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道德经》</p><p class="ql-block"> 【下篇·第六十五章】</p><p class="ql-block"> 【原文】</p><p class="ql-block">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之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p><p class="ql-block"> 【注释】</p><p class="ql-block">(1)明民:使其变得明智。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变得聪明。</p><p class="ql-block">(2)将之愚之:此句意为使老百姓无巧诈之心,敦厚朴实、善良忠厚。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敦厚、朴实,没有巧诈之心。</p><p class="ql-block">(3)智多:过多的智慧,老子认为智多会使人巧诈、奸诈。</p><p class="ql-block">(4)“故以”二句:用智慧奸诈治理国家,就是国家的祸患。贼,祸患、灾难。</p><p class="ql-block">(5)两者:指上文“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稽式:法式、法则。</p><p class="ql-block">(6)与物反矣:与一般的事物相反。反,通“返”。</p><p class="ql-block">(7)大顺:顺应自然</p><p class="ql-block"> 【译文】</p><p class="ql-block"> 古代施行大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使其变得明智,而是使人民回归淳厚朴实。百姓之所以不易于管理,是因为他们拥有太多的智慧。因此,依靠才智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患;不用才智治理国家,这才是国家的福气。知道这两种之间的差异,就是一个法则,经常重温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深远难测而不可触及,与一般的事物相反,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事物的本质规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