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上杭路181号,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免费开放。</p><p class="ql-block">该展馆以省文保单位罗氏绸缎庄为依托,通过幻影成像、体感互动等新技术,以生动、活态的方式展现最地道的福州本土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软木画作品:上下杭街区</p><p class="ql-block">上下杭是福州市近年来下大力气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福州市鼓楼区打造三坊七巷(以前是官宦门第住所),仓山区打造烟台山(以前是使领馆驻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英国要求清政府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即“五口通商”,福州是其中一口),台江区打造的上下杭主要是(豪商巨贾经营和居住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罗氏绸缎庄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民间文学区域展板。</p><p class="ql-block">诗钟已经淡出普通人的生活了,我是从来没有听过这项活动的。</p> <p class="ql-block">诗钟实物。</p><p class="ql-block">香尽线断钱落,还不能按要求解题者为负。现在大多数人是搞不清平仄的,能写古诗对联的已是凤毛麟角,重放光芒难难难。</p><p class="ql-block">个人觉得如果哪个综艺搞飞花令是用上这个诗钟,还有可能枯木逢春再发新芽。</p> <p class="ql-block">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展板。</p><p class="ql-block">图片中有南少林宗鹤拳,之前有听朋友介绍鹤拳又称白鹤拳,由永春方七娘所创,按照鹤的四种生活形态演变为宗鹤(即宿鹤)、鸣鹤、飞鹤、食鹤(即朝鹤,又名痹鹤)等四种不同的拳种。</p> <p class="ql-block">咏春拳现名头太响了,有单独的展板做介绍。</p><p class="ql-block">其实福州自然门武术(代表人物万籁声,自然门第三代传人,著有《武术汇宗》等)、地术拳(俗称狗拳,代表人物陈依九,民间尊称“九师”)在福州名声都很大,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区域没有介绍。</p> <p class="ql-block">此处应该是拳术的体感互动区域,但是我试了半天没反应,赖得问管理员,默默离去。</p> <p class="ql-block">传统戏剧展板</p> <p class="ql-block">袖珍戏服,头饰等</p> <p class="ql-block">幻影成像展示区,经典剧目,贻顺哥烛蒂。</p><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闽剧独有的剧目,据考证,福州确有贻顺哥其人。他的原型是清末福州南台石狮兜(今延平路南端与河下交界处)丝线店老板马贻顺。马贻顺的形象类似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笔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形象。《贻顺哥烛蒂》也被称为中国的《吝啬鬼》。如今“贻顺哥烛蒂”成为福州话中“吝啬鬼”、“奸狡利”、“十绝哥”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剧情是:船工陈春生离家远航,中途覆舟误传死讯。小商人马贻顺以经营丝线店为生,吝啬成性,中年未娶。他早慕春生妻林春香貌美,又闻知她善持家计,能写会算。更加赏识,春香新寡。贻顺乘她家中困难之时,暗中以高利贷谋娶。春生父亲友德竟误认贻顺有恩于已,反逼春香改嫁马家。婚夜,春香与贻顺约三桩事,其中一事:如前夫生还,仍回陈家,贻顺不得刁难。否则,宁死不嫁。贻顺深怕人财两空,故予允诺。春生覆舟遇救,十年后回到福州,路过丝线店,巧遇春香,得悉改嫁原由,深感春香孝道,愿出重金让贻顺另娶,接回春香。贻顺不肯履约就告官到海防分府王绍兰。春生请求按原约判断,贻顺否认有约在先。春香坚持“前夫有情,后夫有义”,难以自决。王绍兰深感难判,白恭人为夫出谋,让春香假死,公堂上考验陈春生与马贻顺,谁愿领“尸”回去者,领回春香;不愿领者,另赏红包。陈春生重情,情愿领“尸”;马贻顺贪财,愿受红包。最终春生夫妻重聚,马贻顺重财失妻,最后仅得一截烛蒂(蜡烛头)。</p> <p class="ql-block">经典剧目,珍珠塔。这个剧目好多剧种都有。</p> <p class="ql-block">传统舞蹈展板</p> <p class="ql-block">八佾舞者。八佾舞是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p> <p class="ql-block">曲艺展板</p> <p class="ql-block">传统音乐展板</p> <p class="ql-block">十番展板</p> <p class="ql-block">十番乐器</p> <p class="ql-block">福船模型,福船是中国传统古帆船,已能够适合远洋航行,早在宋代就已出现。</p> <p class="ql-block">茶农铜像,表现的是采茶选茶。要是旁边摆个茉莉花茶的窨床就更好了,毕竟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是福州独有的。</p> <p class="ql-block">有一间房里摆着一堆西洋货,就是舶来品,我没找到说明,不知这是何意,难道是说罗家子弟住中式古宅,用西洋物品?</p> <p class="ql-block">寿山石雕。寿山石是福州独有的名贵石种,出自福州市晋安区。寿山石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寿山石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可主要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寿山石因为产于田底,又多现黄色,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p><p class="ql-block">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福州寿山石雕出现东门、西门两大流派。