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心得——在真实的倾听中,开展实效性的活动

莹莹

<p class="ql-block">  3月15日早上,在城关小学的四楼录播室,教研室专家及3位省级教学能手对我执教的《桥》进行了评议课,这堂课的出炉经历了很漫长的一段过程,只有真正上过公开课的老师方才能感受到过程的艰辛,任何一个完整活动的呈现都是在千锤百炼后形成的独特思考。虽然本堂课正如专家所言,准备充分,课堂评价具有极强的指引性,教学语言干练,有智慧性生成......但从课堂中流露出的一些浅显问题依然存在,是值得不断深入去反思与改进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在言语表达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本次执教的班级是六二班,刚拿到课文纸和导学单的同学们似乎并没有很快进入状态,在第一个版块,就在无声中给课堂带来了一些无法预料的障碍,根据已学内容完成资料信息卡。在人物的回忆中,学生对课语文内容并不是十分掌握,此时的学习显得有些被动,在情节的叙述中,更是无法及时地提炼出关键的信息。见状,我顺势将此问题暂放下,引导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中尝试去解决,无形中减少了一些学习困难的再次出现。在第一个任务的解决中,探寻环境描写,体会情况的危急,学生都能捕捉到一些重要的句子去谈体会,我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思考怎样才能读出洪水大而凶猛的特点?有的同学加快了速度,而有的同学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还有的同学用重音的方式将读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但语文不仅仅要去关注内容,更多的是要去关注文章的表达特点。我向学生抛出问题:同学们,作者是怎样将这么危急的场面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这一个问题的呈现,无疑是让学生去关注作者在创作小说时的独巨匠心之处。在学生的交流中,很多同学都不停地在修辞手法上徘徊,大概这是他们的老师在讲语文课时会让他们着重去关注的学习点,一连三个同学叫起来后,都是从这个点进行切入,而有一个同学就发现了句子的简短特点,多扩展四个词到一句话,学生不断地在比较中去分析,去辨别,去仿写。在专家的点评中提到,可以让学生用更简练的词语去概括,我想这是一种不断积累的教学智慧,是熊老师的智慧点拨了我,使我意识到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多的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这也是课堂不断走向进步的一个起点。</p> <p class="ql-block">  二、适时取舍教材,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扮演着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充分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篇小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如果不去挖掘出更多的学习元素,学生的学习可能就是浮光掠影,所以第二个任务的创设,就是帮助学生去梳理人物的细节,体会小说矛盾的故事情节。学生从第七至第二十三自然段中,通过抓住老汉的语言、动作及神态的描写体会老支书大公无私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起初并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这就需要老师放慢脚步,去关注更多学生,降低教学的难度,同时有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积极地去发现他们的进步。而此环节,学生已渐入佳境,回答问题小手如林,我很想让每一个举手的同学都能去表达他们的想法,但课堂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所以也就有了一些被遗忘的角落,留下了不少遗憾。我想如果有下一次,我会精练课堂语言,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各抒己见,去积极聆听更多可贵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允许学生犯错,不完美的出现正是为了使课堂更加趋向完美。当有一个学生上台将大公无私这个词写在黑板上时,遗憾的是,他将“公”字写成了“共”,而这个时候,我发现台下有一部分学生在偷偷取乐,我当时的做法是让这个孩子下去了,我说:“任何错误的发生都是为了下一次取得更大的进步,哪位同学帮他纠正一下?”一个同学上去了,将正确的字写在旁边,我拿起板擦将错误的字擦掉,其实当时的课堂并没有机会让我去多想这样的做法对不对?我也没有及时关注到当时的孩子可能内心是非常自责和尴尬的。当评课时,专家们提到这一点时,我恍然大悟,也话这一“擦”的动作看似很简单,却有可能使学生更加的不安和忐忑,如果当时的我能及时发现这样做的不可取性,那么,我向学生说:“这个词语的书写有点小小的失误,老师相信你能把这个字写得更准确,你再试试看?”如果学生还是写不出来,我再让他寻求别的同学的帮助的话,这样是不是更好。</p> <p class="ql-block">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时光里,需要的是更多的教学智慧和积极的倾听来自教室里不同的声音,用善意的眼光去肯定每一位学生,实现“人即是课,课即是人”的最高境境界,这将是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的追梦人共同的期盼,继续努力,奔赴下一场山海!感谢所有在身后默默帮助我的领导、老师和朋友。遇见即是人生中最大的幸事!</p>

学生

课堂

同学

教学

学习

老师

关注

体会

智慧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