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篁岭景区,即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东南7公里的石耳山脉,面积5平方公里,2014年开放试营业,距婺源县城距离39公里,江湾高速出口距离9公里。距离景德镇机场、黄山机场均约为80公里。 </p><p class="ql-block"> 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历史。篁岭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2014年5月15日,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2014.3.15.随拥軍团队参观了此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社员大会村长讲话</p> <p class="ql-block">小妹妹也学着驾驶拖拉机</p> <p class="ql-block"> 竹山书院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徽州书院。它位于黄山市歙县雄村乡雄村桃花坝上,是曹氏族人讲学之所,并具有教化之责。竹山书院现存的大部分建筑为原构,是留存保存较好的一座徽州书院,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1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书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师生用房和园林两部分,南部为合院建筑,有讲堂、客堂堂、书斋、廊等。园林较大,主要建筑有清旷轩、文昌阁、百花头上楼、眺帆轩等。清旷轩为园中主要厅式建筑,轩前庭院盛植桂树,当时曹氏族约“子弟中举者可在庭中植桂一株”,所以此处亦名“桂花厅”。</p><p class="ql-block"> 清季名人沈德潜、袁枚、金榜、邓石如等曾来竹山书院讲学,在新安江畔传播圣贤之道,留下朗朗书声2。2006年,竹山书院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天街,徽州古村很重视村庄布局,讲究风水。篁岭古村依照“天街九巷,三桥六井”布局建设。篁岭天街长388米,横贯东西,九条巷道由天街分支,延展至村庄的各个角落。天街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两边商铺林立,各种该地特色的业态在此汇聚:这里有婺源三雕之一的木雕在现场雕刻、修复,有民间艺人制作竹编用品,工艺画伞,现场作画等。在天街可以品尝婺源小吃如蒸汽糕、清明果、霉干菜扣肉烧饼、豆腐脑、臭豆腐……也可以品尝自猎、自种、自养的“天街农家宴”。</p> <p class="ql-block"> 慎德堂是一处典型的徽派建筑,建于晚清时期。这座建筑以其精美的“镂窗”雕工和华丽的修饰而著称,被认为是民居建筑的精品。慎德堂的整体环境幽静雅逸,是篁岭最考究的民居之一。堂名“慎德堂”寓意着提醒后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深思熟虑。</p><p class="ql-block"> 慎德堂的前方有一棵著名的柿子树,它与古村的青砖黛瓦相映成趣,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网红地点。这棵柿子树与慎德堂一同构成了篁岭古村晒秋时节的一道独特风景。</p><p class="ql-block"> 慎德堂是曹鸣远父亲的宅第,曹孜学被朝廷旌表为“孝友”。曹孜学以孝顺母亲和友爱兄弟而闻名,他在曹鸣远中进士后成为临川的县令,并专门为父母建造了慎德堂,以此彰显父德并宽慰母心。</p> <p class="ql-block"> 晒秋的复原与传承,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排布。自然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村民在屋顶搭架晒物。 春晒山厥水笋,夏晒瓜果蔬菜,秋晒粮食皇菊,冬晒腊味乡俗......一年四季延绵有序。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风情画。 </p><p class="ql-block"> 然而,旅游开发前的篁岭村交通不便、严重缺水,村民生产生活艰难,村民不断迁往山下,晒秋景观在日渐消失。 旅游开发后,公司返聘村民从事晒秋工作,复原晒秋盛景,传承晒秋农俗。并且晒秋的规模更大,种类更多元,场面更壮观,成为了一个常态展示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旅游观光、拍摄创作、农事体验的需求。2014年,“篁岭晒秋”被文化部授予“最美中国符号”。</p> <p class="ql-block"> 五桂堂是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建筑,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与曹希例父子。曹希例四代都是单传,但由于他们乐善好施,行善积德,后来曹希例育有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一直延续至今。五桂堂的规模大气,砖雕木雕精美,寓意美好。一楼有前厅各后堂,前厅为会客所用,后堂为厨房。二楼主要布置有小姐房,小姐房内有绣绷、古琴、书案,昏暗的房内透着古朴与文气,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代大户人家小姐的闺房生活。</p> <p class="ql-block"> 怪屋位于婺源篁岭景区内,是一栋小小的二层小楼房,怪屋整个屋子里面的物件都是倒着放的,人走上去踩的是屋顶,人的头顶就是地板和桌子,十分有趣。</p><p class="ql-block"> 怪屋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倒屋,一个是斜屋,倒屋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倒立放着的,让人感觉天旋地转;斜屋的房子里面的东西都是倾斜着的,一路斜着走下来有一种眩晕的感觉,给大家增添了不少的欢乐情绪。</p> <p class="ql-block">婺源篁岭怪屋头晕原理</p><p class="ql-block"> 1.屋内设计和地理环境:婺源篁岭怪屋的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特殊的错觉效果,例如斜墙、斜屋顶、倾斜的地板等,造成了视觉上的不平衡感。同时,婺源篁岭地理环境也可能会引起视觉上的错觉,例如山势、植被等。</p><p class="ql-block"> 2.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人眼通过感知光线的角度和方向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当眼睛在婺源篁岭怪屋中观察到不平衡的建筑结构时,视觉系统可能会产生错觉,误以为墙壁是垂直的、地板是水平的等。这会导致大脑中的平衡感知系统出现混乱,进而产生头晕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怡心楼建于光绪三十四年,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又名许云薪)的客馆。自1987年以来,有《聊斋》等电视剧在怡心楼拍摄。整栋房屋飞金彩绘、金碧辉煌,在粉黛无颜的徽州古建中是难得一见的一栋。房子原主人在外经商,他把北方的风格带到婺源。 </p><p class="ql-block"> 怡心楼分前、后堂。前堂头顶很特别,典型藻井结构,而藻井原本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可见房子原主人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 </p><p class="ql-block"> 金碧辉煌的门面木雕,五彩缤纷、美仑美奂,如今二楼按徽州传统风格布置成花烛婚房供游客参赏体验。</p> <p class="ql-block"> 篁岭景区的悬浮土屋是一处独特的景观,位于江西省婺源市篁岭古村。这座房屋的特点在于其上部与底部分离,形成了一种悬浮的视觉效果。房屋的上半部分与墙壁、窗户和门框等部分断开,而下半部分则扎根于地面。尽管这种结构看起来不稳定,但实际上这座房屋已经存在多年,且经历了多次风雨,但依然稳固,没有倒塌的迹象。</p><p class="ql-block"> 关于悬浮土屋的原因,存在多种猜测和观点。一些人认为这可能与当地的山神传说有关,但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另一些人则推测这可能是一种建筑学上的特殊做法,或者是利用了磁悬浮原理。然而,这些说法都未得到官方的证实。</p><p class="ql-block"> 悬浮土屋自2016年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篁岭古村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成为了游客体验和探索自然界奇观的一个好去处。尽管目前没有确切的答案来解释悬浮土屋的悬浮现象,但它依然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和趣味性的地方,值得游客亲自前往探访。</p> <p class="ql-block"> 花溪水街是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除古村天街外,又一条商业娱乐街。水街高低错落布置有酒吧、咖啡、甜品、茶舍、香道馆等休闲业态。水街布满水雾装置,清凉避暑,坡面上沿街布置了石磨、水碓、悬浮怪屋等景观。花溪水街不但解决了篁岭一直以来缺水的问题,修复了古镇受山洪破坏的环境,还打通了水口与天街、花海之间的双向游览线路的闭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旺季过于拥挤的状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