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天山托木尔峰,一场关乎中国领土主权的尊严之战

姑墨一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山之巅,气象万千,风光无限,说的就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8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托木尔峰坐落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北部,自然景观壮丽、冰川绝景迷人、动植物珍奇宝贵,自古以来阿克苏各族人民就劳动生息在托木尔峰周围,绿洲、河流、森林、草原、峡谷也源自她无私的馈赠,流动的冰川融水孕育了这片土地丰富多彩的生命,她是阿克苏人民心中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但很少有人撩开他的面纱,目睹真容,也鲜有人知道她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古至今,托木尔峰便是中国领土。先秦至汉,天山被统称为“北山”,对应被称为“南山”的昆仑山。公元前139年至公元前126年,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曾通过木扎尔特山口,横穿天山到达费尔干纳河谷,途中经过伊塞克湖畔(现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当时的地理文献就有中央天山(即托木尔峰地区)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有关天山的最早文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朝时期,天山南北和托木尔峰地区是当时中国和西方之间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那时,托木尔峰东侧的木扎尔特冰川古道上,商旅不绝于途,使者相望于道,东往传经授义的西域沙门僧徒,西行取经求法的中原高僧法师,接踵相随。玄奘法师在公元629年赴印度时途经托木尔峰地区,他的著述和有关他的记载,是最早记录托木尔峰地区冰川现象的文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1762年,清政府还派伊犁将军,直接管辖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帕米尔高原广大地区,清代大学者徐松在其所著《西域水道记》中,概括了托木尔峰地区的冰川“冰有三色”,一种浅绿,一种白如水晶,一种白如砗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托木尔”在维吾尔语中是“铁”的意思,最早也有人称其为铁米尔峰。她在1943年才被前苏联发现并测量,此前,世界各国一致认为,位于中苏边界上的“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现位于中哈国界线上)是天山最高峰,中苏两国以此峰划界。而托木尔峰则位于汗腾格里峰东南方向20千米的我国境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人并不知道,托木尔峰事关中国领土主权。1943年,前苏联军事考察测量队从该峰北坡进行测量,首次确认该峰为天山第一高峰并号称其为中苏边境,前苏联此举将国境线无端向南挪了约20千米,无形中我国几百平方千米国土被侵占。1956年7月,前苏联登山队又从东北坡首次登顶,并以“胜利峰”命名录入地图,称其为“苏联第二高峰”。当时我国并未对该复杂地区进行勘测,我们长期使用的,正是苏联军事考察测量队绘制的地图,一直持续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托木尔峰脚下的农一师各农场,也以胜利一场、二场,三场命名,直到胜利十六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识之士在60年代已经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准备通过外交途径提出交涉,但因国家陷入混乱,此事也就不了了之。直到1977年党中央提出“拨乱反正”,科学工作者首先想到对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的科学考察和测量,在政治上、军事上、科学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考察队登顶路线图</font></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也为揭开托峰的神秘面纱,1977年2月,国家体委、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测绘总局,四部门共同起草并签发了《关于1977年——1978年登山活动的请示》报告,向中央政治局提交并讨论通过,计划于当年夏季对托木尔峰进行侦察攀登。如条件许可,就争取登顶,测量高度,在山顶设立觇标,并拍摄一部彩色纪录片。</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登山队誓师大会</font></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何叫侦察攀登呢?而之所以叫“侦察攀登”,原来早在1976年的时候国家体委登山队的侦查组便到达了托木尔峰4千米的地方,但对后续路程及地貌不是很了解,该峰最主要的困难就是在4500米的6500米的冰裂区是冰沟纵横,冰河裂隙非常大,通过的难度非常之高,所以就把它定名为侦查攀登。意思是在条件具备的时候登顶,并且测量高程,拍摄一部彩色纪录片。而且一次登山活动,竟然有解放军总参谋部参与,实在是亘古未有的事。