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追求既雕既琢的艺术效果,提倡返璞归真,故以“相石”为重要环节,讲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软木画。又名“木画”,是福州独有的一种软木雕刻手工技艺的别称。它形成于20世纪初,发源地是福建省福州市东郊的西园村。软木画以从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拉伯等地进口的栎树的木栓层软木为原料,制作时先将这种质地轻、松、富有弹性且纹理细润的软木切削成薄片,而后运用各种传统雕刻技法,以刀代笔,用手工方式精雕细镂,形成纹理纤细的复杂画面,再点缀以具有民族风格的亭台楼阁,同时利用画框内的有限空间营造景物的立体化效果。</p> <p class="ql-block">福州软木画起源于1914年。当时,福建巡按使许世英从德国带回一幅简单的风景画片(类似圣诞贺片),交给福州工艺传习所的雕刻师傅陈春润(外号“牛仔师”)研究仿制。陈春润与木雕艺人吴启棋、郑立溪等研究,发现该画片所用的材料,与“软木”相似,遂找来软木,以利刀切成薄片,切刻出细小的树木、花草、亭台等零件,粘贴在衬纸上,做成简单的贺年片。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平面多层(半浮雕)改进,参照宋代山水画形式,制作成为玻璃镜框的软木画挂件,丰富了软木画的表现形式。</p> <p class="ql-block">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珍品,始于南宋。据传清乾隆年间,漆匠沈绍安在一座寺庙里发现大门的匾额虽然木头已经朽烂,但是漆灰夏布裱褙的底胚却完好无损。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得到启发,回家后不断琢磨试验,继承发扬了传统漆艺,创造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沈绍安因此成为福州脱胎漆器的鼻祖。</p> <p class="ql-block">福州民间信仰展板。</p><p class="ql-block">陈靖姑、王审知、陈文龙、张圣君、田公元帅。</p><p class="ql-block">以上均实有其人,在世时多行善事,利国利民,深受民众爱戴,死后香火不尽,得道成神。</p><p class="ql-block">陈靖姑(公元767-791),出生于福州仓山下渡,年少学法,功成下山后救产、护胎、佑民,被誉为“妇女儿童保护神”,是福建最有影响力的陆上女神,也被称为天仙圣母、临水夫人、临水陈太后、顺天圣母等。</p><p class="ql-block">王审知(862—925年),河南固始县人。唐朝末年,朝廷腐败,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起义。“王家三龙”(即审潮、审邽、审知)参加了安徽寿州人王绪领导的起义军,于光启元年(885年)进入福建。王审知在治理福建的二十九年中,政治清明,重视生产,为民生息,减轻赋役,发展教育,恩泽八闽,在福建功绩卓著被后人誉为神明。</p><p class="ql-block">陈文龙(1232年-1276年),福建莆田人。南宋时奉命保卫莆田城,因叛徒出卖,全家被元军抓到福州,后陈文龙又被押到杭州,并被处死在那里。后人因敬仰他的精神,奉他为神。陈文龙为官清廉,忠诚爱国,成为了福州人心中永恒的记忆。因感念其功绩,明代诏封其为福州府城隍及“水部尚书”,福州人称文龙为“尚书公”。福州人民景仰陈文龙的爱国精神,产生了对陈文龙的信仰。</p><p class="ql-block">张圣君(1139年-1183年)又称张真君,号慈观,是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人。据“台江区志”记载,他生于唐天祐年间,学法数载,艺成下山,斩妖伏魔、为民除害,做了不少造福桑梓的好事、善事,之后他云游到闽清金沙九龙潭,坐化升天,乡人以其身躯塑像建金沙堂奉祀。永泰乡人亦建庙奉祀。张圣君信俗在农村地区围绕着农业主题,到了城市演变为亲商护商的商业神。</p><p class="ql-block">田公元帅雷海青(公元696年—756年),又称田公元帅(俗称少公公)、田都元帅、元帅公、相公爷、会乐天尊、昊天帝子等。据历史文献载,雷海青,清源郡田庄村(今福建莆田东峤镇田庄村)人氏,是唐玄宗时的著名宫廷乐师,善弹琵琶。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攻陷长安,叛军大掠文武朝臣及妃嫔乐工,雷海青也被抓。叛贼大宴于洛阳凝碧池,逼所俘梨园弟子100余人歌舞为庆。雷海青拒绝,并以琵琶击贼,当即被斩于戏马殿,以身殉国。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优恤有加,诰封“天下梨园大总管”,雷海青死后还有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事迹,后被唐肃宗加封“田都大元帅”,是福建、台湾及广东潮州一带艺人供奉的戏神。</p> <p class="ql-block">畲族服饰。凤凰装、彩带、竹编器</p> <p class="ql-block">畲族舞狮。双狮送福,马到成功</p> <p class="ql-block">木雕,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可称为百工像</p> <p class="ql-block">角梳。福州角梳历史悠久,选料和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料只选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的“南牛”(南方水牛、黄牛)和“北羊”(新疆、内蒙古绵羊)的角,选蹄也只选取生性水牛蹄,经过锯、开、劈、凿、流、打坯、等工序制成初坯,再经过改、办、复、剔、磨、梳等工序制出梳子,还要按照梳势在角梳上印字,描上人物、山水等,贴上金银箔方为成品。和脱胎漆器、油纸伞并称“福州三宝”。但我在馆内没有看到油纸伞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虾趣。老材料(角)新作品。</p> <p class="ql-block">选择这个角度拍摄,刚好有个反光点,很像太阳,有趣。</p> <p class="ql-block">馆的总面积是1500平方米,但是只用三进,后面还在装修,有可能还有两进或者就是后花园了。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主题突出、展陈精致的博物馆,到上下杭街区活动时不妨一看,时间半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出了非遗馆,对面是片仔癀博物馆,左手边走几步就是福州茉莉花美术馆,也有茶摊开放,以后再找机会来参观品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