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的正式发布,煤电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电价机制变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2024年1月1日起,煤电单一制电价将调整为两部制电价,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煤电产业在电价形成机制上的重大突破,更意味着煤电行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两部制电价的核心在于将电价分为电量电价和容量电价两部分。</b>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能够灵敏反映电力市场的供需变化和燃料成本波动,从而有助于形成更加准确、有效的电能量价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容量电价则按照回收煤电机组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方式确定,这充分体现了煤电对电力系统的支撑调节价值,确保了煤电行业的持续健康运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变革的意义重大。首先,它有利于煤电企业固定成本的回收和收益稳固,减少了电力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而减轻了煤电企业的生存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次,两部制电价能够激发煤电新项目的投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煤电领域,推动煤电行业的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外,该机制还有助于<b>煤电加速向调节型和兜底保障型电源转型</b>,支撑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与高比例消纳,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构建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煤电行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尽管近年来煤电行业基本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仍有部分煤电企业未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煤电发展的提速,如何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煤电领域,实现国家调增后的煤电规划目标,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此,要实现煤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b>充分发挥政策与市场的协同作用</b>。一方面,政府应继续出台鼓励煤电发展的政策,如煤电“两个联营”、电价上浮等,为煤电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机制,推动电量电价和容量电价的市场化形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时,煤电行业也应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一方面,应加快煤电向调节型和兜底保障型电源的转型,提升煤电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以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煤电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b>通过煤电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互补互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外,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仍有优化空间。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容量电价的形成机制,确保煤电企业的合理收益,同时避免过度投资和资源浪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时,还应加强与国际先进经验的交流与学习,借鉴国际上的成功做法,推动我国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和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两部制电价机制的实施标志着煤电产业在电价形成机制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来,随着政策与市场的协同发力以及煤电行业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煤电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更大的贡献。</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1vR8L_YcyVM7XbbG65GQg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