</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登山队研究登顶方案</span></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7年3月,中央批示同意并全力支持。登山队由三部分人员构成:运动员分队,由八一体工大队、国家体委的登山队和西藏登山队的运动员组成;测绘分队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测绘局的工作人员;科考分队的人员则来自中国科学院各个单位,其中科考队分成6个专业组,分别考察托木尔峰地区的冰川、水文、地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科考队骑行推进托峰区域</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科考队对托峰地区水文、冰川等进行考察</span></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华主席、党中央批准了攀登托木尔峰的计划后。登山健儿群情振奋,在建于海拔2400米处的大本营,登山队员入营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深入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用毛泽东思想激励斗志,战胜困难,夺取胜利,誓把五星红旗插上天山最高峰。</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科考队在大本营休息、学习</font></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文革结束后,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科考活动,而在当时,它首先是一项政治任务,此次联合科考备受关注,因为有情报显示,当时苏联也有一支登山科考队,正准备从托木尔峰的北坡登顶,这涉及到国家领土之争,如果在峰顶遇到了苏联的队伍,应该怎么说,怎么应对。据当年西藏队员桑朱说,当年登顶时队员们都配备了手枪,以防备不测,后来苏联登山队的科考失败,中途下撤,一场虚惊过去了。</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科考队对托峰地区水文、冰川等进行考察</span></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托木尔峰常年云雾环绕,气候变化极其复杂,接近路线非常艰辛。1977年6月21日,大部队带足装备,骑上马,可是刚从大本营出发不久,先头部队就下来了几个人,告知一匹驮着帐篷、面粉和其他登山物资的马失足落水,被激流冲走,很快就撞得粉身碎骨。为安全起见,队员们下马步行,走在湍急的河流边、一米见宽的碎石陡坡上,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有时候,连马都因为恐惧而不肯前行,必须反复牵扯和拍打。</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科考队休息营地</font></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历千难万阻,克服重重障碍,1977年7月25日和30日,中国登山队的21名男运动员、6名女运动员和1名电影工作者分两批从天山南坡胜利登上了托木尔峰,将五星红旗插上托木尔峰峰顶,并准确测定其高度为海拔7435.3米(根据最新测量结果,托木尔峰海拔改为7443.8米)。</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科考队员负重、爬坡</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高山冰壁阻挡</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雪面反射光</font></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后几十年几乎无人涉足此地,目睹她那千姿万态,蔚为壮观神秘景象,更为遗憾的是,海内外影视媒体还从未进入过托木尔峰地区拍摄,世上几乎难以见到托木尔峰的照片(登顶拍摄)。托木尔峰,一直被攀登,从未被征服!托木尔峰之--“铁峰”名副其实,“天山骄子”自然而然,“天山之巅”无可争辩,国家领土不容侵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联解体后,中国在托木尔峰地区与独联体吉尔吉斯斯坦国相邻,为了解决领土争端,经两国谈判,于1999年签署《中吉国界补充协定》。从此,托木尔峰成为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界峰,解决了国界争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科考队的科学考察将托木尔峰的神秘面纱徐徐揭开,吸引了大批科学考察和登山、探险、摄影观光、旅游团队挑战,但这座巍峨高峰从未轻易“屈服”,1986年,日本女子登山队两天中三次遇到雪崩,未能登顶。1990年8月12日,日本天山山脉登山队、横滨市立大学13人攀登托木尔峰时,在5800米处发生雪崩,3人遇难;2012年以严冬冬为首的“自由之魂”登山队登顶失败,严冬冬永远融入托峰怀抱。2021年,伊朗、俄罗斯、以色列三名登山者攀登托木尔峰失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目前,托木尔峰仍是国内外数难于被人类征服的山峰之一。“七大洲最高峰”和“8000米山峰”并不是唯一受欢迎的登山目标,其中广受国际登山者推崇的还有前苏联的“雪豹挑战”,托木尔峰便是“雪豹五峰挑战”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托木尔峰险峻雄奇,坚韧挺拔,伟岸壮美,倔强地傲立于群山之间,周围雪峰环绕,重峦叠嶂,山体色彩斑斓,雾气弥漫,宛如人间仙境,令人神往,我们将逐步揭开她的面纱,带你一起走进“天山之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