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心胸外科术后高流量乳糜胸的介入治疗

丁鹏绪

心胸外科手术可能损伤胸导管及其分支,乳糜液漏入胸腔可发生乳糜性胸腔积液。低流量胸腔积液通过保守治疗多可成功,而高流量往往需要手术干预。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微创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治疗各种乳糜漏。现汇报介入栓塞胸导管治疗主动脉夹层外科术后高流量乳糜胸一例,该病例由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丁鹏绪教授团队完成。 患者刘某某,女,58岁,以“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术后26天,发现胸腔积液14天”为主诉由外院转入。胸腔留置引流管每日引流量约600-800ml,呈乳白色。 图1. CT检查显示左侧胸廓入口处囊性病灶,提示为乳糜肿。完善相关检查后拟行“节内淋巴造影并胸导管栓塞术”。 图2. 22G穿刺针成功穿刺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持续泵入碘化油,可见盆腔淋巴管显影(箭头)。 图3. 随后乳糜池、胸导管显影,并左侧胸廓入口处可见碘化油外溢(箭头),与CT表现一致。 图4. 经皮经腹穿刺乳糜池成功后,引入微导管至胸段胸导管,造影清晰显示对比剂外溢,可见破口位置(箭头)。 图5. 经微导管,使用弹簧圈和组织胶联合栓塞胸导管(箭头)。 图6. 术后CT显示淋巴肿缩小并被组织胶充填(箭头)。胸腔引流液很快减少停止,而后拔除引流管,治疗成功,顺利出院。 介入治疗淋巴瘘疾病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疗效好、并发症低等优点。该手术方式的开展为乳糜漏患者提供了一种新选择,避免了再次外科手术带来的痛苦。该介入手术方式由丁鹏绪教授于2019年引入,目前已经完成各种淋巴漏180余例,成功率达80%以上,与国外报道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