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之魂

煮石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灵魂”一说,古已有之。</p><p class="ql-block">对人来说,所谓的灵魂,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所在。而我们有形的身躯,不过是灵魂也即精神的载体而已。</p><p class="ql-block">对做人来说,是必须要有一点精神的。而凡为吏者,尤其不能让精神缺位。这就是我的所谓“吏之魂”。</p><p class="ql-block">然而,到底什么是吏之魂呢?关于这一点如果我没说错的话,我觉得所谓的吏之魂,归纳起来应该就是“尽职尽责”。</p><p class="ql-block">柳宗元的《诸使兼御史中丞壁记》,(《唐宋文醇·卷十六》)对始于开元年间的节度使兼任“御史中丞”一事,表达了极大的关切:他希望诸使都能在名号与实质上,切实地做到统一。</p><p class="ql-block">御史,是专门从事纠察的官员。若搁到现在,他们大概就相当于纪检部门的官员吧。而给节度使这种方面大员加封此职,估计于倚重之外,是否还有一层促其自律的成份在内呢?</p><p class="ql-block">对此,我们不妨从文中的“其用远矣”,去揣测一二。</p><p class="ql-block">但不管怎么说,对那些手握重权雄踞一方的大员来说,尽职尽责以期能够“翼于君,正于人”,都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p><p class="ql-block">所以他们就不能把这种职位,只当作“壮其威,张其声”的一种显赫与荣耀,而要“假是名以莅厥职”。</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在其位,还要谋其职、尽其责。同时还要通过“由其名而观其实”,来杜绝有其名而无其实。</p><p class="ql-block">这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义不容辞的。</p><p class="ql-block">而如果这些身份显赫的人,要是不能尽职尽责的话,其后果恐怕就不仅仅是背上尸位素餐的骂名,那么轻松和简单了。</p><p class="ql-block">其中道理很简单:猫如果不能尽职尽责,那么鼠害便会猖獗;医生如果不能尽职尽责,那么病魔也必然会猖獗。</p><p class="ql-block">当然,如果为吏而让灵魂缺位并且还不是个别现象,那么天下便不可能太平,百姓也不可能幸福的——此亦为历史所一再验证。</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吏之魂”,永远都没有失效期。因为其是随着吏的存在而存在,当然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的。</p><p class="ql-block">吏之魂,只有加强之必要,而没有替代之可能。</p><p class="ql-block">2017-03-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