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旗袍讲座

敏芳

<p class="ql-block"><b>  今年“三八”节,我与旗袍有个约定——在老年大学进行了一场旗袍讲座,受到了大家的欢迎。</b></p><p class="ql-block"><b>​ 听众中有一位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成员,他叫冯济民。他不拿报酬、自贴车费,经常深入社会,传播精神文明和民族文化,如晚霞般的灿烂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b></p><p class="ql-block"><b>​ 此后,冯老师专题写了这篇讲座纪实,让我心存感激。在此我对冯济民老师深表谢意。</b></p><p class="ql-block"><b>​ 也感谢老年大学搭建的平台,让我们为传播海派旗袍文化共同努力!</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三八"节学旗袍文化</b></p><p class="ql-block"><b>原创来自 《济民说写沪语 》</b></p><p class="ql-block"><b>作者:冯济民</b></p><p class="ql-block"><b> 3月8日是妇女节,上午,我应楊敏芳老师之邀到上海老年大学浦东分校,聆听由她主讲的《旗袍文化与礼仪》公益讲座。</b></p><p class="ql-block"><b>​ 宽大的教室里近六十位女同胞济济一堂。只有我与另一位60多岁的男同胞当"洪常青",十分令人注目。细一问,他是代喜穿旗袍的妻女来认真聆听,回去要传达的。我则是带了笔记本诚心诚意来学习的。</b></p><p class="ql-block"><b>​ 与楊老师相识于沪语学习中,因经常交流、切磋,遂成为好友。她毕业于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专业,钟情旗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自2006年起就一直参与旗袍活动并投身于旗袍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中。曾任上海旗袍沙龙、上海浦东花样年华旗袍艺术中心、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旗袍专业委员会、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的会员,现任上海老年大学浦东分校《东方之星旗袍社》社长。她很有素质和修养,是一位值得敬重的知识女性。</b></p><p class="ql-block"><b>​杨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接地气,知识性强,充满正能量。既传授了旗袍文化与有关知识,又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乱象。让人听了耳目一新,获益匪浅。我仔细聆听,记了整整八页笔记。回家即整理写出上网,与大家分享。</b></p><p class="ql-block"><b>​ 旗袍是大家都熟悉的中国女性传统服装。记得我母亲那一代人年轻时穿的都是旗袍。我儿结婚时,妻还专门去订制了一件旗袍出席婚礼。杨老师的讲座首先讲了旗袍的历史及沿革,让大家了解它的发展演变过程。如今它已成为了中国女性的礼仪服装。重要的活动和国际接待中女性均着旗袍。杨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旗袍的文化内涵、历史故事、制作工艺、服饰美学、内涵修养和名媛风范。大家听得津津有味。</b></p><p class="ql-block"><b>​ 杨老师从旗袍的领、襟、开衩、盘扣讲了旗袍元素的寓意。告诉大家:领要守忠,襟要持重,衩要含蓄,扣要内敛。</b></p><p class="ql-block"><b>​ 上乘的海派旗袍有着严格的制作工艺和工序。旗袍主要分为京派、海派、广派和苏派。京派矜持、凝练、华美、端庄。海派婉约、轻盈、时尚、浪漫。广派露、亮、奇。苏派是丝织品,绣花。</b></p><p class="ql-block"><b>随着发展,各派系的旗袍又相互交融渗透。</b></p><p class="ql-block"><b>​ 旗袍从用途上分有:社交礼仪型,款式庄重,做工精湛。舞台演出型,款式夸张,色彩靓丽。职业型,简洁,色彩稳重。日常生活型,宽松、舒适、大方。</b></p><p class="ql-block"><b>​ 杨老师说,穿旗袍不分年龄、胖瘦,讲的是品味。要穿出女性独特的韵味。她用生动的事例批评了时下存在的一些旗袍乱象。如不得体、不文明、没有文化含金量,尴尬相,被人称为"大妈服装",污染了视觉。这对大家是警示,对此要引以为戒。楊老师认为,离开了文化,旗袍就没有了生命力。旗袍应展现优雅的东方之美。</b></p><p class="ql-block"><b>​ 杨老师认为,旗袍不缺形式美,而缺内在美。对此要引起思考。一是旗袍不是性感的代名词,不能过于表现性感。二是要区别文化与娱乐感,不要把旗袍穿成尴尬相。三是旗袍应该走进生活,最美在生活。要体现朝气。中老年女性穿旗袍要简、素、雅,得体、端庄。穿旗袍后站、坐、蹲、步、鞠躬、招手都要得体、适度、和谐。发型、鞋子、手表、手袋、饰物、妆容、姿态等都要相配,讲究。要讲究选对旗袍。做到应时、应地、应己。要寻找最佳上镜感觉。</b></p><p class="ql-block"><b> 杨老师指出,优雅是年龄的特权,是穿旗袍的最高境界。要追求旗袍修身,善美修身,让旗袍与人心灵同美,要有敬畏心,做到干净、安静、适应环境。她最后告诉大家:旗袍的奢侈不是价格,而是韵味。发人深思!</b></p><p class="ql-block"><b>​ "三八"节学旗袍文化别开生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也陶冶了情操。很有意义!</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冯济民老师</b></p>