺爱的本质则是纵容、包办、控制。<br> 过度宠溺培养大的孩子,自私任性又无能,最后会反噬整个家庭。<br> 养育孩子要慢慢去教导和感受,不能用力过猛。<br> 在与后辈相处的过程中要牢记,<font color="#ff8a00">负责不主责、喜爱不溺爱、沟通不争吵。</font><br> 无节制的纵容孩子,不是成全,而是伤害。</b><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合作育儿”悄然流行:</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人常陪伴、父母懂教育、孩子要自主</b></div></b><div><b><br></b></div><div><b> 傍晚随意走进小区,总能看见老人带着小孩在小区转悠的场景。<br> 或是陪着孩子玩耍,或是与其他老人闲聊:“我孙子昨晚高烧不退,送去医院了。”、“我家孩子学会写字了。”<br> 而此时此刻,通常很难看到孩子父母的身影,因为他们可能还在单位加班,可能被堵在晚高峰的路上......<br> 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很多家庭急需催生一种新的育儿方式——<font color="#ff8a00">“合作育儿”</font>。<br><font color="#b06fbb"> 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耐心教育;<br> 老人作为第二监护人,悉心陪伴;<br> 自己作为第三监护人,独立自主。</font></b><br></div> <b> <font color="#ff8a00">电视台记者曾经做过一期关于“怎么看老人应不应该帮忙带孩子?”的街头采访。<br> 一位苏州老人的回答,让人眼前一亮。</font></b><div><b><br> 她在接受街坊的时候说,年轻人选择拼事业,是为了全家人更好的生活,这时候我应该帮孩子解决后顾之忧。<br> 平时我也喜欢跳舞、打麻将,但周一到周五不去,这个时间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b></div><div><b><br> 记者又问“怎么看待孩子跟老人亲,不跟父母亲的现象?”<br> <font color="#b06fbb">老人也很淡定地说,孩子父母下班回家了,只要孩子没睡,就让他们辅导管教,我只管带小孩,教育的事情,尽可能让父母来,这是他们的责任。</font><br> 一席话堪称“人间清醒”,老人帮忙带娃,责任划分好了,其实也不难。</b><br></div> <b> <font color="#ff8a00"> 父母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老人负责孩子吃穿,家庭压力也会减少很多。<br> 如果全部交给老人,遇到问题互相推诿,老人吃力,孩子也受罪。</font></b><div><b><font color="#ff8a00"><br></font>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中写道:两代人因为价值观、生活习惯的不同,养育方法也必然有所不同。</b></div><div><b><br> 孩子一定要父母亲自教,三代人共同生活,很可能产生冲突,家长和老人要给彼此空间,互相尊重:<br> <font color="#167efb"> ——父母管教孩子时,不论对错,不要插嘴。<br> ——孩子可以自己探索世界,不要过分包办,代办。<br> ——不要为了让孩子听话就给他看手机看电视。<br> ——出现冲突时及时调整心态、不要一味地责怪。</font></b></div><div><b><br> <font color="#b06fbb"> 合作育儿的过程中,父母、孩子、老人都有付出也有收获,如果处理得当,家庭关系也会得到升华。</font></b><br></div> <b> <font color="#ff8a00">工作和孩子两座大山同时出现时,有长辈的帮衬是何其幸运。</font></b><div><b><font color="#ff8a00"><br></font> 生活本不容易,育儿总会有分歧。<br> 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br> 老人帮忙带娃,是一种无私的付出与牺牲,儿女一定要心怀感恩。<br> 好好珍惜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出现问题多沟通多包容,才是该有的态度。<br> <font color="#ff8a00">要知道正是有了老人的负重前行,才有了年轻人前行的勇气。</font></b><br></div> <b> <font color="#ff8a00">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三代人共同努力,选择正确的育儿方式,做高层次的父母,大格局的老人,才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br></font><br> 三代人,是一代一代的托举,而不是一代一代的摆烂。<br> 带娃虽难,积极合作,总会好的;生活虽苦,及时加糖,总会甜的。<br><br> 就像书中所写:<br> <font color="#ff8a00">“最爱这人间烟火,家人闲坐,孩子嬉笑,灯火可亲,三代同堂,留下每一代人的身影。”<br> 希望每一盏灯下面都是子孙承欢膝下,全家其乐融融。</font></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